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陶都通讯》2013第四期


2013-04-25  

优服务  抓项目  促创新

丁蜀镇多措并举稳增长

全镇1700多家企业基本正常生产,工业经济运行正常;陶研所功能陶瓷项目、和田科技二期等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今年以来,丁蜀镇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各项经济指标同比稳中有升。1-3月,该镇完成工业应税销售40.2亿元,全镇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今年来,该镇围绕“工业应税销售力争完成200亿元,同比增长14.28%”的目标,及时编制出台了《2013年度培育工业骨干企业、重点成长型企业意见》,明确在稳定企业生产的基础上,优先服务保障骨干企业和重点成长型企业,积极引导他们提升产品档次、产业层次,走“专、精、特、高”发展道路。针对被列为重点培育对象的新威、亨鑫、远航、裕龙等一批规模骨干企业的实际,该镇围绕化解制约、产业升级、品牌战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套餐式”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全力实现“培育30亿元企业1家,10亿元企业3家,5亿元企业4家,亿元企业合计37家”的年度目标任务。

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今年以来,丁蜀镇继续加快和田科技二期、王子制陶、中德装饰材料等在建重点项目建设,力促早投产、早见效。同时,对下阶段可开工及今年新上的内外资项目进行排查摸底,积极酝酿申报2013年市工业重点项目,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爆发点。为确保投入的持续性,该镇还积极抢抓我市恢复举办陶文化节等契机,坚持招商引智和招商选资并举,精心组织各类重大招商活动,充分挖掘丁蜀人文、企业资源,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知名民企以及大专院校的对接合作。据统计,一季度,该镇已完成工业后劲投入4.28亿元。

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离不开创新驱动。近年来,丁蜀镇着力构建孵化、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三大科技平台”,建成了一批专业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机构,逐步实现了重点规模企业“三站两中心”全覆盖,依靠科技创新,有效提升了产业层次。去年,该镇围绕打造陶瓷特色产业和建立国家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承办中国陶瓷协会特陶分会理事会、举办首届中国陶瓷产业论坛,并组织相关企业外出参观学习,有效深化了丁蜀与国内外先进陶瓷组织的合作交流。今年,该镇将继续发挥政府牵头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全力推进政产学研交流合作。同时,继续推进高新产品专利申报工作,争取年内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4-6家,不断提升企业创新驱动力。 (宜报)


《大师全集·徐秀棠卷》在京首发

徐秀棠紫砂精品同日在京展出

4月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徐秀棠卷》首发式暨徐秀棠紫砂精品展,在北京贵宾楼饭店承露轩艺术馆举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卢昌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冯其庸,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杨志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何天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傅维杰,宜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立军、宜兴市政协主席邵亚群、市人大副主任赵菊明,中共丁蜀镇委书记、江苏陶瓷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马钟,宜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宜兴日报社社长程伟、市旅游局局长王忠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宜兴市陶瓷会长史俊棠以及紫砂大师周桂珍、吴鸣、徐达明等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市长张立军向来宾介绍了宜兴源远流长的紫砂艺术。他说,在百花齐放的陶瓷艺苑中,紫砂陶技艺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融材质美、形态美、工艺美、内涵美于一身。千百年的紫砂艺术发展,不仅基于一代代艺人的手手相传,更有赖于一位位大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他们引领着宜兴紫砂攀登上一座又一座的艺术高峰,徐秀棠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张立军借我市恢复举办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向来宾们发出邀请,希望通过大家推动紫砂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努力使“紫玉金砂”韵味更绵长,香飘海内外。

徐秀棠从事紫砂艺术创作已近60年,在紫砂雕塑、陶刻、壶艺、著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本次展览共展出他的精品力作70多件,不仅有《四大金刚》、《坐八怪》、《前情后趣》等代表作,也有《乐》、《寿》、《康》、《宁》等新作,其艺术魅力令北京的紫砂爱好者和收藏者深深折服。昨天上午,在北京贵宾楼饭店承露轩艺术馆还举行了徐秀棠紫砂艺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文化艺术界的20多位著名学者参加了学术讨论。

据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策划编辑出版的一套大型学术丛书,该丛书自2007年正式启动出版,迄今出版了近20卷,宜兴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出版过《汪寅仙卷》、《吕尧臣卷》等。  (陶讯)             


《宜兴陶艺人物录》征编工作会议召开 

4月3日下午,由宜兴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组织的《宜兴陶艺人物录》征编工作会议,在宜兴市陶协会议室召开。市政协主席邵亚群、副主席莫克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汪寅仙、顾绍培,市陶协会长史俊棠和参加编写工作的相关人士,共25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宜兴陶艺人物录》是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会同市陶协编印的宜兴文史资料第41辑专著。将收录自古以来宜兴陶艺领域(包括紫砂、均陶、彩陶、青瓷)对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贡献的已故人士的传记和历史资料,力求将本书编辑成为宜兴陶艺人物的“辞典”和不可或缺的读本,有陈茆生、陈健等14人分工编写,争取在年内出版发行。

宜兴是著名的陶都,有着深厚的陶瓷艺术根脉,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陶艺名师和巨匠,他们的艺术人生与突出贡献,推进了宜兴陶瓷艺术的传承和繁荣。会议上初定编写的古今陶艺人物为450余人,有明朝、清朝、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已故陶瓷名人,主要对象为宜兴籍人士,其次也收录一些“陶友”,就是与宜兴陶瓷艺术有着密切联系,曾参与和喜爱宜兴陶艺的知名人士。

编印《宜兴陶艺人物录》,突出史实性、乡土性和可读性,反映历代陶艺人物的历史原貌,挖掘历代陶艺人物和相关人士与陶都的渊源和情愫,体现陶都地域特色,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提升宜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蒋尧基)

 

让陶都熠熠生辉

——访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

历时15年后,“陶艺节”将重扬风帆。最近,眼看离5月5日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的日子越来越近,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心潮澎湃。他说:“这正是我期待已久的!”

宜兴是中国著名陶都,一直以“陶”闻名于世。1988年至1998年,在当时各方面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我市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不仅扩大了宜兴的开放,提升了宜兴的形象,还有力助推了宜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后因种种原因,‘陶艺节’停办,且一停就是15年,否则‘陶艺节’应该举办到第13届了。”史俊棠颇为遗憾地说道。然而,在他心里,一直希望这个代表宜兴形象的活动能“卷土重来”。这份情愫,让他从2006年起,以议案或社情民意的形式,连续多年呼吁:恢复“陶艺节”。不仅如此,他还带动其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同为恢复“陶艺节”而提出建议和议案。

为尊重民意,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举办“陶艺节”,并提升了办节品位,将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改名为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恢复举办这一活动,意义十分重大!”史俊棠兴奋地竖起三根手指头,说出了恢复举办“陶艺节”的三大重要意义。首先,宜兴陶艺队伍有数万之众,有技术员以上职称的也近5000人,拥有各类陶瓷生产企业800多家,通过办节,整合多种资源,可进一步提升这支队伍的素质,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宜兴陶瓷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其次,通过办节,对外,可充分彰显陶都特色,巩固陶都在外声誉;对内,可凝心聚力,让人人为陶都名片增光添彩。此外,抓住举办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这一契机,还可将宜兴的优美山水、生态旅游等特色推荐出去,让世界了解宜兴,让宜兴走向世界。“我期待,这一节庆活动能成为陶都永恒的‘金字’招牌!”史俊棠如是说。 (《宜兴日报》 记者杜京)


华健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称号

近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我市紫砂工艺厂的华健获得“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称号。

据悉,“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先进集体”评选表彰大会每5年召开一次,旨在树立轻工行业榜样,调动全国轻工行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动全国轻工行业的发展。此次,共有489人获得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华健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省陶艺大师,1982年起从事紫砂陶艺创作工作,兢兢业业,踏实从艺,同时热衷慈善公益事业。 (闵学平) 


“均花”竞艳

——记崛起中的俊一艺陶公司

陶都四月天,陶艺花争艳。在即将迎来“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的喜庆日子里,我们来到坐落在丁蜀镇紫砂村川埠路1号的俊一艺术陶瓷有限公司,这里生产的是宜兴陶瓷“五朵金花”之一的宜兴均陶,各式各样的均釉堆花精品令人叹为观止。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已烧制完成的“均魂”、“景德缸”和“老均釉双耳瓶”三件作品,将于下月参加“陶文化节”的宜兴陶瓷艺术展。从造型设计到均釉与堆花装饰,都体现了均陶的传统底蕴与当代创新技艺的升华,在陶都艺苑中展示了别样的风采。

俊一艺陶公司原先一直是生产琉璃瓦制品的奇峰陶瓷厂。自2009年宜兴市政府作出用三年时间对宜兴琉璃瓦行业实施三年整治的目标以来,他们响应市政府号召,果断决策,于2011年转产宜兴均陶,重新构建生产要素,实现转型发展。经两年运作,产品质量、品种研发、市场前景,已小有规模,这些,都得力于该公司总经理吴伯奇的睿智与运筹。

时间推前到40年前的1973年,吴伯奇参加工作就在均陶工艺厂(当时为红星陶瓷厂),他先后在原料车间与泥料、釉水打交道,而在釉水组一干就是10年,对泥料生产配比、流程以及均釉配方要求了然于心,1986年开始,担任均陶研究所所长,1992年调至釉水厂担任党支部书记、厂长,期间参加了中央工艺美院陶瓷釉料专业培训及由政府派往日本进修陶瓷工艺1 年,都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使他在陶瓷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打下了更加扎实的基础。从而为其两年间实现从琉璃瓦到艺术均陶的华丽转身创造了有利条件。

“颐均坊”是俊一艺陶公司产品的注册商标,也用于产品陈列室的室名。琳琅满目、均花竞艳的堆花精品,让人流连忘返。公司目前已形成原料、成型、堆花、施釉、烧成一条龙科学管理机制,如坯件成型均为全手工制作,堆花装饰由具有经验丰富的技艺能手来完成。总经理吴伯其不仅对釉水研制配比把关,每窑半成品入窑后都亲自烧成,掌握着一整套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领,确保了均陶正品率。如被誉为“灰中有蓝晕,艳若蝴蝶花”的传统蓝均釉,在“颐均坊”中闪现迷人的魅力;金黄釉、老黄釉、铜红釉等显示富丽高雅;开发的各类“化妆土”釉下装饰工艺,色彩丰富而饱满。均陶品种已形成了多样化和系列化,有大至140厘米口径的鱼缸类、各种瓶类、盘类、签筒类、水洗类、钵类、坛类及陶台陶凳等十多个大类上百个造型与以花卉、禽鸟、山水、龙凤为题材的堆花装饰,亮丽夺目,美不胜收。为迎接宜兴即将举办的“陶文化节”,遴选的精品力作中,都有鲜明的主题和设计定位,其中如作品“均魂”是直立的椭圆形“龙蛋”造型,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东方巨龙的崛起与腾飞,构图以满花堆贴有瑰丽壮美的山川美景,远山、近水、绿树、宝塔、岩石、垂钓者,多重泥色的搭配交融,画面景物的自然过渡,构成了一幅全景式、恬静深邃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凸显作品的文化韵味和艺术感染力。另一件口径82厘米的“景德缸”,是仿北宋景德年间宫廷皇室专用之器,造型规整端庄,由吴伯奇设计、倪自君全手工制坯、潘鸿钧堆花,缸体通转堆贴缠枝牡丹花卉,施明黄釉,布局精到,细腻传神,尽显雍容华贵,具有陈设与使用的双重功能。陈设件中的“九龙至尊挂盘”与“双凤牡丹盘”,直径都为1米,分别用高浮雕、浅浮雕技法堆贴一立体飞龙、八条围圈平龙,与另一件堆贴牡丹花中双双起舞的凤凰,色彩富丽,气势不凡,合成双璧,龙凤呈祥。

为了弘扬陶艺、陶文化,推进均陶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俊一艺陶公司的崛起,将为“均花”竞艳飘香而锦上添花。(本报记者)

 

陶艺节往事

今年5月5日至8日,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主办“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将进一步彰显“中国陶都,陶醉中国”的宜兴特色与品牌形象。

回想距今二十几年的前六届宜兴陶艺节,每届除了展示具有宜兴传统风格的陶瓷艺术品之外,还推出名人名作、新人佳作和制缸、拉坯、堆花、雕刻等操作表演,让中外嘉宾享用陶瓷文化艺术的大餐。同时较为全面地反映宜兴工业经济的发展成就,开辟地方工业展厅,提供与外商合资合作的项目,全方位提升宜兴外经外贸工作的水平。

第一届和第二届陶艺节的开幕式分别在丁山的宜兴陶瓷陈列馆和陶都影剧院举行,三至六届是在宜兴的市展览馆、工业展览馆、体育场和人民剧院开幕,隆重而热闹的场面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尤其是陶瓷艺术展示之外的活动,丰富多彩。以1990年主办第二届陶艺节为例,不仅陶瓷文化精彩纷呈,而且民间艺术别具一格。在绵绵春雨中,17辆彩车在丁山公园路、解放路上巡游,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观看。彩车上分别凸显紫砂、均陶、精陶、彩陶、美陶、化工陶、建筑陶、卫生陶等产品的艺术形象。巡游的队伍中还有反映江南水乡情趣的来自各乡镇的河蚌舞、打莲湘、龙女舞、荡湖船;有体现民间武术的盾牌舞、猴棍操、八仙过海造型;有浓郁地方风情的龙灯、马灯和男欢女嬉、十番锣鼓等。宜兴的传统文化文艺得以发扬光大,使中外来宾一睹县级城市的特色风采,让宜兴百姓真切地感受到陶艺节的精彩和亮丽。

首届陶艺节开幕式晚上,上海电视台专门组织了“大舞台”文艺晚会。第三届陶艺节在丁蜀镇公园路开展“陶瓷一条街”活动。第四节陶艺节首发了紫砂邮票,一套四枚,分别是时代时大彬的“三足圆壶”、清代陈鸣远的“四足方壶”,清代邵大亨的“八卦束竹壶”和当代顾景舟的“提璧茶具”。第五届陶艺节期间举办了“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艺术展”,11个国家的著名陶艺家的300多件(套)精品亮相陶都,闪烁陶艺的光彩;晚上,当代杰出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和她的父亲闵季骞、弟弟闵乐康、妹妹闵小芬、儿子刘炬,祖孙三代在丁山陶都影剧院首场演出。闵惠芬还献词:“弦引太湖韵,弓凝故园情。依依思乡梦,眷眷赤子心。愿乘大江风,艺海志凌云。长歌行天涯,扬我中华魂。”表达了她的浓浓乡情。

“陶艺节”让世界了解宜兴,使宜兴走向世界。  (陶萱)

 

均研所“铜均釉”作品将亮相“陶文化节” 

4月中旬,宜兴均陶研究所遴选了一批“铜均釉”堆花作品参展“陶文化节”的主题活动宜兴陶瓷艺术展,以传统与创新的艺术风格,展示别样的均陶风采。

在参展的6件作品中,高66厘米、圆径62厘米的“狮头书画缸·读书乐”、“书卷·其乐融融”、“鱼尾书画缸·山林静趣”、“1号六方书画缸·放鹅学习”、“2号六方书画缸·山中乐”、“2号灯笼书画缸·书香门第”。以不同的缸类造型、亚光色泽的铜均釉与书画堆花的陶艺相融和文化合璧,恬静而不失厚重,闲适中流泻雅韵。据均研所所长方卫明大师介绍,均陶铜均釉的研制、开发已有10多年,现已掌握了规律而日臻完美。(崔听槐)

 

浓缩的陶乡风情

——读紫砂壁画《陶都风华》

蒋尧基

走进宜兴陶瓷博物馆的牌楼,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的一方紫砂壁画,非常醒目地呈现在游人面前。这幅45平方米的壁画,取名为《陶都风华》,由180块紫砂陶块拼接而成,反映的是陶乡远去的制陶场景,体现了浓浓的地域特征和民间风俗,唤起了古镇流传的苍老故事和渐渐淡忘的历史记忆。

这紫砂壁画是由吴贞裕、顾治培先生艺术总监,刘刚设计制作,采用半浮雕装饰技艺,勾画出古老陶都的陶业生产状况,其中有矿山取土,水牛碾泥,家庭制坯,龙窑烧造,蠡河运陶等画面,成为陶乡往事的全镜式再现,对于我这样的老陶工而言,感到无比的亲切。

陶都是宜兴,陶业在丁蜀。过去的丁蜀镇上龙窑密布,最多的时候有70多座大小龙窑,分布在丁山、蜀山、汤渡、任墅、湖渎、潜洛、上袁等地,是宜兴的繁华窑场。“商贾贸易廛市,山村宛然都会”。这是清嘉庆二年《重刊荆溪县志》上对丁蜀陶业发展和商贸活跃的生动记录。早在明代,宜兴紫砂已经开始外销,其中泰国为最。宜兴均陶也畅销于东南亚一带,日本人最为珍爱。

数千年未曾中断的宜兴陶瓷,得益于宜兴的优越自然禀赋,得益于丰沛的陶土资源。据1976年的资料记载,宜兴陶土矿分布范围长26.6公里,宽3.3公里,面积88平方公里,预计储量9867万吨,工业储量为5000万吨,居江苏省居位,其中白泥占5%,甲泥占83%,嫩泥占6.2,其中占5.8%。《陶都风华》壁画中,就有在黄龙山矿山岩口采泥的画面,以及老牛在泥场上拉着碾砣将陶土轧碎的镜头。

黄龙山蕴藏着品质最优的紫砂泥,这是上帝的眷顾。由于揉进了陶工的希望和梦想,捏制出陶中瑰宝,享受独步千秋的自豪。

蜿蜒的蠡河在壁画里也能见到,这是传说中范蠡与西施在丁蜀蠡墅村制陶造缸,发展陶运的遗迹。这蠡河是丁蜀镇陶瓷的主要航运通道,水域可分为三段,北段张泽至蜀山称蠡河,中段蜀山至汤渡称丁蜀大河,汤渡以西这段为画溪。这忙碌的河道上,最有特色的是用驳船运送缸、坛、盆、罐。

“白甀生涯,红泥作活,乱烟细袅孤村。春山脚下,流水浴柴门。紫笋碧鲈时候,溪桥上,市贩争喧。推蓬望,高吟杜句,旭日散鸡豚。”乡人陈维崧的词句,刻画了陶乡的风情。今天,我站在紫砂壁画面前,让思维跨进岁月长廊,遥想古镇的昔日容貌。许许多多的市井佳话,没有被时光淘汰,没有被风化遗忘,依旧展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让紫砂为代表的陶瓷文化艺术炫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古风古韵古镇,新景新致新貌。祈盼我的故乡更好地展现陶瓷文化的厚重,辉映古镇名邑的风采。

 

荆溪诗社·楹联学会

组织紫砂文化采风活动 

在即将迎来第七届陶文化节的日子里,4月8日,宜兴市荆溪诗社、楹联学会组织20多位诗社(会)人员,专程来丁蜀镇进行紫砂文化采风活动。先后参观了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长乐弘大师工作室、大定名陶紫砂研究所、前墅古龙窑、陶瓷城博览中心,观赏历代紫砂精品、了解紫砂成型、烧成工艺,对紫砂艺术与紫砂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了创作灵感与热情。据悉,诗社(会)人员已创作、撰写了诗、词、楹联作品90多首,将结集刊印。

图为当天上午采风启动仪式上,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就宜兴紫砂文化在传承、创新、发展等方面作了系统的介绍。(崔听槐)

 

原创陶艺馆开新型艺术门路

4月6日,陶都宜兴首家以外来务工者名义创立的原创陶艺馆在丁蜀镇开馆。馆内集中展示的200多件“另类紫砂陶艺”全不按常规出牌,均是随性手捏成形,捏成什么是什么,成宜兴陶业“一景”。这些随性“另类陶艺”都是来自贵州安顺的“新市民”张福海来宜创业十余年苦心打造而成的。这家“另类陶艺”馆的建立将是开宜兴陶业新型艺术门路的集中展演,开陶苑“奇葩”。(闵学平摄)


荆溪诗社:紫砂文化诗词选登

宜兴陶瓷协会

陆文英

谦和本色护陶泥,风雨轻调更架梯。

一种风情能醉客,松鸣弦上似虹霓。


品令·宜兴陶协

邵湘君

唱响陶都令。把歌放、将头领。提灯指路,穿针引线,抱团鼓劲。几度探寻,十二年、小舟大艇。五洋驰骋。看陶艺、开佳境。九州风行,八方喜讯,千帆相竞。怎不惊奇?多少诱人美景。


临江仙·赞陶协

田 犊

十载春秋惊华夏,搭桥连线千家,领军陶业炼金砂,名贤招贵客,紫玉烹香茶。倾力弘扬陶文化,一方神土披霞,大师辈出绽新葩,俊棠高曲唱,阳羡响天涯。

 

菩萨蛮·参观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吴开荣

纳今藏古西山麓,彤云紫殿青龙角。五色忆精魂,供春头一名。峰奇迷路径,百遍难穷尽。结伴话滔滔,再行期约邀。


参观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毕士雄

拾级登云入宝宫,琳琅满目叹无穷。 

                              古今绝艺谁能及,世界珍奇一览中。


参观宜兴陶瓷博物馆

邓君曙

明珠熣灿火之魂,碎片还留遗址痕。

满目琳琅壶器在,古今文化唱乾坤。


满庭芳·访宜兴陶瓷博物馆

邵惠君

天抹微云,山衔春色,正四月好晴光。习文同道,诗兴更飞扬。拜谒陶瓷史馆,琳琅景,满目华章。琉璃罩,祥和灯漫,照百代收藏。   

呈堂,瓷熠熠,瓮觥古朴,精美流芳。紫玉金砂列,更显辉煌。但赏名家荟萃,比壶艺,巧手明妆。轻声问,风骚谁领?盛世看陶乡。

注:精美流芳指精陶美陶流芳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欧美琴

千年陶史不须夸,四馆奇珍独一家。

五朵金花香更馥,名人辈出竞芳华。

咏紫砂壶二首

毛邓平

昔日洛阳倾国花,随诗流落万千家。

任凭好句抬身价,难挽时人爱紫砂。 

紫玉金砂非我夸,香名播远到天涯。

天涯若是流春水,最忆江南阳羡家。

 


天净沙.咏陶(两首)

林慧明

(一)

陶都五朵金花,均青精彩紫砂,古韵遗风车马,黄龙山下,

古今来竞繁华。

(二)

蜀山蠡水金砂,画溪两岸人家,古渡龙窑飞花 ,名扬天下,

傲五洲看中华

紫 砂 吟

褚晓年

宜兴幸产紫金砂,五色泥开五色花。

莫看掌中一把土,珍珠玛瑙岂如她?

陶醉中国(藏头诗)

 宋 杏 芬 

陶都紫玉应留客,醉意一杯品绿酿。

中外宾朋多雅士,国强民富意趣长。

忆江南·大定陶瓷研究所

参观大定名陶紫砂研究所,获赠印象紫砂系列丛书(二首)

吴开荣

名山里,清气吐仙风。崖上碧流鸣玉佩,云端紫殿礼坡翁。朗笑蜀音中!

开艺卷,五色炼成金。佳句时惊留墨宝,名家幸会觅知音。众妙入琼林。


再访前墅古龙窑

邓君曙

乡心深系故园根,千载龙窑史韵存。

薪火而今腾紫气,风光依旧铸陶魂。

观古龙窑有感

毛邓平

风光毕竟宠蠡湖,草长莺飞四月余。

极目松云九天外,火龙日日吐珍珠。

观陶瓷博览中心

陆文英

大气恢宏古韵藏,青花紫玉大文章。

五窑结义书真彩,一馆清风守正良。

驻足轻聆云母乐,离魂细著牡丹妆。

满楼什锦多温润,应释红尘日月长。

注:紫砂泥的主要成份是水云母


“陶文化节”吉祥物

吉祥物取名“陶娃”,以火、陶瓷为元素进行构思,结合了中国传统娃娃形象造型,运用现代卡通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塑造了一个陶娃娃形象。吉祥物头上的五朵火苗代表陶都“五朵金花”,即紫砂陶、精陶、均陶、青瓷、美彩陶,以紫砂为代表的艺术陶瓷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宜兴深厚的陶文化以及地域特色。吉祥物取名“陶娃”,象征宜兴陶瓷文化以及经济社会的腾飞与发展,体现了宜兴人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展示“中国陶都·陶醉中国”的主题和魅力。吉祥物面带笑容、竖起拇指,呈欢快奔跑姿态,寓意欢迎四海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