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陶都通讯》2013第十二期


2014-01-07  

中国陶瓷艺术传承与发展大会在京召开 

12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厅召开的中国陶瓷艺术继承与发展大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汪寅仙,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曹婉芬等四人荣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的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证书;季益顺、李守才当选中国陶协陶瓷艺术分会副会长;徐达明当选为中陶协陶艺设计中心副会任;徐秀棠和汪寅仙还当选为全国大师联盟副主席。

 

中国紫砂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由文化部批准的中国紫砂研究中心12月9日在北京恭王府成立,同时聘任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为研究中心主任。

 

何道洪一作品在翰海秋拍以1265万成交

2013北京翰海“紫瓯凝香”紫砂秋拍专场,何道洪大师的《歪嘴梅桩套壶》(九头茶具)以1265万成交,刷新他个人拍卖记录。这是继壶艺泰斗顾景舟之后又一位作品超千万的当代紫砂艺术大师。

(陶讯)

“紫玉臻品”季益顺艺术展在大连举办

“紫玉臻品——季益顺大师徒手耕耘三十五载精品回顾展”于12月20日至23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展出的35件紫砂壶佳作全部由当地收藏家收藏。

 

“一壶风范”壶艺展在法国巴黎亮相

以弘扬紫砂文化为主题的“一壶风范”壶艺展在法国巴黎圆满举办。由宜兴范家壶庄提供的80多件作品,让巴黎的壶艺爱好者领略到了宜兴紫砂的风采。

此次“一壶风范”壶艺展由中法友好互助协会主办,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和法国dammann·fres协办,于12月6日在巴黎六区圣日耳曼文化街附近的iconociaste书廊隆重举行开幕仪式。

 

鲍志强师生作品展在京举办

12月14日,北京国际紫砂文化艺术展暨鲍志强师生作品展,在北京南新仓文化休闲街举办。鲍志强大师及其8位弟子的70余件精品力作亮相。活动期间,鲍志强与北京十方同沐文化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紫砂文化传播基金。其中1件紫竹提梁“知足常乐”拍得20万元善款,与十方同沐公司的10万元捐款共同纳入该基金。


《宜兴陶艺人物录》在宜首发

12月25日,由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与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合编的《宜兴陶艺人物录》在市政府会议中心举行首发仪式。市政协领导邵亚群、莫克明、钱胜华,市政协秘书长闵曲成,原政协主席副钮颂坚以及徐汉棠、徐秀棠、汪寅仙等国家级大师、江苏省大师和部分政协委员等百余人到场祝贺。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主持了首发仪式。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建国介绍了编纂情况。

《宜兴陶艺人物录》共辑入已故的293位宜兴陶艺人物,189位与陶艺关联的历代雅士名流简介,以“小传”的形式记述他们的生平。书中附录有21位国大师、48位省大师的名录。该书内容丰富、语言凝练、考证严密、图文并茂,具有弘扬陶瓷文化,钩沉历史记忆,彰显陶都底蕴,激励陶艺传承的深远意义。书中辑录的人物以紫砂陶艺为主,还涉及均陶、青瓷、彩陶、建陶、卫陶等陶瓷艺术门类的人物,体现陶都宜兴的厚重文脉和名人足印。这是一本专业性、权威性交融的工具书,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和研究宜兴陶瓷文化,提供翔实的陶艺人物资料。

邵亚群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本书的首发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要求宣传好、学习好、发行好《宜兴陶艺人物录》。(陶言)


齐鲁画家与紫砂陶艺家联袂

“翰墨壶韵”紫砂艺术成果在济南展出 

由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山东省文化厅、宜兴市文广新局、淄博市陶瓷协会等主办,山东大厦美术馆、山东新闻与书画院、宜兴陶瓷博物馆等承办为期9天的“翰墨壶韵·紫砂艺术成果展”,11月30日在济南山东大厦揭幕。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沈晓红,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许夕华、纪委书记吴春祥,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周小东以及宜兴紫砂界省大师、高工等陶艺家出席了开幕式。

经过前期近4个月的精心筹备,在此前开展的“国画、紫砂联袂创作活动”中,山东大厦美术馆和宜兴陶瓷博物馆,组织了一批山东书画大家和宜兴紫砂名家在壶坯上进行书画艺术联袂创作,经壶型遴选、书画陶刻,烧制出窑了百余件展品,在形与神、情与境的交融中,体现了紫砂与书画合一的整体性,紫砂与书画映衬的情趣性。如省大师倪顺生的“海棠壶”、“高掇只壶”、顾治培的“匏瓜壶”、桑黎兵的“龙行天下壶”、葛军的2件“罗汉壶”及为“十艺节“精心设计的10件纪念壶等,经齐鲁画家的精雕细刻,融造型与装饰于一体,彰显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展示了齐鲁文化与紫砂文化的和谐融合,提升了紫砂的文化品位,为山东的紫砂爱好者奉献了一场紫砂传统技艺的视觉盛宴。

开幕式上,沈晓红希望宜兴陶瓷博物馆能以弘扬宜兴紫砂文化为己任,以打造陶瓷艺术神圣殿堂为目标,积极参与全国性的重大文化活动,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密切与海内外朋友的合作中发挥作用,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进一步增强宜兴紫砂在山东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助力宜兴把紫砂这张“名片”擦得更亮,打的更响,共同促进紫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本报记者)


《2012中国紫砂年鉴》在宜首发

由清华大学美院教授张守智作序、许夕华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陶都传人——2012中国紫砂年鉴》首发式暨《2013中国紫砂年鉴》启动仪式,12月12日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举行。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沈晓红、市文广新局局长许夕华、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以及紫砂界部分大师、高工、优秀中青年陶艺家出席首发仪式。

《陶都传人——2012中国紫砂年鉴》分“宜兴紫砂史略”、“2012年紫砂大事记”、“2012年新晋高工以上职称(含荣誉)艺术家作品选”、“2012年度优秀艺术家作品选”四部分,记录了2012年紫砂发生在展览、出版、交流和慈善各个领域的重要事件150余件,并对2012年130余位新晋高工以上职称艺术家、优秀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了重点展示与点评。该《年鉴》的出版是我国出版界弘扬紫砂文化、延续紫砂文脉的开创之举,填补了当代工艺美术图书中的空白,具有珍贵的历史和审美价值。

首发仪式上,编辑部向市图书馆、市档案馆赠送了《年鉴》。

沈晓红就做好《2013中国紫砂年鉴》 的编辑工作作了讲话,要求有关单位要切实做好收集、评价、包装、渠道等四篇文章,提升全面性、权威性、审美性、功效性,促进紫砂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陶讯)

中国机冶建材工会领导来宜调研

12月3日,中国机冶建材工会领导周岐副主席一行在宜兴市总工会主席黄维正、丁蜀镇党委副书记、镇总工会主席周泉荣的陪同下来到丁蜀镇调研宜兴陶瓷行业工会开展工资协商情况。

周岐副主席等领导首先听取了周泉荣对于丁蜀镇陶瓷行业如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汇报。然后分别与宜兴市总工会、丁蜀镇总工会、陶瓷行业工会、彩陶集团工会、精陶集团工会进行了交流、座谈,中国机冶建材工会领导对陶瓷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近年来,丁蜀镇重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形成各方密切配合、工会主动协调、企业主导实施、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了企业职工工资收入的稳步增长和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工宣)

        

法治文化陶刻作品评比揭晓

12月4日是全国第十三个法制宣传日。3日上午,由宜兴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陶协等组织主办的法制文化陶刻作品评比在中国陶都陶瓷城博览中心揭晓,并举行表彰仪式。宜兴市副市长卢敏到场讲话并对获奖作者表示祝贺。

为更好地利用陶刻艺术推动法制文化的发展,从9月份开始,主办单位通过深入发动,共收到了各类陶刻作品百余件,参赛作品围绕法治主题,在壶、盘、瓶、盆、坛、笔筒等陶艺造型上,用诗词、格言、警语、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展示了陶刻装饰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韵味,体现了陶刻作者学法、用法、守法的精神风貌,彰显了道德法治的力量。经评委严格评选,刘继东的“法治文化陶刻集”陶板、王银亮的“法礼德”盘、张听钢的“明镜止水印文”挂盘、周顺元的“格言”青瓷瓶、庾寒雪的“蕉荫小趣”对瓶等5件作品荣获一等奖;金阳岗的“弘一法师名言”挂盘、万国忠的“王维诗二首”瓶等10件作品获二等奖;周铁军的“盛世中华”挂盘等20件作品获三等奖。

                                             (佳木)

 

徐安碧被评为“中国侨界杰出人物”

12月2日开幕的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传来好消息:我市侨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精陶集团总工艺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徐安碧被评选为“中国侨界杰出人物”,全国仅有11人获此殊荣。

1953年生于宜兴的徐安碧,从事陶艺创作近40年,在陶瓷装饰的刻、绘、堆、填、描等多种手段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工艺和风格。作为国家级书画陶艺大师,多年来,徐安碧在潜心创作的同时,还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热心参与侨务工作、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1994年至今,他多次应邀前往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通过为当地华侨进行陶艺创作和书画表演、举办中国传统艺术讲座、向当地华人机构赠送作品等方式,促进海内外华侨的民间交流,展现中国陶艺和传统文化之美。

作为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徐安碧还积极履职尽责,多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侨界民生建言献策。2003年,一对加拿大温哥华华侨夫妇在国内投资被骗,当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徐安碧得知情况后,毅然为其呼吁奔波,通过司法途径帮助他们挽回经济损失。此举既保护了华侨华人来华投资兴业的合法利益,也为促进国内投资环境优化、提升对外投资形象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徐安碧还热心社会事业和慈善公益事业,近十年来,他参与的各级各类捐款(赠)合计人民币约82万元。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宜报)

     

“紫玉风华”紫砂系列展在宜举办

12月1日,“紫玉风华”宜兴紫砂艺术精品展系列活动在宜兴学府东路山水氿城客户会馆举办。通过“传统与发展”的紫砂主题,联合当代的紫砂艺术家,展示紫砂艺术的瑰丽姿色,以此传承文化经典,促进艺术交流,在发展中实现突破和创新,进一步提升紫砂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

“紫玉风华”紫砂系列展是由宜兴日报社、市文联、市陶协、宜兴紫砂工艺厂、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主办,宜兴市氿城山水房地产有限公司承办。共分泰斗风范、紫玉风潮、巾帼风韵、百花风姿、菁英风涌5个系列,展出顾景舟、蒋蓉等7老艺人的代表作品,当代大师及中青年陶艺家创新的紫砂艺术品近500件。尤其是在“泰斗风范”的专场中推出了明代时大彬的“圈钮壶”,当代顾景舟的“此乐提梁壶”等28位紫砂名师的 55件珍品,让人感受宜兴紫砂的无穷魅力和文化底蕴。

“紫玉风华”宜兴紫砂系列展既是一次展示紫砂艺术的盛会,也是促进紫砂繁荣的契机和经济与文化融合的形式,从中可以更好地激发社会各界对宜兴紫砂未来发展的探索和思考。正如市陶协会长史俊棠在开幕式致辞中所说:“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更多的朋友们认识紫砂,结缘紫砂,让更多的经济实体参与文化建设,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把‘中国陶都’唱得更响,把‘紫砂名片’擦得更亮”。(陶讯)

 

陶瓷城里赏青瓷

蒋尧基

11月26日,在中国陶都陶瓷城创建5周年庆典之际,陶瓷城陶艺国际博览中心三楼举办了“浙江龙泉中青年陶艺家青瓷艺术展。”这次由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和龙泉市青瓷行业协会主办,陶艺国际博览中心承办的青瓷艺术展,使我们又一次感受到龙泉青瓷的青翠滋润,委婉含蓄,类比美玉的艺术韵味。

展出的80余件青瓷艺术品出自龙泉的中青年陶艺家之手。龙泉是浙南山区的小城,被叠彩的群山环抱,瓯江源头的龙泉溪穿境而过,风景很是优美。“雅陶越千年,秦汉为佳;青瓷兴万代,宋元最盛。”始于晋代的龙泉青瓷到了南宋已经技压群芳,成为中国陶瓷艺苑的一朵奇葩。人造美玉,当推龙泉“弟窑”,其白胎厚釉,色比翡翠,嫩花涵露,润泽玉感。而“哥窑”是黑胎质坚,釉层饱满,面裂纹片,紫口铁足,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青瓷的烧制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这些青瓷艺术品体现了闲静淡远的自然之美,也凸显青瓷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欣赏它们仿佛是领略精美的玉雕艺术品。丰富多彩的青绿釉色和庄重典雅的器皿造型,洋溢着温润似玉的高贵气质。

花开花落,几番春秋。潮起潮落,数经沉浮。徐定昌大师等龙泉的中青年技艺人员编织着萦纡不绝的春日梦想,在自然与心灵交融的青色世界里,宛如生机勃勃的青色藤蔓将柔嫩的根须伸向同样充满生机的龙泉热土,茁壮地成长。他们用泥土结晶成不朽的歌谣,让青釉闪烁千年的荣耀,也反映出当代龙泉人用柴薪然起的勤劳和智慧,及青瓷所诠释的道骨仙风。这次展览可谓名家精品汇聚一堂。

徐定昌先生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龙泉市青瓷行业协会会长。他的青瓷艺术品简洁大方、高雅宁静、光润如玉,充分利用青瓷釉色的清纯和瓷质的细腻来衬托作品的生命之感和艺术之美。如“粉青双鱼炉”,形态圆润、线条优雅,二条小鱼垂于两侧成双耳,活灵活现仿佛鱼跃龙门,釉色鲜明清亮,炉身丰满而不突兀,有一种自然大美的感觉。

陈爱明先生致力于青瓷艺术品的创新和设计,研究传统的工艺技法,在作品审美上追求平和、含蓄的内涵。着力钻研青瓷跳刀纹、印叶纹和半刀泥雕等装饰艺术,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格。所谓“跳刀纹”就是采用特殊的运刀技艺,在虚实、强弱、转折、顿挫的变化中产生自由、从容的韵律节奏,营造一种悠远、古拙的意境。他的“灰釉跳刀牡丹纹盘”,盘纹交错排列、细致精湛,盘中牡丹娇柔生动、尽显富贵之态,刀工之精深、用釉之细腻可见其制瓷功力相当深厚。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卢伟孙的青瓷艺术品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既保留了青瓷釉色的晶莹剔透,又大胆吸收现代艺术思想。他的仿“哥窑”青瓷艺术作品在金丝铁线刻划下,错落有致,天然造化,张扬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参悟与自省,给人以意犹未尽的享受。

叶小春作为浙江青瓷中青年十大名师称号的艺术家,在研究青釉的同时,将宋代“哥窑”中的珍品“冰裂纹”重放异彩。通过器皿表面的“冰裂纹”装饰产生一种冰面开裂的艺术效果,层层叠叠,犹如鱼鳞,相似冰碎,这种奇特的装饰手段,使作品在美观中寄寓厚重感,绚丽缤纷。

这些光彩照人的青瓷艺术品,折射出每一位中青年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对艺术的传承与创造之后的激情绽放。展品虽然是以工艺凝结的物质,但是可以看到作者十分广泛的创作思路和艺术诉求,造就了青瓷的神奇与东方的神话,向我们展开了一幅青瓷艺术的瑰丽画卷,与龙泉拉近了距离。这大概就是陶瓷艺术的魅力所在吧。

 

“小陶罐”走俏美国“大市场”

宜兴万宝陶业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微波炉用小陶罐,搭上了电视直销的顺风车之后,成为畅销美国市场的日用餐具,单月最大订单数量超200万件,报检货值达340万美元。

小陶罐是宜兴陶业中的传统日用陶,是一种有柄的小砂锅。它原来属于宜兴窑场上“黄货”一 类的“云斗罐”。现在,万宝陶业有限公司,通过造型与釉水装饰上的变化,保留可以提握的小柄,在微炉波加温中达到沸腾状态的时候,直接握柄不烫手。由于它体积小巧,外形美观,使用方便的优点,被美国一家电视直销公司选中并试销,迅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一举成为销售节目中的旺销商品。据客户反映,这种“小陶罐”除了高效便捷的使用功能之外,古色古香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深受欢迎,不少家庭它当作日用艺术品看待。

宜兴万宝陶业有限公司是我市的一家陶瓷出口企业,专业生产日式餐具、茶具之类的日用陶瓷产品,主要出口至日本。2010年出口日用陶瓷248万美元,但在2011年之后,受日本地震及日元贬值影响,公司订单大幅减少,出口金额下降近一半。为继续拓展外贸业务,公司决定将美国市场作为主攻方向,但我国日用陶瓷企业必须通过输美日用陶瓷认证。为帮扶企业,宜兴国检局派专员指导企业完善铅、镉溶出量控制体系,并根据输美认证要求,对可能引起铅镉超标的原材料采购,关键工序控制、成品检验等过程进行检查。并通过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向国家认监委员申请将万宝公司的信息及时发送给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比正常定期更新时间提前了两个月,确保了万宝公司的顺利发货。

日用陶瓷作为宜兴传统优势产品,在对外出口中长期依赖大型连锁超市的订单,选择面单一,出口额逐年萎缩。而此次万宝公司借助电视直销出口产品,开创了我市日用陶瓷出口的先河。在市场日趋多元化、开放化的今天,网上商城、电视购物等新兴交易渠道将在出口贸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面对爆炸式增长的订单,万宝公司的产量已经达到供不应求的状况,在宜兴国检局的协调下,又有4家输美陶瓷厂投入了该产品的生产。目前微波炉用小陶罐已经成为本年度宜兴地区出口量最大的日用陶瓷产品,2013年的全年销售额将超过1200万美元。(陶萱 宜视)


首届宜兴紫砂花盆博览交易会举办

由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主办,宜兴市陶瓷协会花盆分会承办的首届紫砂花盆博览交易会,于12月23日至26日在丁蜀镇陶都文化广场举办。市陶协会长史俊棠、国大师顾绍培、邱玉林、花盆分会会长周占群,宜兴碧桂园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陈松柏以及我市花盆艺人,全国紫砂花盆经销客商、盆艺收藏爱好者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近年来,市陶协花盆分会通过举办一系列创新评比活动、厂商联谊活动以及国际盆艺节,树立了在全国陶瓷花盆行业中的领头羊地位。这次交易会吸引了宜兴花盆行业百余家企业和个人作坊的作品参与展示,来自北京、上海、苏州、沈阳、长春、武汉、昆明、广州、湖南、新疆等地的30多名经销商以及知名品牌企业的买家前来参与交易。参展的500余件(套)紫砂花盆、园林陶、艺术盆以及部分青瓷产品,格调高雅,用料精致,装饰耳目一新,彰显了宜兴陶文化的丰富内涵。

(盆讯)


宜兴市法治文化陶刻获奖作品名单   

姓  名

作 品名 称

获奖

刘继东

法冶文化陶刻集

一等奖

王银亮

《法礼德》盘

一等奖

张听钢

《明镜止水印文》挂盘

一等奖

周顺元

《格言》青瓷瓶

一等奖

庾寒雪

蕉荫小趣

一等奖

金阳岗

弘一法师名言陶盘

二等奖

万国忠

王维诗二首瓶

二等奖

蒋伟杰

《聖元》壶

二等奖

董亚勤

《欣欣向荣》盘

二等奖

李彦雄

《廉》挂盘

二等奖

张成华

水洗

二等奖

李启山 万瑜之

画缸

二等奖

何钦卿

《砥石赋》钵

二等奖

扶陆佳琪

《寒山诗》挂盘

二等奖

杨喜雨

《人民总理》盘

二等奖

庾寒雪

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画缸

三等奖

周顺元

《新党章条款》青瓷瓶

三等奖

丁  迟

书画小帽筒

三等奖

周铁军

《盛世中华》挂盘

三等奖

胡阿中

帽筒

三等奖

张真铭

《花开富贵》橄榄瓶

三等奖

吴文娟

《冬夏之魅》瓶

三等奖

万瑜之

画缸

三等奖

陈泰文

《明德知礼守法》盘

三等奖

朱雄飞

《锦绣中华》盘

三等奖

                                  

姓  名

作 品 名 称

备 注

蒋伟杰

《万代之师》盘

三等奖

张听钢

《明言警句》挂盘

三等奖

柴绪波

紫砂笔筒(一)

三等奖

周辰强

《法不容情》挂盘

三等奖

马伟强

紫砂小笔筒

三等奖

许良林

双耳四方瓶

三等奖

邵倩瑜

春意和谐盘

三等奖

王翰宇

《法自然》盘

三等奖

杨双红

《一团和气》盘

三等奖

吴宝林

《法语箴言》盘

三等奖


紫砂闪光彩  爱心献慈善

——谢曼伦从艺五十五周年师徒陶艺天津展札记

                                  尧 文

前不久,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谢曼伦从艺55周年师徒陶艺展在天津大剧院艺术长廓展出。在150余件展品中,谢曼伦的精品力作55件,其余都是她徒弟们的佳作,让天津的紫砂爱好者观赏到了紫砂花器的自然气息和艺术神韵。

出身于蜀山书香门第的谢曼伦,1958年17岁的时候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朱可心先生,从此与紫砂艺术结缘,寻梦紫砂,成为紫砂花器的传承人。她秉承了师傅的艺术风格,将人们常见的松、竹、梅、兰等生物的象征性符号融入紫砂壶艺之中,呈现丰富多彩的美学元素和艺术创意,诉说着生命的灿烂,艺术的不朽。这些紫砂壶给人的感觉是舒服的,欢愉的,美妙的。

这次天津展的展品中,有谢曼伦的大桑宝壶、松竹梅岁寒三友壶、竹福茶具、双竹提梁壶、合璧如意壶、迎客松壶等等。这些紫砂花器肖形状物,形态逼真,都是谢曼伦用“心”塑造的艺术之花。她在紫砂艺术生涯中,播种春天的绿色,收获秋日的金黄,让思维与智慧对接,创造出紫砂壶诗情画意的艺术内蕴。她的学生徒弟有100多人,使紫砂谱写成自然的歌吟,这次在天津展出是一次师徒联手将宜兴紫砂艺术的成功展示。例如,经典之作的大桑宝壶,将生活、灵感和意念结合,把我们江南农村种桑养蚕的意境再现,她用桑叶叠合成为壶体,叶尖分开小口成壶嘴,一张嫩叶飘落在壶上恰好是壶的盖子,上面的小蚕活泼可爱。还有一颗熟透了的桑椹子,把我们带进了田园美景之中,感受那“一树桑椹,染红了嘴唇”的情趣,婉约成孩子们的童谣。这款自然大美的紫砂壶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濮存昕、高亚麟等艺术家也凝神欣赏,为大桑宝壶的巧夺天工而赞叹不已。

谢曼伦师徒陶艺展是一次纯紫砂艺术的展示活动,是应天津市工商联、天津市光彩事业促进会邀请的紫砂艺术交流。展览期间,谢曼伦将她展出的佛手桩壶进行慈善义拍。消息传出有200多人到场,见证紫砂陶艺家的慈爱义举。这件作品以佛手树桩这主体,几片绿叶,几颗佛手点缀在壶身上,洋溢着仿真的意韵,文化的内涵,充盈着紫砂的特质所营造的艺术创意。佛手是常绿小乔木,一种珍稀果树。佛手古称“仙果”,在《寿星图》中与“仙桃”同列。它又名“佛祖之手”,代表“佛陀”的保佑。正如诗云:“花株非是菩提树,佛手为何攥翠芽。只为群芳添雅景,谁知卉果匿袈裟。”佛手果形异多变,色泽金黄亮丽,香味浓郁,被誉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佛手又与“福寿”谐音,寓意福寿吉祥。这把紫砂壶起拍价50万元,经几轮竞拍,最后以80万元的价格被买家收藏,全部款额捐赠天津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用于新农村建设。至此,谢曼伦在宜兴及外地的慈善义捐已近200万元,体现了当代紫砂艺术家大爱无疆,感恩时代,回报社会的拳拳爱心。谢曼伦面露喜悦地说:“这个价格与我预计的差不多。我参加这次义拍就是要关注并投入光彩事业,把慈善之举奉献给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和弱势群体,这也是一种关爱和道义。”为此,天津《今晚报》作了专题报道。

谢曼伦跋涉于紫砂艺术之路,热爱紫砂,圆梦紫砂。如今年逾古稀依旧辛勤耕耘在紫砂百花园地,并用新品与爱心回报与时俱进的时代,折射出精彩紫砂的一抹亮色。


11月我国外贸出口回暖明显

海关总署12月8日公 布11月份外贸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3706.09亿美元,同比增长9.3%,其中出口金额2022.05亿美元,同比增长12.7%,较上月增速有7.07%的提高,进口金额1684.03亿美元,同比增长5.30%,较上月小幅收窄2.27%;贸易顺差338.01亿美元,较上月进一步扩大。

本月出口数据同比的大幅回升,与去年11月数据较差有一定关系,但从季调后环比数据仍呈上行的走势看,出口形势短期内还是延续好转势头,但进口的季调环比再度拐头向下,反映内需动力仍弱。本期外贸数据不会改变四季度经济企稳的市场预期,故而对, 债市的影响也相对有限,资金面的松紧程度还是决定债券收益率走势的主要因素。

11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回升7.07%至12.7%的水平,出口增速高于此前市场预期,四季度企稳的势头明显,但进口经季调后数据则呈自高点拐头回落走势,数据显示近期内外需求的分化表现。

出口数据显示对各主要贸易国11月同比多数连续数月出现明显好转,而分项看,圣诞等节日订单支持一般贸易类产品出口继续向好,高新、机电产品的增幅则弱于一般贸易。


除 夕 琐 语

 邓君曙

蛇尾马首,辞旧迎新,绕不过除夕。江南称除夕为“大年夜”,前晚叫“小年夜”。北京人俗称“年三十晚上”, 似乎没有小年夜叫法,即使腊月是小月(只有二十九天),也照样叫“年三十晚上”,不会称“二十九晚上”的。

除夕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之意。西晋宜兴人周处写的《风土记》中提到了“除夕”,也是中国最早提及除夕的文献记载。如“吴人除夕,村落燃火炬,缚长竿杪以照田,所以祈谷”。

除夕是一年中最让人留恋的一晚。孩提时代记忆犹深的莫过于吃“年夜饭”,又谓“守岁酒”, 满满一桌菜肴,特别丰盛,有平时吃不到的大荤大素,小孩在大人面前也少了许多拘束,可以大块朵颐,还允许饮酒。许多菜名还冠以吉利话,北方人称“口彩”,如暖锅(相当于北方的火锅),象征暖洋洋或红红火火;鱼,叫年年有余;芹菜,寓意勤勤俭俭,萝卜称年萝卜等等。南方人家还专用烧箕盛上米饭,放上数枚百合、芋头,插上红纸缠绕的松柏,叫“隔年剩饭”, 摆供在桌上,意思是年年有吃不完的余饭,人寿年丰,合家和睦。如今年夜饭都预订到饭店宾馆去了,而且几个月前就出现“抢座”现象,订迟了还没有。 亲人团聚,热闹依然,而且方便、省力,吃完走人。回家又不耽误“春晚”的电视节目,这已经是现代人过除夕的方式了,但新俗中,大家庭团聚的传统习俗基本没有改变。尽管时代在进步,社会观念、生活方式在改变,但春节、除夕作为数千年积淀的传统习俗并没有消失,过年已成了平民百姓的一种精神符号,大家在依依送走旧年的时刻,都在祈盼新年能交上好运,这也许是“年”的烙印,如今叫“年”的文化魅力。另外就是等着长辈们给压岁钱,我记得是崭新的用红纸包好的贰角人民币。晚上封门或新年开门时燃放的叫“热篷”,由精选的麦秸扎成束状,中间粘贴一圈红纸,能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

《荆楚岁时记》中有守岁的状景:“从掌灯时分,一家老小围坐入席,开始吃年夜饭,边吃边守岁,年夜饭要慢慢吃……至通宵达旦”。“守岁”又称“敖年”,小孩子不懂,也抵挡不住瞌睡虫,终究敖不住年。长大后,读到一首《守岁》古诗:“相迎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大诗人苏东坡更是留下了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才明白是叫人珍惜光阴的意思。

伴随新年脚步声的临近,市井、小区里的爆竹声、各式烟花便开始此起彼伏,盈耳不绝,大有地动山摇之势。同时家里接踵而来的便是新式的电话拜年铃声、手机短信,几乎让人应接不暇,喜庆中陡增了许多喧阗,年味并没有淡啊! 当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室外鞭炮声则更是高潮迭起,新式的爆竹烟花响彻天宇、映红夜空。记得唐代诗人陆游《新年》诗中有“听烧爆竹童心在,五更欢笑玩新年”,宋代诗人王安石有“爆竹声中一岁除”,假如他们能看到今时的一幕,恐也会掩耳大惊!这么厉害啊!火药、爆竹、烟花本来都是中国人的骄傲,《红楼梦》中就有各式花炮的记载:什么“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等等。窃以为这种浓烈的“爆竹味” 倒是淡一点为好,但这毕竟又是民间的一种节庆习俗,过节不可不闹啊!

长亭路,尘如雾,乡思绵绵,牵情系根啊!真诚地祝愿游子们能平安返乡团圆,回家吃上守岁酒。

 

76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明年起降60%

12月11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1月1日起,中国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

2014年中国将对76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平均优惠幅度达60%。其中,新增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产品包括活塞航空发动机、手机和平板电脑取像模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天然牧草等支农惠农产品;音频生命探测仪等救灾用品等。

同时,为充分发挥关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变化情况,2014年光导纤维预制棒、多点喷射涡轮增压汽油机等部分商品将不再实施年度进口暂定税率。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和宏观调控需要,2014年继续对小麦等7种农产品和尿素等3种化肥的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并对尿素等3种化肥实施1%的暂定配额税率。对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继续实施滑准税,并适当调整税率,以保证国内棉花市场供需基本稳定。对冻鸡等47种产品实施从量税或复合税,其中,根据进口平均价格的变化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情况,适当调整了少量商品的从量税、复合税税额。

2014年继续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对煤炭、原油、化肥、铁合金等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其中,适当降低了化肥出口关税税率。

此外,2014年依据中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优惠协定,继续对原产于东盟各国、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等国家的部分进口产品实施协定税率,部分税率水平进一步降低。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框架下,对原产于港澳地区且已制定优惠原产地标准的产品实施零关税。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部分产品实施零关税。继续对原产于老挝、苏丹、也门等4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部分产品实施特惠税率,并扩大对塞拉利昂、萨摩亚、坦桑尼亚、乍得和塞内加尔5个国家的特惠税率商品范围。

2014年对进出口税则中部分税目进行调整,增列数控曲轴磨床、三维打印机、焊接机器人、水晶、碧玺等税目。调整后,中国2014年进出口税目总数由2013年的8238个增至8277个

(来源:证券时报)

 

丹青写意  紫砂传情

——“翰墨壶韵”紫砂艺术成果展侧记

崔听槐 

初冬的泉城,乍寒还暖。

作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组成部分——“国画·紫砂·国瓷艺术成果汇报展”于11月30日在济南的山东大厦拉开帷幕。其中,“翰墨壶韵·紫砂艺术”展出的百余件紫砂类精品,均为齐鲁著名画家作书画陶刻装饰,彰显了丹青写意、紫砂传情的迷人风韵,书写着当今艺术形式多元的盛世风流。

中国艺术节是具有全国性、群众性的重要国家文化艺术节日。今年10月在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开展了系列影响深远的文化艺术活动,活动已于金秋十月圆满收官。但为了向社会汇报活动成果,“十艺节”主办、承办方组织了“翰墨壶韵”紫砂成果汇报展,借“十艺节”绵绵余音,与社会各界共享齐鲁文化与紫砂壶艺的异彩雅韵。

当天,在山东大厦会议中心临沂厅举行了简朴隆重的开幕式。山东方面有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地方志办公室、山东艺术学院、省文联、省美协、齐鲁传媒集团、十艺节组委会有关领导以及书画界名流等出席;宜兴方面有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宜兴陶瓷博物馆等主要领导以及与齐鲁画家合作的省级大师、高级工艺师等参加。会上,山东省委办公厅巡视员、山东大厦党委书、总经理杜文彬致欢迎辞,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沈晓红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省大师顾治培代表宜兴紫砂界作了发言,高级工艺师方小龙现场表演了全手工制壶技艺。齐鲁与陶都两地的艺术家们互动交流,合影留念,气氛轻松活跃。一致表示这种两地文化交流、艺术互动的形式十分有效,拉近了两地艺术家合作的距离,艺术的互补共融,只有进行中,没有结束时,让“翰墨壶韵”这朵艺术之花开得更娇美、更亮艳。

为期9天的“翰墨壶韵·紫砂艺术成果展”,为济南平添了一道美不胜收的艺术风景线,受到市民关注和赞赏。此前,宜兴陶瓷博物馆作为主要承办方,深入发动,精心组织。为两地艺术家合作提供必要条件,为作品如期完成尽了最大努力。此次展示的百余件宜兴紫砂壶,由当代紫砂界很具实力的省级大师、高级工艺师、中青年陶艺家设计制作;每件作品均由山东省乃至全国颇具知名度的一批齐鲁画家亲临宜兴设计书画陶刻,展示了齐鲁文化与宜兴紫砂文化的和谐融合,或挥毫泼墨,或精雕细琢,演绎了砂墨合璧的熠辉绝伦,造就了不凡佳器,传承了人文意韵,镌铭了艺苑佳话。如省大师、朱可心传人倪顺生的“海棠壶”、“高掇只壶”,壶面由山东工艺美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郭志光设计陶刻花鸟、鳜鱼及吉祥语,用笔寥寥却意趣昂然。省大师顾治培设计制作的“刳瓜壶”造型简洁大度,由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在壶上陶刻“渔舟”、“竹韵”国画,并镌刻“清风不言”、“上善若水”儒家箴言。省大师桑黎兵设计、孔维克陶刻的“龙行天下壶”,在壶滴、把、嘴部陶塑“龙”的主体装饰,行云流水般的造型,加以壶面刻有简洁的书画装饰而分外引人入胜。省大师葛军创作的2件“罗汉壶”及为“十艺节”专门设计的10件纪念壶,分别由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山东艺术学院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刘光设计陶刻,将瑞兽以及戏、曲、歌、舞、诗、书、画、印、琴、鼓融于壶身而别具一格。其他与齐鲁画家合作的紫砂精品有省陶艺名人、研究员级高工韩小虎的“高掇只壶”、高级工艺师鲍志娟的“井栏壶”、高祥芬的“合欢壶”、工艺师邵沛华的“回纹三足壶”、徐益勤的“重缘壶”、朱亚勤的“吉祥如意”、瞿华娣的“松风竹炉壶”、眭龙俊的“四方青玉壶”、顾磊的“六方壶”、孙越芳的“宝竹壶”等数十件作品,从造型到书画陶刻,给人以主题鲜明、清新自然的艺术享受。

泉城与陶都,地域遥隔千里,但不同形式的艺术是相通的,相信两地未来合作之路一定会走得更好、更宽广,文化的传承与共融必将结出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