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陶都通讯》2019年第四期


2019-4-30  


第十届陶文化节筹备工作会议召开

 

419日下午,陶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召集宣传部、文体旅游局、丁蜀镇、市文联、市建设、文旅集团、市陶协等部门与单位,就举办第十届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相关部门就今年的陶文化节举办汇报了各自的活动安排,并提了许多积极建议。

今年,我市将举办第十届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也恰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华诞,届时将会举办诸如首届国际壶艺大赛、百年蒋蓉纪念活动、韩美林紫砂艺术馆开馆等一系列国际、国内陶事活动。同时,提出了“开门办节,全民参与”的倡议,尤其是广大陶瓷企业,陶艺、陶文化工作者,应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目前丁蜀镇正在为开幕式场馆全力有序推进青龙山公园的建设工程,力争举办一届形式创新、内容丰富、活动精彩,并能好于之前任何一届的陶瓷文化艺术节。(陶讯)

 宜兴市陶协(商会)召开工作会议

重点安排第十届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有关活动

 

44日下午,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宜兴市陶瓷商会工作会议在陶协会场召开。

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副会长鲍建生、程同德、史昶,宜兴市陶瓷商会会长葛伯初,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市陶协紫砂文化促进会会长徐建荣,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国紫砂博物馆馆长周小东,江苏省陶艺委会长吴鸣,陶协所属花盆分会、均陶分会、青瓷分会、女陶艺家分会、陶刻协会、雕塑协会、工业陶分会、建筑分会的会长、秘书长以及丁蜀电商协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上,经陶协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形式,通过周泉荣同志任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监事长的决定;增补朱达同志兼任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的决定。

2019年,宜兴陶瓷行业开局发展良好,陶瓷工业总体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年内第十届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正有条不紊地在组织准备之中。会上,各分会会长、秘书长对今年后三个季度的工作和活动安排,作了汇报交流。

史俊棠会长最后对年内陶协的重点工作和各分会活动安排作了进一步发动:以“宜兴陶瓷新征程,扬帆逐梦再出发”为主旋律,重点围绕第十届陶瓷文化艺术节,各项工作先行启航,近期在相关媒体刊登纪念蒋蓉诞辰100周年“百年蒋蓉与宜兴紫砂”征文启事和“蒋蓉杯”紫砂花器大赛启事,并结集出版征文集、专辑;“第五届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评选活动;新成立的雕塑协会组织开展一次作品大展,以及今年10月陶文化节期间由国际陶艺学会、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宜兴市陶协承办的“首届世界壶艺大赛”等系列活动,早准备,早落实。将面向全社会、全行业开门办节,以丰富多彩的形式,高质量的节庆项目,高水平的组织程度,来办好我们陶瓷人自己的节日,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陶讯)

“百年蒋蓉与宜兴紫砂”征文启事

 

为纪念紫砂七老艺人之一、杰出的紫砂艺术大家、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诞辰100周年,经研究,拟发起“百年蒋蓉与宜兴紫砂”征文活动。

一、主办单位: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宜兴日报》社、宜兴市作家协会

二、征文主题:缅怀蒋蓉大师一生的奋斗历程、精湛壶艺、高尚情操、美德风范。通过对蒋蓉大师的追思缅怀,追溯宜兴紫砂发展的曲折历史,挖掘紫砂人文内涵,讴歌老一辈紫砂艺人传承经典、锐意创新的动人事迹、辛勤授艺、不倦育人的宽广胸怀和高尚艺德,搜寻宜兴紫砂岁月里的感人故事。

三、征文体裁:非虚构的散文、诗歌、随笔、特写、通讯、回忆录,学术性的壶艺赏析、史料考证,与蒋蓉大师有关的紫砂收藏故事等,均予欢迎。文章要求情节真实、内容健康。

四、字数要求:文章力求短小精悍,最长不超过5000字。

五、征稿范围:欢迎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各界人士,紫砂研究学者、作家与文学爱好者、紫砂收藏家、紫砂爱好者,蒋蓉生前友好、徒弟、学生、紫砂从业人员积极参与,踊跃来稿。

六、来稿请发宜兴市陶协:邮箱zhyhtd@163.com或邮寄:江苏省宜兴市丁山北路150号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  收

联系电话:13812247068   传真:051087189325

七、截稿日期:自即日起至2019830日止。

八、评奖出版:由组委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奖。奖项设置为一、二、三等奖予以奖励。另设特别奖、荣誉奖,收到征文后将陆续在《宜兴日报》副刊、《艺界》《陶都》江苏陶艺》《宜兴紫砂》等杂志选用发表,征文截稿后一并结集出版并在201910月宜兴市第十届陶瓷文化节期间主办百年蒋蓉一书首发仪式。获奖文章的作者届时邀请参加相关活动。

 

20194月

纪念蒋蓉诞辰100周年

     “蒋蓉杯”紫砂花器大赛

 

一、目的意义

 

大赛旨在继承宜兴传统的紫砂花器制壶技艺,进一步弘扬紫砂文化,让紫砂行业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组织机构

主办:第十届中国宜兴陶瓷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承办: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

协办: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支持:宜兴市陶瓷实训基地

三、参赛对象

凡从事紫砂花器制壶的从业人员均可报名参赛。

四、时间安排(初定)

报名:2019610日——614

(丁蜀成校工作时间,上午800~1100  下午100~430

比赛:20197

五、比赛地点

宜兴市陶瓷实训基地(丁蜀成校)

六、比赛报名

(一)带本人身份证、职称证书及复印件;

(二)本人一寸近照2张;

(三)报名地点:宜兴陶瓷实训基地(丁蜀成校)。

七、比赛要求

    由参赛人员自选作品在规定时间内现场手工制作完成

八、比赛分类:

原则上分四类,(一)、高级职称及以上类 ;(二)、中级职称类;(三)、初级职称类(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员);(四)、民间类(暂无职称的紫砂制壶从业人员)具体分类,视报名情况适当调整,以赛前公布为准。

九、比赛评审

“评委库”中,随机选取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士组成评委会,按比赛分类进行评审。

十、奖励措施

比赛原则上按分类以参赛者人数确定比例分别授予金、银、铜奖及优秀奖。

等级奖获得者将在陶文化节开幕式上由陶文化节组委会进行表彰;宜兴人才网、省市陶协网等政府网站上公布,参赛或获奖作品将由组委会举办专题展览,并刊印成册。

具体如下:

(一)高级职称及以上类:

本组以参赛者人数的5%10%15%20%分别授予金、银、铜奖及优秀奖。

金、银奖获得者由主办方授予“宜兴紫砂花器制壶名”证书。

(二)中级职称类:

本组以参赛者人数的3%6%9%12%分别授予金、银、铜奖及优秀奖。

金、银奖获得者将由主办方授予“宜兴紫砂花器制壶名”证书。

(三)初级职称类(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员)

本组以参赛者人数的2%4%6%12%分别授予金、银、铜奖及优秀奖。

符合年龄要求的金奖获得者可直接申报往后的“陶都宜兴优秀青年陶艺家”的评选,

符合申报条件的金、银奖获得者在申报助理工艺师时免现场技艺考核。

(四)民间类(暂无职称的紫砂制壶从业人员)

本组以参赛者人数的2%4%6%12%分别授予金、银、铜奖及优秀奖。

符合申报条件的金奖获得者申报助理工艺美术师时免现场技艺考核。

十一、本次比赛章程解释权归市陶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0一九年月二十

 

怀 

 

今年踏青扫墓,我又一次的跪拜在爷爷的坟前,在纸钱焚烧的缕缕青烟里,我似乎看到了爷爷清晰的身影。      

我出生时爷爷已就去世,他的故事我是从憨厚的父亲和爱唠叨的母亲以及村上有了年纪的老人的嘴里知道了点点滴滴,于是作为孙子的我想用自己笨拙的笔,写出爷爷那点滴的传奇。      

爷爷名叫范金元,是个紫砂壶匠,生于晚清,曾与紫砂名人范大生同室而作。忠厚而又貌不出众,勤奋却又不善言辞。三十多岁也没结婚成家,我那心地善良的大生爷爷动了恻隐之心,鼓动夫人牵线搭桥,把他的内侄女乱说媒人地嫁给了我爷爷,于是我有了奶奶。奶奶是宜兴城里人,白果巷里顾氏大户的名门闺秀,美丽漂亮,且有一手裁缝的好手艺,直到结婚时才看到我真实的爷爷,大有下嫁不配之感,非常的埋怨姑妈姑夫乱点鸳鸯,但为时已晚,嫁夫随夫只能一心一意与爷爷过起了日子。于是我们与大生爷爷家更变得亲上加亲,越发得亲近!     

爷爷与奶奶结合后,确确实实地过了二十多年好日子,爷爷手巧,做的壶虽没大生爷爷名气响却很畅销,奶奶又有裁缝手艺,裁身衣服、做件旗袍,小菜一碟,加之大户人家的子女,随和大气,极有人缘,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父亲的童年过得是幸福的,这一点我从父亲同龄的村上人嫉妒的语言中得到了证实,而且父亲是个独子,爷爷奶奶所有的爱都给了我父亲,今年已是89岁高龄的父亲身体依然硬朗,估计与年少时候的富养有着连带的关系。      

爷爷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离世的,正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中,食不果腹而饿死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懂事起父母就开始在我耳边讲述了。童年的夏天似乎特别热,把门板卸下搁在门前的泥场上乘凉过夜这是经常的事情,于是在这蚊虫叮咬难熬的夏夜,倾听着父母嘴里爷爷的故事便成了一种享受。父亲嘴拙,母亲善言,我总喜欢听母亲讲爷爷离世时的情景,总是听得泪眼晶莹。解放后,互助组、合作社把爷爷从紫砂匠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做壶工具没收了,家中陈列的紫砂壶也被全部充公了,爷爷成天跟着大家修渠道平农田,累得够呛,最难受到了大跃进吃食堂时,一天六两米的限额始终吃不饱,身子逐渐瘦弱了下来,终于躺到了床上,临死前的一天,爷爷嘴里一直在唠叨:"好饿!好饿“!父亲垂泪,母亲心痛,于是两人私下商量,把爷爷压在箱底留作传家的一把南瓜壶拿了出来,母亲娘家是太湖渎边上人,由她拿着南瓜壶到渎上人家换来了一只真的大南瓜,手巧的母亲把南瓜蒸熟后端了一碗给爷爷,爷爷吃得很开心,连说好吃好吃。吃饱后的爷爷也许是回光反照,竟然心血来潮要父亲把他做的那把得意的南瓜壶拿出来再让他看一眼。父亲语塞,眼里噙满泪水,低着头不敢正视爷爷。心直口快的母亲冲着爷爷说:“南瓜壶已让你刚才吃掉了"!爷爷似乎明白了,叹了口气,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时过境迁,春潮涌动,紫砂终于迎来了黄金时代,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关怀下,紫砂人迎来扬眉吐气的年代,紫砂作为宜兴市最响亮的名片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喜爱,范家后人更是在紫砂大潮中成了优秀的弄潮儿。范大生的第三代传人范伟群率先抱团取暖成了名气响当当的“范家壶庄",而后又在村书记范泽锋的带领下成立了"西望村紫砂合作社",西望村民受范家先辈的护佑,家家捶泥,户户制陶,发家致富奔小康!    

今天可以告慰爷爷,你的后人已经传承和发扬了你的紫砂技艺,你的孙女范杏华已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在紫砂界颇为知名,你的孙子范德华也以“老壶匠"之名而自居,喜欢德华壶之人遍布全国各地,更有你重孙范朝伟在多次陶艺手工比赛中获金奖、银奖,可谓前途无量,其他重孙鹏飞、伟飞、晨磊也都紧跟着紫砂的脚步踏实前进。     

爷爷,我知道,你在那边一定在开心地微笑,从这纸钱焚烧时腾空飘起的灰中,从插在坟头彩纸的咝咝作响声中,我已经看到了你内心发出的骄傲!      

 

巨型“百鸟朝凤”均陶瓶

为北京2019世园会添彩

 

一件高3.09米(连底座3.70米)、圆径1.36米的巨型“百鸟朝凤”均釉堆花瓶,424宜兴市古陶丰均陶艺术研究所运至北京,428日在京举办2019世界园艺博览会添彩

巨型均陶瓶由古陶丰均陶艺术研究所所长吴选民设计创意和参与制作,历经5个多月烧制成功。硕大瓶身用大拇指堆花技法,画面有主体“凤凰”,在红、黄、绿三色“牡丹”花丛中兀立,接受形态矫健的“百鸟”朝拜,瓶颈堆贴有“太阳”和“祥云”,施以均陶金黄釉,整体画面布局精当,形象生动,色彩明快,展示了自然界和谐共生的主题和巨型瓶的恢弘气势。据了解,这件创目前国内陶瓷花瓶之最的作品,在博览会闭幕后,将赠送展馆作永久性陈设。(崔听槐文/摄)

均花璀璨   华彩流芳

——潘氏姐弟与“古南街艺术馆”

崔听槐

 

坐落在丁蜀镇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的“古南街艺术馆”,为两年前江苏中超集团副总顾伟南先生所创办。馆内藏品之富、格调之高,在民间兴建的艺术馆中并不多见。

人间四月天,赏陶正当时。近日,应顾伟南先生之邀来到展馆,近千平方米的展厅,高大轩敞,展陈的当代名人名作,让人置身于文化与艺术交响氛围。这里,有知名书画家、原宜兴市政协副主席张志安先生生前的书画近百幅;徐秀棠大师和省陶艺名人徐青叔侄的数十件紫砂雕塑类精品;宜兴籍艺术家、现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徐飞开宗立派的百余件“釉画”陶瓷挂盘。更引人注目的一大批瑰丽多姿,华彩流芳的均陶堆花作品,更展示了当代均陶绝技的指上功夫和迷人魅力。如体量大的缸、钵、瓶、画筒、陶台以及小一点的盆、盘类等堆花精品,占有很大的展陈面积,在展厅中分外醒目。难怪进入展厅后,不由得首先被堆花作品所吸引。其中有鲍志强大师于1997年香港回归时书写的“龙腾”中堂、李守才大师按书体堆贴的一套“蟠龙陶台”,两位大师合作,形意交融,寓意深邃,堪称珠联璧合。顾伟南先生说,除李大师作品外,展陈的百余件堆花作品中,主要是收藏当代名师潘友芳、潘洪均姐弟的作品。近30年中,收藏友芳作品近百件,洪均的更多一些,有一百余件。正因为有潘氏姐弟的这批作品支撑,古南街艺术馆才得以顺利开馆。

初识顾伟南先生,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他还是20多岁的年轻人,供职丁蜀工商银行,交往中,得知他喜欢收藏名师的堆花作品,既可赠友,更可收藏。1991416日上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来陶都视察,在均陶工艺厂观赏了潘友芳现场堆花表演,对这一绝技给予了高度评价,宜兴的报刊、电视台都作了报道,潘友芳的名气为大家所熟知。后来,伟南约我同去友芳家,定购她的作品,因我家与友芳家仅一路之隔,可称比邻,十分方便,这就是他收藏潘友芳堆花作品的开始。之后,由友芳再熟悉她胞弟洪均,从而建立起藏家与艺者的互信,也为“古南街艺术馆”的创办,奠定了扎实的根基。至于艺术馆冠以古南街之名,伟南说,蜀山古南街是我的出生地,这里既是紫砂的根脉,也是陶艺和人文的渊薮,用作馆名,应该比较贴近。

始于明,盛于清、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传统堆花工艺装饰从历史的光影中一路走来,成就了今天堆花艺术的荣耀,宜兴均陶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有序,名人辈出,潘氏姐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传人中的佼佼者。

潘友芳1945年出生于堆花艺术世家,今已年逾古稀,现今仍然活跃在堆花艺坛。她说,孩提时12岁就在父亲潘三大身边学习堆花,当时只想学好一门手艺,将来有份工作,1958年进化工陶瓷二厂(均陶工艺厂前身),正式成为父亲的徒弟,那时,她已学会了大宗品种龙缸的堆花手艺,之后,靠自己的勤奋与天赋,技艺与时俱进,画面构图、布局用泥,无不精妙毕肖。胞弟洪均比姐小两岁,1964年师从父亲习艺,后又经老一辈堆花大家杨耀生、鲍山源亲授,设计理念和堆花技法日臻成熟,继而他从传统的局部装饰逐渐向整体满花装饰拓展。“古南街艺术馆”中,潘氏姐弟善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的艺术精华,以高超的技艺,精美的构图,赋予作品新的审美情趣和时代风貌,玄化为生命共感的堆花语言。如不同形制的金鱼缸、书画筒、明革盆、笔筒、钵、盘、陶台等品种,随形赋意,以形定饰,举凡飞禽走兽,奇花瑶草,龙凤呈祥,田园风光,古今人物,吉祥图纹等题材,通过“开光”或“满花”布局,或细腻写真,或抽象写意,让观赏者品味作品的灵动和神韵,这也许就是堆花艺术的迷人魅力。姐弟俩以执着坚守的匠心和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诠释当今老一辈艺人用作品展示均陶堆花艺术的真谛,为后学传承技艺提供借鉴。

60余年的从艺生涯,潘友芳的堆花精品迭出,并在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等重大赛事中,荣获各类奖项,作品被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以及多家艺术团体收藏。她现为江苏省陶艺大师、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曾被轻工业部授予“工艺美术突出贡献”荣誉称号。潘洪均也被评为江苏省陶艺名人、宜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些荣耀,无疑是对古稀之年老艺术家的肯定和勉励。

收藏是一门学问,创办艺术馆则是胆识和远见。顾伟南先生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他现还担任无锡市经济学会文化分会会长、宜兴市政协常委、宜兴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古南街艺术馆”的开放,为当代宜兴陶瓷的传承和发展、陶瓷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增添了别具风韵的窗口。

均陶堆花:在历久弥新中与时俱进

崔听槐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均临天下·谈传光珍藏明清宜兴均陶展”后续的研讨会。之前参观展览后,笔者撰写的《葛保林的八方堆花缸》一文,已在320日《宜兴日报》收藏版发表,限于报纸版面的适用性,对均陶堆花风格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所述不多,现就本人一些观点和想法在此作一补述,以供参考。

    一、民间收藏的重要意义

    均陶是宜兴陶艺门类中的“五朵金花”之一。与紫砂一样,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辉煌于当今。尤其是自明以降,其堆花装饰工艺的出现,与均釉珠联璧合,熠熠生辉,显示了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到民国期间的数百年,代表不同历史阶段的均釉和堆花作品,深受海内外市场的欢迎。今天,宜兴均陶的民间收藏热方兴未艾,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氛围,如“均临天下”展的收藏家谈伟光先生,以及焦建洪先生,顾伟南先生,已故中国陶艺大师徐达明先生先等有识之士,收藏的均陶历史作品十分丰富,许多填补了专业博物馆的空白,表明民间收藏为深入研究探讨宜兴均陶、特别是堆花技艺的发展轨迹,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实物佐证。这就是民间收藏的重要意义。

二、均陶堆花风格的时代演进

陶艺当随时代。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均陶的喜爱必然受社会发展、审美情趣、世俗风尚的演变而发生变化,这是陶瓷艺术发展和繁荣的客观规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传承和创新,不断赋予作品新的面貌和美学元素。

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17271814年)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名句,泛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名人辈出;衍生到宜兴堆花艺术的传承发展,同样可用“均‘花’代有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物以器传,人以艺彰。从“谈伟光·均临天下”展品中,明代与清代乃至民国期间的一批经典堆花传器,许多未有作者印款,但时代特征和风格较易辨识,以体量大的缸类、盆类堆花作品为例,明代作品堆花画面构图简洁,花鸟、人物、走兽、山水、花卉等布局疏朗,仅为形似,纹饰单纯粗放,釉面呈酱黄色居多,釉色与画面反差不大,深沉有余,淡雅不足。至清代晚期,贴花风格已向满花转换,艺人注重在画面主体上下工夫,并开始启用坯件制作者和贴花艺人姓名,作品既有中国画中的写意风格,也不乏局部图象的的工笔画手法,选用金黄釉烘托景物,淡雅中达到情景交融,形神毕肖。这与中国家具的发展有相似点,即明式家具结构单纯简练,清代逐渐向华美繁琐发展一样,时代特征显而易见。而今首次见到葛保林的八方堆花缸,八面“开光”画面可谓信手拈来,一气呵成,说明其国画指上功底深厚,不用草图就堆贴得如此令人赏心悦目,不愧是清末民国年间宜兴贴花第一高手。说到葛保林的技艺传承,这里不能不提到葛氏高足杨耀生(19102007年),他16岁由族人介绍从武进湟里来丁山窑场,拜葛保林为师,学艺灵犀自通,技艺精进,有出蓝之誉。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大窑户葛德和出口日本、印尼、新加坡等地的缸、坛、盆上的贴花,大多出自杨氏贴花之手,故民间有“前有葛保林,后有杨耀生”之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在宜兴大新陶瓷厂多次被评为宜兴县级先进生产者,被业界公认为“贴花状元”。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的一件容量500公升的荷花缸,整体施以金黄釉,为杨氏197666岁高龄时所贴的代表作。其布局精当,飞禽走兽、奇花瑶草等无不灵动多姿,发人美感。记得在九十年代中期,笔者应《宜兴日报》“陶都风情”栏目约稿,采访过当时任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时顺华,他对师傅杨耀生的经历和印象很深,杨曾对他说,贴“龙缸”要掌握“牛头鹿角蛇身体,鸡爪鱼鳞虾眼睛”的形象要诀。“龙”就会生动传神等等,后写成《贴花状元杨耀生》一文在《宜兴报》刊出。意在见证均陶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前辈大家,离不开今天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放眼今天的宜兴均陶,传承有序,后继有人,在继承传统中致力创新,作品美轮美奂,屡获奖项,宜兴均陶制作技艺于2014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三、关于藏品断代等问题的商榷

均陶历史作品断代问题:明代至清中期作品不用作者印章,只能根据作品风格特征确定年代,时间跨度有时在一二百年间,这是可以理解的。这次展示葛保林的八方堆花缸,作品断为清代,即辛亥革命1911年之前,葛保林生于1889年,与紫砂七老任淦庭同年出生,那时学徒谋生通常不满十八岁(如任淦庭十六岁、杨耀生十六岁),三年学徒生涯再出道就近二十岁,国家正处于辛亥革命前夕大变革时期,窑场并不景气。葛保林在清末的贴花作品是否进入葛德和商号外销,现有文字资料无此说法,只记载其为民国年间宜兴贴花艺人第一高手。据此,他声名鹊起,技艺达到高峰应在民国年间。再从八方堆花缸的构图和手法分析,堆贴技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没有多年的工夫,显然出不了这样的作品,综合研判,这件作品定“民国”较为恰当。

品名问题:展品中有件《狮首堆花金鱼缸》,造型极像过去窑场的放长缸,为大户人家用作存水缸,金鱼缸通常敞口、较矮,便于观赏金鱼和换水方便。品名起得并不确切。以上仅为一家之言,祈望方家指正。

 

                                       201946

欧盟对华陶瓷餐具和厨具进行反规避立案调查

 

      2019322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餐具和厨具进行自主反规避立案调查:委员会有充分证据证明原产于中国的涉案产品通过重组销售模式和改变销售渠道以规避对华陶瓷餐具和厨具的现行反倾销措施。涉案产品的编码为ex 69111000ex 69120021ex 69120023ex 69120025ex 69120029,欧盟TARIC编码为6911 10 00 906912 00 21 116912 00 21 916912 00 23 106912 00 25 106912 00 29 10

      2012216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陶瓷餐具和厨具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20121115日,欧盟对华涉案产品作出反倾销初裁。2013515日,欧盟对该案作出反倾销终裁并开始正式对华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信息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前墅龙窑的春天

朱耀华

 

相传古时候的太湖里,有一条浑身墨黑的乌龙,长大以后,玉帝召它到天上去专管耕云播雨的事。但有一个地方玉皇大帝不准它去施云降雨,这就是太湖西面的丁山、蜀山一带。因为这方的老百姓不敬天帝,所以玉帝要惩罚他们。长年累月,这里的田地旱得都裂了大缝,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死的死,逃的逃,景况十分凄凉。乌龙不忍心,便吸足太湖水,喷到了丁山、蜀山。玉帝得知大怒,立刻派了天兵天将去捉拿乌龙。乌龙终因寡不敌众,最后被众枪戳得遍体鳞伤,从天上摔到地上,头朝下,尾朝上,恰好跌落在一座小山坡上。当地的百姓感激又悲痛,便自发挑土,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