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陶都通讯》2009第十一期


2010-02-01  

中国陶都陶瓷城迎来周年庆典

陶艺大师艺术馆、玉文化展厅开馆,

五星级陶城大酒店隆重奠基

由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中国陶都陶瓷城主办,宜兴市人民政府、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支持,江西、浙江、福建、河南、湖南、广东、河北、陕西、江苏等陶瓷产区、福鼎轩珠宝玉器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陶都陶瓷城周年庆典暨“陶艺大师艺术馆”、“玉文化展厅”开馆,五星级陶城大酒店奠基仪式,于11月26日在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广场隆重举行。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何天雄、副理事长傅维杰;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玉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振、副会长刘继庭;宜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中苏;市政协主席李志浩;市委副书记邵亚群;市委常委、丁蜀镇党委书记梅中华、市人大副主任王敖盘、丁蜀镇镇长陈雪峰;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中国陶都陶瓷城董事长、总经理石国松;全国各陶瓷产区的领导和会长;全国陶瓷产区的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宜兴市有关部委办局领导及各乡镇园区党委书记和镇长等1000余人出席了庆典活动。

中国陶协副理事长、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主持庆典仪式。

宜兴市委副书记邵亚群致欢迎辞。陶瓷城董事长、总经理石国松介绍陶瓷城筹备和一年来的运行情况。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何天雄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王中苏代表中共宜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陶瓷城周年庆典以及陶艺大师艺术馆、玉文化展厅开馆和陶城大酒店奠基开工表示热烈祝贺,对宜兴陶瓷、陶文化的发展、陶瓷城的建设作了高度评价。他衷心希望陶瓷城以周年庆典为契机,坚持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水平经营,努力将陶瓷城打造成为陶艺精品的会展殿堂、陶瓷信息的发布枢纽、陶瓷艺术的交流中心。

会上,陶艺国际博览中心聘请了中国陶协、各产区19位领导为高级顾问,宜兴和各产区的陶艺大师代表为庆典活动剪彩。同时陶瓷城把征集国内一百多位大师的作品汇编成《国陶珍集》图册首发。

中国陶都陶瓷城坐落在陶都宜兴的陶业重镇丁蜀镇。城内艺苑店铺鳞次栉比,名陶名瓷各领风骚。尤以坐落在城中、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陶瓷艺术博览中心,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凸现陶文化的特色、亮点与看点,这里汇集了产于宜兴的紫砂陶、日用陶、工艺美术陶、园林盆艺陶、同时汇聚了全国各产区的名窑名陶名瓷和名人名作。该中心共分三层,第一层为集全国各陶瓷产区特色风貌的陶瓷产品经销区,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湖南醴陵、河北邯郸、唐山、山东淄博、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河南禹州、江苏宜兴、高淳等著名陶瓷产区已入驻经营。第二层为旅游商品和玉文化展销区,有云南大益集团开设的中国茶城、中国玉文化委员会开设的第二展厅。荟萃了全国名特优茶和玉器、翡翠、奇石、书画、青铜器、刺绣及古典家居等。第三层为陶艺大师艺术馆,分设国瓷、紫砂、青瓷、雕塑、日用陶瓷、国际陶艺、国松艺术等8个艺术展馆。

一年来,陶瓷城先后接待了国家领导人和兄弟产区及周边县市的党政代表团来此考察交流,成功举办了全国陶瓷花盆创新评比与当代名人名作展,迎国庆60名壶展、中国紫砂原创专利作品展、中国壶迷论坛成立五周年暨会员藏品展、成立了陶都陶瓷城同业商会等重大活动,彰显了他的功能和活力。

目前,中国陶都陶瓷城已是宜兴市委、市政府为弘扬陶瓷文化、发展陶瓷产业而培育的重点项目,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性陶瓷商贸旅游文化城。并被评为中国陶都新十景之一“陶艺博览”。(本报记者)

 

第二届中国陶艺大师明年评选

11月26日下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宜兴召开“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办法座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领导何天雄、傅维杰、浦永祥、张彩华和山东陶协理事长韩克新、河南陶玻协会理事长王爱纯、湖南陶协会长许君奇、广东陶协副会长陈环、景德镇陶协余仰贤、浙江龙泉陶协会长徐定昌、福建德化黄发建、江苏陶协副会长、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等出席了座谈会。

中国陶协理事长何天雄主持了本次座谈活动,傅维杰副理事长就“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方案”作了说明,并征求来自部分陶瓷产区与会领导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陶协曾于2003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活动,共评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35名(宜兴有4位紫砂艺术家名列其中),在业内及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得到普遍好评。近年来,行业内强烈呼吁尽快评选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为此,中国陶协慎重研究并请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决定明年开展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工作。座谈会上商议了评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组织机构、申报范围、评审程序等有关事项,并确定“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以后每三年举办一次。(陶萱)

 

《国陶珍集》序言

史俊棠

中国陶都陶瓷城,座落在陶都宜兴的陶业重镇丁蜀镇。这里,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苏浙皖三省要冲,宁杭高建、宁杭城际高铁枢纽。东临太湖碧波万顷,西揽洞天以逾胜境,寄意竹海而引清幽,休闲冶情皆得自然,旅游商贸融于一体。漫步城内,艺苑店铺鳞次栉比,名陶名瓷各领风骚。诚谓:“陶人与土配成双,汇成陶海叹汪洋。”

中国陶都陶瓷城,以陶文化为特色,不仅汇集了产于陶都宜兴的紫砂陶、日用陶、工艺美术陶、园林盆艺陶,还汇聚了全国各产区的名窑名陶名瓷,名人名作名品,是一个规模大、水平高,且前景广阔的综合性陶瓷商贸文化旅游城。中国陶瓷城已是初具影响的大型专业市场,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三级政府的“十一五”重点工程,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江苏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中国陶都新十景之一。

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登记、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座落在陶瓷城中,显得尤为雄伟壮观。一楼大厅集中展示能反映全国各陶瓷产区特色风貌的陶瓷品种;二楼大厅为笑迎八方宾客的旅游商品和玉文化展示厅;三楼7000平方米的大厅则分设国瓷、紫砂、青瓷、雕塑、日用陶瓷、国际陶艺、国松艺术、多功能展厅等九个馆。

值此中国陶都陶瓷城周年庆典之际,八个陶瓷艺术馆一同开馆,可喜可贺。这些馆藏作品,出自全国名陶瓷产区的陶艺大师之手,真可谓国陶集珍。她安家长三角,面向全世界,尤其吸引着沪、宁、杭、苏、锡、常、镇、扬的陶艺爱好者和陶艺寻梦者,实为华夏陶艺之百年盛举。如此手笔,源于陶瓷城董事长石国松之远见卓识。这些年来,他所建的九大市场中,陶瓷城是他的最爱。面对九个馆展出的大师作品,他说,这些仅仅是一部分,要继续在陶海集珍、不断充实,要长期向公众展出,并永久收藏。这个平台,将服务于全国陶瓷产区,服务于全国陶艺大师。

这本作品集就是他说的一部分,而汇编成册,也已蔚为可观。

感谢提供如此精美作品的陶艺大师,感谢各陶瓷产区的大力配合,感谢中国陶都陶瓷城,让我这个吃了几十年陶瓷饭的人,再次深感华夏陶艺之博大精深。


徐秀棠大师纵论“紫砂与紫砂欣赏”

11月12日下午,宜兴日报组织的“文化系列讲座”首次开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围绕“紫砂与紫砂欣赏”这一主题,用朴素的语言,娓娓道来,丰富的紫砂知识和许多新颖的观点,令本报全体编辑记者、部分通讯员和宜兴网网友大开眼界。

徐秀棠出身于陶艺世家,潜心紫砂陶艺50余年,既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又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对宜兴紫砂有着独到见解。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徐秀棠结合从艺经验,深入浅出地对紫砂历史、紫砂原料、制作技艺、如何正确认识紫砂艺术品的价值等话题,一一作了深刻阐述。

讲座期间,徐秀棠还欣然与听众进行互动,对目前紫砂业的职称评定、代工、如何更好推动紫砂产业发展等大家关心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徐秀棠认为,紫砂制作要创新,要不断吸取其他艺术的优点,但更要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保持其最本真的东西,如茶壶与书画不能仅仅做到两者“结合”,而要做到相互“融合”。紫砂工艺中“打身筒”、“覆脂泥”等制作技艺,在世界陶艺界都是独一无二的“绝活”,我们一定不能把这些本真的东西给弄丢了,这直接影响到紫砂产业的长远发展。

据了解,由《宜兴日报》社组织的“文化系列讲座”,将经常邀请相关学者和专业人士作讲座。(宜报)

 

关于举办宜兴市女陶艺家创新作品展评活动的通知

为庆祝2010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全面展示我市广大女陶艺家在传承陶瓷技艺、弘扬陶瓷文化、发展陶瓷经济中的独特风采,充分展现女陶艺家陶艺创新成果,经研究,决定由宜兴市妇女联合会、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共同主办宜兴市女陶艺家陶艺创新作品展评活动,并由丁蜀镇妇女联合会、中国陶都陶瓷城协办,以此进一步增强广大女陶艺工作者们的创新意识和争先意识,为宜兴陶瓷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新的力量。具体事项如下:

一、报名方法:

1、报名时间: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

2、报名地点:参评作品作者请到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领取报名表填写,或至宜兴市妇女网(www.yxwomen.com)文件库下载报名表,填写后邮寄至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

3、参加对象:所有女性陶艺工作者均可报名参加

4、送展作品范围:涵盖紫砂、均陶、青瓷、美彩陶、精陶各大门类的传统作品与现代陶艺、创新作品。

二、评比办法:

1、评比时间:2010年3月1日左右,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奖项设计:分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同时增设特别荣誉奖。

3、评审委员会:由资深陶艺专家组成

4、评比原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三、表彰奖励:

1、召开表彰大会,颁发证书和奖品。

2、编印《庆百年三八 展巾帼风采——宜兴市女陶艺家创新作品集》

3、举办参选作品展览会

 

                            宜兴市妇女联合会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

                             2009年11月25日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生态环境

湖㳇镇琉璃瓦企业年内全部关停

镇积极贯彻执行市政府关于阳羡生态旅游区琉璃瓦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全镇24家琉璃瓦企业,目前已关停10家,其余将在11月底全部停产,12月31日前关闭到位。

湖镇是我市琉璃瓦生产的重点区域之一,一度时期“烟囱林立,浓烟滚滚”,不仅耗费了大量陶土资源,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为加快实施阳羡生态旅游区规划,切实提升阳羡生态景区环境质量,该镇认真落实市政府“旅游振兴”战略,积极引导琉璃瓦生产企业转型升级。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该镇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琉璃瓦关停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咬定目标,全力推进。镇成立琉璃瓦生产企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并分设若干工作指导小组具体负责。相关村作为此次专项整治的责任主体,也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村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利用会议动员、走访座谈、新闻媒体和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气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化企业主,转变老观念。

政策扶持,推动得力。该镇对自觉按时序规定关停到位的琉璃瓦企业和所在村,坚持从政策上予以倾斜,从经济上予以奖励。以推板窑孔数为基准,每孔15万元,隧道窑按12孔计算,对2005年参加煤改气的企业追加奖励,推板窑企业每家2万元,隧道窑企业每家8万元。关停企业实施就地转产或招商引资新上非化工、非窑炉项目的,享受市重点项目优惠政策,行政性收费先缓后奖,综合规费和税费的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先征后奖。鼓励规模企业收购兼并琉璃瓦生产企业,成功收购1家奖励所在村1万元,收购兼并新上项目享受转产项目同样政策。充分调动相关村的工作积极性,11月30前每提前关停1家,奖励所在村1万元;按计划全面完成任务的村,企业上交村的土地使用费和新上项目投产后优惠政策期外的综合规费,在一定年限内按一定比例予以补贴。

综合执法,形成合力。相关单位和村按照镇统一部署,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迅速组织实施。镇环保、安监、城监、综管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积极主动配合市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围绕关停目标,增加检查频次,加大执法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超载运输、占道经营、偷税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公安部门对寻衅滋事及抗拒执法的行为依法予以严肃处理。从而,有效保障了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据《宜兴日报》)

 

匡亚明为宜兴精陶题词

1985年12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年近八旬的匡亚明同志身著毛领大衣,精神矍铄地来到了宜兴精陶厂参观,这是他第一次来,我与徐安碧陪同他上了陈列室二楼展厅。

展品柜中的一件件晶莹夺目、色彩绚丽的精陶餐、茶具、象形焖罐、花瓶、挂盘等品种,吸引了匡老的目光。他看得仔细,还不时地提一些问题。我与安碧向他介绍了精陶厂的历史、主要生产品种、国内外销售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等情况,他听了不住地称好。匡老说:“宜兴是我很熟悉的地方,过去的印象是缸、坛、盆、罐等粗货,也有小巧精致的紫砂壶。想不到现在精陶如此亮眼,还能出口换外汇。这是陶都的光荣。”在休息室时,我们将事前准备的笔墨纸砚,请匡老题词,他欣然应允,边思索边挥毫,一丝不苟地在宣纸上题写了“宜兴精陶,华夏光荣”、“奋进”、“勇于创新,不断提高”三个竖幅,落款并盖上个人印章(见右图)。匡老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对精陶作了较高的评价和殷切期望。临别时,匡老说,今后还会来这里看看。但直至他逝世,再没有来过精陶厂,唯一的回忆,恐怕长留在了这三幅题词上了。

匡亚明(1906.3~1996.12),江苏丹阳人,是我国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1927年11月以江苏团省委特派员名义来宜兴,与段炎华、万益、史砚芬、宗益寿组成“五人暴动行动委员会”,一起领导宜兴秋收起义,1987年12月份出版的《宜兴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有匡老写的回忆文章。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华东政治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职。1955年至1963年任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吉林大学)常务书记兼校长。1963年起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文革”中备受迫害,1978年复出,担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1982年起为南京大学名誉校长。1991年被任命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他曾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对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重要贡献,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是吉林大学的重要奠基人,并曾两度出任南京大学校长,期间冲破旧束缚,延揽名师,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代表性人物,其主要著作有《孔子评传》、《求索集》、《匡亚明教育文选》;晚年还主持编写《中国思想家评传》。(崔听槐)

李昌鸿、沈蘧华紫砂艺术馆

李昌鸿、沈蘧华紫砂艺术馆、作品展示馆于10月28日在宜兴西氿之滨的长三角金属物流园隆重开幕,同时举行了《紫田耕陶人》、《紫砂文史珍集》两书的首发。馆内由两位大师遴选数十年间与国内著名书画家启功、朱屺瞻、黄永玉、程十发等合作的紫砂壶精品20件,展示了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精湛的制作技法,弘扬了紫砂文化。(听槐摄)

 

流转秋冬的心情

王霖

从单位出来,较早的那场大雪已渐渐收起强劲势头转而成丝丝棉绵的冷清碎雨,淅淅沥沥中行人依稀来去,呼出的热气遇着冷空气骤然凝成晕白的水雾,眼镜模糊一片,于是回家的路上,总提醒自己“悠着点”。

一个礼拜前,立冬后的第一场雨羞羞涩涩地降至我们这个苏南小镇,一季的干燥与凡尘顿时被她洗礼的“露似珍珠月似弓”。烟雨池沼中,涓涓清泉,锦鲤畅游,泛泛涟漪里似能从雨水嘈杂间听得一方天籁般的悠扬笛声。风吹过,小池边犹然碧绿的垂柳倒影水中,魅影幢幢,似真似幻间如同一幅烟笼寒雨图,在梦里的江南一如丁香般的姑娘,撑着洋纸伞在小镇的青石板上走过,无怪乎历朝历代忆江南了。春的柔美,秋的寒清,惹得才子佳人们频频借笔赞江南。不想这江南秋雨图几乎挂了一礼拜之久,估计再有清闲雅致之人也会被这絮絮叨叨的雨水落得愁肠百结吧。爱江南的雨,你爱它的清雅,也请爱它的绵长吧。

一个礼拜的烟雨,随之就是气温猛降,寒冬腊月才光临南国的雪,阳历十一月中旬就来了,真是“赶了个早”。前段时间还颇感尴尬的温度现在倒是能爽快的套上棉袄羽绒服了,一派年末过冬御寒的厚实行装似乎在高喊着“09年的冬天正式登场啦”。小镇的冬天很少以下雪作为开场,往往是在年轻人还搭配着艳丽的毛衣短裙时,它已悄无声息地随着日历上的日子规规矩矩的来了,从不迟到,也不早退。中国的历年法从夏商开始就延传至今,这同样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后人习之从之也甚乐之。清早出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随风舞动的鹅毛大雪,顺着风的方向,自由的飞向青砖灰瓦的旧式屋顶,也落到一楼院子里的枸杞枝条上,白里透着几点红,堆叠成球后,红艳艳的果子成了淡淡的粉色,像孩子粉扑扑的小脸,让人禁不住想掐一下那团粉嫩。路上的雪花也飞腾的欢快,忽而飞进渐渐喧嚣的国道里,忽而又飞入了赶着上学去的孩子们手心里,雀跃不止。江南的雪脱胎于雨的柔美恬静,不如北方的凛冽壮丽,却也把小镇的冬天装扮的端庄秀气,别是一番胜景!

然而小镇历来素雅,除去江南特有的美,还因其蜚声国内外的陶艺,其中尤以紫砂壶的工艺精妙超绝,其艺术集真、善、美于一体,得天独厚的泥质炼取于大自然的馈赠,泥的淳朴敦厚,把自然的旷达意境传递给制壶赏壶之人。让人在惊叹壶艺玄妙的同时,也想在这入冬后的第一场雨雪中,沏一壶好茶,品一口香茗,对着如画的江南风景,坐看秋去冬来,任一番心情在茶与壶的流转氤氲中,来去自如。


省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专委会

23届学术交流会在宜兴举行

由江苏省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锡阳研磨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工业陶瓷商会协办的23届学术交流会暨中国陶都――第四届工业陶瓷发展论坛,11月7日在宜兴大酒店隆重举行。宜兴市政协主席李志浩、副主席赵菊明;省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范福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钱金媛、黄文新、杨建、施正雄;省工商联工业陶瓷商会会长、江苏锡阳研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锡春;本省众多的企业家和学者;来自北京工业信息12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外省市以及南京工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等共180多人参加了学术交流。

宜兴市政协主席李志浩代表宜兴企业界、经济界、科技界、陶瓷界对省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专委会重要会议在宜兴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的学者、教授和企业家参加这次学术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对支持关心宜兴发展的各个方面的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向大家介绍了宜兴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主要情况,目前已形成了线缆、环保、工业陶瓷三大支柱产业,尤其是拥有工程、工业陶瓷企业200多家,占到宜兴陶瓷总量的半壁江山,这次学术交流会上,请求各位专家教授对宜兴经济社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今后多来宜兴看看,做好朋友,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互相促进。

范福康教授在致欢迎辞中对会议的召开和专家、企业家与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特种陶瓷包括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生物陶瓷等门类,在高新技术领域有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优良性能,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关注的行业。宜兴是中国陶都,誉满全球,通过本次学术交流和发展论坛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宜兴特种陶瓷做大做强,促进产、学、研进一步结合和企业的发展,为特种陶瓷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当天,范福康教授的《特种陶瓷领域中某些新材料技术、研发热点初探》以及《介孔二氧化硅基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真空电子器件用AL-2O3陶瓷的进展》等38篇论文在会上作了交流。(崔听槐)


省耐材专委会学术交流会在宜召开

江苏省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于10月27日在江苏宜兴召开。这是耐火材料专业委员会自2008年10月挂靠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学术交流会。

会议共有34个单位52名代表参加。江苏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邱永斌在会上致辞,丁蜀镇副镇长王法林到会并在会上讲了话。会议还特邀河南科技大学高温材料研究院院长周宁生作了题为“耐火材料行业动态管窥”及“高性能隔热浇注料的理论和实践”的专题报告。他刚结束“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一下飞机就直接来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带来了国外耐火材料行业的最新消息,把“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的主要内容也在会上作了介绍,使参会代表大开眼界。会上还有10篇论文进行了交流。

江苏省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有:国家轻工业陶瓷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宜兴站(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内),挂靠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副主任委员单位有五个,分别为:无锡市南方耐材有限公司、宜兴市宝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宜兴市新利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苏嘉新材料有限公司、东台市港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国家轻工业陶瓷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宜兴站站长、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锡林任专委会主任,国家轻工业陶瓷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宜兴站常务副站长徐玉杨任专委会秘书长。(王苏新)


首家“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在丁蜀镇组建

最近,宜兴市工商局局长唐国标将全省第一张“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的执照,送到丁蜀镇西望村党支部书记沈勇骏及“范家壶庄”总经理范伟群的手里。至此,西望村众多农民紫砂艺人的多年梦想变成了事实。

西望村位于丁蜀镇蜀山东麓,其紫砂陶作坊,始于明盛于清,涌现了范章恩、范鼎甫、范静安、范大生、范经甫、范占、范林源等名家,其中范鼎甫技艺出众,力作“一捧鹰”,在1935年伦敦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范大生师从范鼎甫,善制“合棱、鱼化龙”等壶,声誉卓著。

1988年,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在西望村建立分厂,组织个体作坊人员,集中生产紫砂茶具,销往国内外。2005年,范大生第三代传人范伟群,引进韩国资金,组建“范家壶庄陶瓷艺术品有限公司”。紫砂新秀范泽锋接手村办老企业“爱宜公司”后,积极开发新工艺、新产品,为紫砂这一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西望村依靠紫砂品牌,拓展了市场,增加了收入,提升了影响力,成为国内知名的紫砂专业村。目前,该村700多农户、2200多村民中有90%以上的成年人从事紫砂陶制作和经营,其中,初级技术职称的330多人,中、高级技艺人员10多人,技术力量日益雄厚,经营规模不断壮大,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

市工商局根据西望村的实际情况,积极地与省和国家工商部门汇报情况,终于成立了“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让西望村紫砂人抱成团,闯市场,圆梦在今朝。(本报记者)


陶魂古韵  紫玉流芳

――读《紫砂文史珍集》

昌鸿先生赠我一本由他儿子李群主编的《紫砂文史珍集》,读来感慨良多。我深深地领悟到宜兴紫砂所蕴含的厚重文脉和历史记忆。

这本“珍集”辑入了60余篇古文和诗词,虽然时间已经久远,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古人对宜兴紫砂壶的推崇和吟咏。从中我也读懂了宋、明、清时代那些嗜茶者爱壶的特殊意念,以及对紫砂壶所倾注的生命与灵魂交织的炽热情感。明代周高起就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清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言:“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友莫过于阳羡。”就连日本人三洲长恭也赞叹:“自泡茶之法兴,阳羡砂壶始名于天下。”

从紫砂壶的往世今身可以看出,它是中国陶文化和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并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紫砂壶古朴凝重,不媚不俗,融诗、书、画、形于一体,精妙绝伦,博得古今藏家的深爱笃好,是壶之“趣”。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家,诚待于茶客,谓茶之“道”。紫砂的风雅就在人、茶、器的和谐与交融之中,浸润着心灵之爱和文化之韵。书中的文章和诗词,有些已经在其他读本里见过、阅过,有的却是首次谋面。比如日本·奥玄宝著的《茗壶图录》,虽然以前也曾略知一二,而这次全文辑录,尤其是32把紫砂壶的图录简介,可以说是古老紫砂壶的生命延续,从中凸现它在历史生命、文化生命和紫砂艺术生命的有机统一,也可以看出宜兴紫砂文化生命的理论架构和艺术生命的精神价值及其作用。

我们非常敬佩紫砂艺术家,他们不仅壶做得好,连壶名起得也十分的雅,说明制壶人的精湛技艺和博学多才。以奥兰田“图录”中的壶名为例,什么“梁园遗志”、“萧山市隐”、“卧龙先生”、“凌波仙子”、“倾心佳侣”、“俪兰女史”、“帝乡仙奴”、“绣衣御史”……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在紫砂壶艺的承载中弘扬光大。“独乐园丁”壶取《洛阳名园记》故事:“司马温公在洛阳,自号迂叟,谓其园曰独乐园。”“一枝栖隐”壶是用《庄子》的语意:“鹪鹩巢于深林,可遇一枝。”“浴后妃子”壶以白居易《长恨歌》之诗意:“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采薇山樵”壶则是《史记·伯夷传》句:“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阅读此集可以温故而知新,拓展思路,在对紫砂文化底蕴的挖掘中,赋予新的思想内涵,开启新的篇章。

《紫砂文史珍集》的出版发行,将成为紫砂文化的一种历史教材,可以为紫砂艺术界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技艺人员打开了一扇知识窗口,从古人的字里行间看到紫砂艺术的博大精深,并且在承袭中担当起创新发展的使命精神和兼知兼行的实践精神。紫砂文化归根到底是历代工匠和文人雅士共同创造的财富。盛世紫砂必将绽放盛世风流。(尧基)

伊朗陶瓷工业全球排名第十

《伊朗经济报》报道,伊朗穷人基金会报告显示,随着伊朗最新几条陶瓷生产线的上马,伊朗陶瓷工业产能目前上升至全球第十位。

该报告指出,目前伊朗能够生产各种类型及最优质的陶瓷产品,具备了与国际产品竞争的能力。如果该发展趋势能得以延续,伊朗甚至可以对目前陶瓷产品最大的生产国――中国出口产品。

 

陶瓷裂缝修补胶泥研发成功

一种陶瓷修补剂已研发成功,开始投放市场。

陶瓷修补剂是以高分子共聚物位基本原料,掺加适量改性剂、无毒、不燃、无腐蚀性。这种修补胶泥对混凝土、砖、石、金属、硬塑料、玻璃、竹木有很强的粘结强度,它可以按照说明书要求,A、B料充分混合后直接塞入水泥板和混凝土的裂缝中,等1天干燥硬化后,立即发挥不漏效用,大大增加粘结强度、抗拉抗折强度,提高抗渗性能,不怕风雨、日晒。

陶瓷修补剂可用于瓷砖墙地面、陶瓷的修补、瓷器洁具修补、饰面、以及水泥、陶瓷浴池的封边,瓷砖水池修补、以及新旧混凝土的界面处理;也可以用于硬质材料文物修补、粘贴面砖、作彩色地坪、金属、木家具裂缝等。同时可以做模型雕塑和沙盘,尤其对餐馆用的大量破损瓷器有良好的修补作用。修补后,和周边的硬度相近。

该材料在粘结未干时,可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水清洗。材料在未混合前保存,应注意低温、防晒、封闭保存、防止气体挥发。保存期最好使用时间为3个月,一般性使用约8个月左右。

无粘土生产瓷砖技术在泉州欧米克诞生

我国首创建陶不用粘土生产600×600规格地砖技术取得成功。该项技术由泉州欧米克生态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裴新美教授共同开发,整个项目试验、产品生态在万兴(福建)建材有限公司进行。产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工艺要求,产品各项性能指标正在检测论证。此项技术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建陶原材料应用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据项目负责人泉州欧米克生态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金福介绍,代替传统粘土的原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以及一些辅助原材料。其原理是在坯体没有烘干之前使用一种固定剂让砖坯成型,成型之后到干燥是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网状结构来增加坯体的可塑性。一般情况下,生产地砖粘土用量都在25%-40%左右,而使用高分子聚合物只需千分之一,综合成本比原来用粘土降低了20%以上,烧成温度比原来至少降低了20度。

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叶少芬表示,泉州欧米克研发不用粘土生产瓷砖技术取得成功,不仅使建陶产品生产用料更加简单,还使生产过程节约了大量的热能和电能。万兴(福建)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燕辉分析认为,陶瓷生产不再用粘土,首先是保护了我国耕地,也解决了陶瓷原材料的短缺。其次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由于不用粘土使制浆更加容易,球磨时间缩短,节约大量电能;烧成温度降低又节省了燃料,节能降耗又保护环境。

在现场看到,相同规格用粘土与用高分子聚合物生产的两片砖,边长却相差100mm,瓷化度也不一样。在欧总的解析下才明白其中相差的原理,在相同温度下瓷化度越高,收缩率越大。


振叶以寻根   探矿而索源

——评《宜兴紫砂矿料》

邓 君曙

宜兴紫砂,享誉中外。其特殊的材质,朴雅的形制,精湛的工艺,深厚的人文气息,在世界陶瓷中独树一帜。

而堪称“五色土”的紫砂泥则来源于质坚如石的紫砂矿料。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可以和具有多种天然色泽、质性特殊、奇丽天成的宜兴紫砂矿料相媲美的矿藏。如果离开了这种得天独厚的矿料,也就无从谈起紫砂。由于矿区、矿层的不同,采掘的年代、方法不同,出土的矿体各有千秋,加上人为的选矿,不同方式的加工,紫砂泥在命名、分类上一直比较混乱。先人们对矿料的识别是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凭经验积累得出的感性认知,而后来有关地质勘查的研究也仅在化学分析上得出了有关矿料含量的一些数据,难以破解原矿复杂的自然物态之谜。

近年来,出版的众多紫砂书籍中,尽管都有矿料的提及,但在命名、分类、鉴别上还不尽统一,且未单独作为课题论述,篇幅分量不重。更多的紫砂读物只是谈工艺、说审美、论文化。即使是业内人士论及紫砂材质时也各执其辞,有时往往大相径庭,常常令一些紫砂藏家、鉴赏家和爱好者,真假难辨,一头雾水。而一些古陶器考古家仅凭碳十四测定,也仅仅只能确定年代,区分新旧而已,对紫砂原矿的识别和研究无助。

我们高兴地看到地质出版社出版的朱泽伟、沈亚琴所著的《宜兴紫砂矿料》一书,填补了这一冷门课题的空白。

该书是一本匠心独具,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简述了宜兴紫砂的起源与发展,但落脚点,仍在紫砂矿料上。点出了紫砂资源是一种非再生性稀有资源,并再次呼吁对矿料源头的保护和杜绝因粗制滥造带来的资源浪费现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篇中警句。

重点章节是三、四、五章。其中绘制了宜兴紫砂矿料相关矿区、矿井的分布图,将矿料分布、采掘的历史沿革和脉络作了清晰的图解剖析。

在矿料的种类这一章,作者客观地从约定俗成的传统分类:紫泥、绿泥、红泥三大类上延伸到由两种紫砂矿料融合共生的“团泥”,确定了四大类矿料分法的新概念。同时对紫砂矿料的定义从笼统的“甲泥”中分离出来,这是对1994年《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一书中,将陶土按其性质、性能、颜色、习惯分为白泥、甲泥、嫩泥三大类。甲泥又可细分为紫砂泥、绿泥、乌甲泥、红泥、小红泥等(见该志第一章、第二节、二、陶土 P17),在文字表述上将甲泥与紫砂泥混淆的一种纠正。在紫砂矿料的加工及应用一章中,作者还对近年来,在紫砂原料中添加着色氧化物问题作了点评,指出只要不添加国家对陶瓷餐具类中禁用的原料如氧化铅等,同时加入量符合科学配比,并严格控制制品的烧结程度,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

书中还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将原矿实物(标明有矿区、矿井)与烧制试片(标有筛目,烧成温度采用光学测温仪测定)进行对比。将底槽青、白麻子紫泥、红棕色紫泥、青灰泥、天青泥、绿泥、墨绿泥、红泥、朱泥、团泥(缎泥)以及与紫砂相关的矿料,如甲泥、石黄、石红、土骨等原料的天然形态特征,不同温度烧成后的色彩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六、七章则旁及窑炉种类和烧成工艺的调节控制,紫砂壶应用中的适茶性等话题,尤其是后者。作为常识性问题或许对一般爱壶者及大众都是有启发帮助的。

纵观全书,资料丰富,文笔通俗,可读性强,不失为一本颇有价值的紫砂矿料史兼具一定实用性的工具书。

据说两位作者是伉俪,名不见经传,也非科格出生的地矿专家,但他们在从事紫砂制作之余,利用已有的文献、实物资料并进行了广泛的收集、讨教、调查、考证并结合反复的试片对照试验,用2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独辟蹊径,敢于尝试和涉猎,对紫砂矿料进行追根索源,著述了此书,他们这种不带功利性的学术态度以及对紫砂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令人感佩。


紫砂是个缘

尧文

想不到台湾之行,在欣赏宝岛旖旎风光的同时,还能见识到什么叫紫砂壶收藏,以及数以千计紫砂藏品背后的那份潜心与执着。

7月13日,按行程安排,浏览了阿里山红桧森林的奇特和壮观之后,就去台南市。途中,同行的宜兴阳羡茗陶苑李爱林先生说,要去台南七股乡拜访一位宜兴紫砂壶的收藏家,看看他家的藏品及其规模。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这位台湾的著名收藏家就是黄正雄先生。他是宜兴紫砂界比较熟悉的老朋友,听说我们来台湾旅游,就盛情地邀请去他老家作客。

黄正雄先生是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立法院最高顾问、大叶大学董事长。由于紫砂的原故,常常往返于台湾与宜兴之间,参与紫砂文化艺术的交流活动。1997年,《汪寅仙紫砂作品集》出版,他题写“依仁游艺”四字,以表祝贺。今年6月,《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黄正雄先生闻讯,撰写了“发扬中华文化精粹,再创宜兴陶瓷光辉”的联句,祝艺术展圆满成功。

走进黄先生庭院的过道,就见到一只硕大的玉雕兔子。我暗自猜测,是否黄先生属兔?后来得知他确是属兔,今年71虚岁了。玉兔旁边有两只宜兴产的堆花大缸,养着不知名的水草,一只为明清期间的,一只是当代的,容量都在500公斤以上。好客的黄先生夫妇,为我们准备了上好的高山茶和台湾的糕点、蜜饯。紫砂壶斟出来的茶汤,绿中透黄的色泽和独具的幽香,让我感悟到:“茶,是为了友谊而存在世间的。最好的茶,则是为了知味的朋友。品茶又似乎是品味人生的真味。”

黄正雄先生带领我们去观赏他收藏的紫砂壶,住宅的二楼、三楼、四楼,或陈列,或储放着他的至爱,那就是来自宜兴的古今茗壶。他的藏品有六千件,令人叹为观止。藏品中有明清时期的老壶,也有当代紫砂名艺人,包括1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以及其他高工、名人的力作。如历史上的名品“传炉壶”就有六七十把,而且出自不同的壶艺家之手,可以见证传统经典作品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生命活力。

客厅的长桌上,有一把顾绍培制作的特大“高风亮节壶”尤为引人注目,因为壶身布满了锔钉。主人告诉我们,这把壶在1999年9月21日台湾大地震的灾难中也未能幸免,被震成几块碎片。这是大师的精品,又是黄先生心爱之物。他没有舍得将碎壶扔掉,而是请台湾的著名锔匠,用黄金制成的240多颗锔钉,将碎片重新锔成一把“高风亮节壶”,成为永恒的纪念。

爱壶者说,紫砂壶是通人性的。不管是“为品茗而赏壶”,还是“为赏壶而品茗”。紫砂是个缘,她是茶人、壶友交往联谊的纽带。黄正雄先生的紫砂壶收藏让我触摸到紫砂壶传递的挚爱深情。


壶迷相聚宜兴  藏品饱人眼福

11月14日至15日,“相聚陶都――中国壶迷论坛成立五周年庆典暨壶友藏品展”在中国陶都陶瓷城国际陶艺博览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和台湾、马来西亚等地的200多名壶迷相聚宜兴,展出他们悉心收藏的267件以紫砂壶为大宗的陶艺精品。壶迷们还在现场交流收藏经验,提升鉴赏能力。图为展出现场。(佳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