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陶都通讯》2010第八期


2010-08-27  

故宫、国博鉴定专家宜兴“鉴宝”

8月14日至15日,为期两天的“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鉴定专家走进紫砂名城陶都宜兴大型民间鉴宝活动”在丁蜀镇中国陶都陶瓷城博览中心“上演”,首都鉴宝专家首次亮相陶都宜兴吸引了为数不少的藏宝者携宝贝前往,如数家珍露家底。六朝的青瓷、晋代的青铜器、明代的字画、晚清的龙袍等应有尽有,给现场前来赏宝的观众开了眼界。

在鉴宝活动现场看到从首都远道而来的文物鉴定专家叶佩兰、张淑芬、蒋文光在一旁细心地与藏友对话,从藏品的年代,鉴定材质、收藏巧门、藏品基本知识结构专家一并给予了解答,并通过收藏知识讲座的形式使藏友心中的迷团越发清晰。鉴定专家组分别就古代字画、青铜器杂件、陶瓷藏品等门类展开鉴定,围观者络绎不绝给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近千名宜兴收藏爱好者携藏品而来一起“斗宝”

“近年来,收藏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吸引了众多普通百姓的参与。它作为普通百姓生活中滋生开来的文化盛事带动了一习人群玩宝、藏宝、淘宝,既丰富了精神文化又陶冶了情操,让市民更加重视享受文化生活,是一项收藏“历史文化”的精神生活追求,应该在城市生活中普及。”此次鉴宝活动的发起者、无锡弘德通宝艺术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海荣如是说。  (闵学平文/摄)

 

第九届全国陶评12月在佛山举办

宜兴陶艺界积极准备新作参评,江苏陶艺创新作品展评先期进行

从中国陶协获悉,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暨四年一届的“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将于12月16日至21日在广东佛山市举办。宜兴市陶协根据该届陶评要求,已在陶艺界作广泛发动,大力推出一批代表宜兴紫砂、均陶、青瓷、彩陶等新品、精品参评,彰显古陶都新风韵。现已商定,为配合第九届全国陶评,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已定于12月上旬举办全省所有陶艺工作者参加的“2010江苏陶艺设计创新作品展评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届时将由宜兴市陶协统一组织运送所有同时参加“2010江苏陶艺创新作品展”以及申报第九届全国陶评的作品前往广东佛山参展(活动内容与要求见2、4版)。

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活动,将汇聚全国10多个产区、陶瓷院校技艺人员上千件的创新作品参评,是中国陶瓷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评比活动。它对繁荣中国陶瓷艺术、推动产业发展、培养和造就陶瓷艺术与设计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宜兴曾在1994年、2006年先后举办过第五届、第八届全国陶评,并取得不俗成绩,获奖作品和获奖档次均位居全国产区前列。(崔听槐)

 

三位紫砂大师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8月初,从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获悉,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组织的“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2010)”评审已在北京揭晓。全国共有59名工艺美术工作者获此殊荣,陶都宜兴的徐秀棠、谭泉海、李昌鸿三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列其中。

徐秀棠1937年出生于蜀山紫砂世家,1954年师从著名陶刻名艺人任淦庭,真草隶篆无不临习。1958年被选送至轻工业部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民间雕塑研究班学习,后又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天津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先生工作室学习泥塑及彩绘。他文学素养和书画功底扎实,紫砂雕塑,作品既有写实的题材,又有“形而上”的哲理思考;既有完整的故事性,也有局部刻划的生动性。代表作有 “雪舟学画”、 “坐八怪”、“丙寅大吉”、“萧翼赚兰亭”、“饮中八仙”、“始陶异僧”和一幅大型“陶源图”紫砂壁画。同年又为东坡书院设计一尊2米多高的东坡先生立像。

他还与顾景舟合编《宜兴紫砂珍赏》,著有《中国紫砂》,主编《宜兴紫砂文化丛书》等。他是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委会主任。1993年中国轻工业部授予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谭泉海1939年出生于宜兴和桥镇。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任淦庭老艺人。他擅长书画与陶刻装饰,作品题材广泛,因材施艺,巧于用刀。举凡清刻、阳刻啄沙池、着色刻,或飘逸潇洒,或顿挫有致,书卷气浓郁,集中国传统文学、书画、金石于一体,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高雅的艺术欣赏品味。作品“鼻烟瓶”于1983年获轻工业部陶瓷评比一等奖;“百寿瓶”于1984年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方钟壶”于1988年由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陈设;“紫砂历史文化条屏”于1994年获第五届中国陶瓷展评比一等奖。他历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6年中国轻工业部授予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李昌鸿1937年生于宜兴丁蜀镇。1955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班,师从顾景舟习艺。其作品在造型和装饰上多有突破和创新。1984年与夫人沈蘧华合作设计、制作的“竹简茶具”,以秦、晋之书设计为壶,刻茶简秦书“擒庞涓片断”,作品在1984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1986年与徐秀棠合作的“丙寅大吉”获全国艺术陶瓷创作一等奖。“紫砂乳白釉”、“高八方壶”、“斗方壶”等一批作品分别在国内外大展中获金、银奖。他先后发表紫砂研究论文20多篇,与师傅顾景舟及徐秀棠一起编写《宜兴紫砂珍赏》,与他人合作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紫砂陶》和《紫砂陶标准》获轻工业部科技进步奖和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这三位大师在紫砂界可谓德高望重、桃李芬芳。他们把毕生精力投入紫砂艺术的传承、弘扬、创新和发展中。这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就是对他们卓越的艺术成就的肯定与褒奖。(陶讯)

  

上海东方明珠大师艺术馆开馆

紫砂泰斗蒋蓉及传人蒋艺华作品首次亮相

一代紫砂泰斗蒋蓉及传人蒋艺华紫砂艺术展暨大师“圆梦壶”典藏仪式于8月8日在上海东方明珠零米大厅“大师艺术馆”举行。这次展出是为配合中国举办奥运会2周年、上海世博开馆100天的吉庆日,也是大师首场展推出的宜兴紫砂为专场的经典展示。展期将于9月7日落幕,历时30天。

此次展出是由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有限公司、宜兴市陶协、上海瑞丰集团联合主办。展出的紫砂精品有蒋蓉生前的代表作牡丹壶、长寿碧桃壶、果品壶及封笔之作圆梦壶,以及其女儿、嫡传弟子、工艺美术师蒋艺华的百果壶、樱桃壶、枇杷壶、宝葫芦壶和其仿照母亲造型装饰的圆梦壶等共38件精品力作。展出期间,每天都有数千人到展馆欣赏大师及后人的紫砂陶艺风采。开馆当天,蒋艺华还将仿制母亲的圆梦壶,捐赠给上海东方明珠大师艺术馆作永久典藏。(崔听槐)

 

我市瓷件行业专项整治全面开展 

为扎实推进我市瓷件行业专项整治行动,8月5日、6日,市环保局组织全体环境监察人员在属地政府的配合下,分成11个小组,冒着高温酷暑对丁蜀镇所有瓷件行业企业、各类窑炉进行地毯式检查,一方面摸清基本底数,另一方面进行宣传协调,为下一步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增强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第一手资料。

 据悉,目前我市瓷件行业共有166家企业、梭式排蜡窑197座,主要集中在丁蜀镇。由于这类企业规模偏小,家庭作坊式居多,长期以来,其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难度相对较大。民生环保工作开始以来,该局已会同丁蜀镇多次深入企业有的放矢地进行调研,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并通过汇总、筛选、研究后,初步确定了改进工艺、技能升级,控制总量、合理布点,拆除窑炉、整治提升的基本原则与总体要求。

 这次检查中发现,大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落实各项环保制度,尤其是使用梭式窑排蜡的企业,能够正常运行废气治理设施,保证废气在排蜡过程中做到达标排放。但仍有部分企业不注意对废气治理设施的维护,导致在排蜡过程中废气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达不到预期的治理效果。对此,环境监察人员立即依法要求企业停止排蜡行为,待废气治理设施修复后,方可进行生产。与此同时,该局领导在检查过程中积极与企业主探讨排蜡新工艺,寻找更好的解决排蜡气味扰民问题的办法,并向企业主们宣传民生环保工作,得到了企业主们的积极响应。企业主一致表示,将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的民生环保专项行动,切实做好各项环保工作,确保民生环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瓷件行业是这次市民生环保工作的两个重点行业之一。笔者从环保部门得知,市环保局已对这个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制定了总体计划和目标要求。初步定于8月底前制定出整治方案,10月底选择试点,11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在报请市政府同意后于12月底前全面实施专项整治,确保在明年6月底前圆满完成。(宜报)

 

宜兴成立青少年陶文化教育基地

近日,在宜兴中国陶都陶瓷城内该市首家以青少年学生为群体,体验“非遗”文化的陶文化教育基地在有着7000年制陶历史的“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 宜兴市丁蜀镇落户。这个青少年陶文化教育基地是由该市教育局、关工委、团市委等联合为在校学生提供的一个以课外放松、调节心理状态为目的而开设的校外陶文化教育训练基地,每周都定期接待青少年学生进行陶文化创作。(闵学平)

 

曹婉芬紫砂专著——

《宜兴紫砂传统手工工艺技法》出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曹婉芬编著、广陵书社出版发行的《宜兴紫砂传统手工工艺技法》已经面世。这是由紫砂专业人士撰写的一部关于详尽介绍紫砂陶制作技法的知识读物和教科书,让紫砂业内人士和紫砂爱好者从中受到启示与教益。

曹婉芬生于1940年,1955年起先后师承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几位名师,经50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艺术研究,今天编写这部专著,既叙述了她的紫砂艺术人生,包括她的获奖作品和壶艺收藏,也重点讲解了宜兴传统手工工艺技法,具体有紫砂陶的制作工具、造型设计、制作技法和形体结构。全书用10多万字和450余幅图片,深入浅出地把她的技艺精髓贡献给紫砂事业。

该书的出版发行,是她在古稀之年献给紫砂事业的一份厚礼。正如史俊棠会长在序言中所说:“她以大师的风范身体力行,把对紫砂事业的挚爱,奉献给同样热爱紫砂的年轻一代。她的徒弟、学生很多,还包括她的子女和残疾青年。她所追求的就是让盛世紫砂感动世界,让紫砂技艺唱响中国。”(蒋尧基)

 

紫砂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省陶研所筹建

依据紫砂行业的整治和发展需求,近日宜兴市人民政府同意在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立项组建“技术研发、质量检测、信息和培训”为一体的紫砂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市政府下拨了首期专项建设经费。

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将利用综合优势集中科研力量突破紫砂原料和工艺技术等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提供从原料到成品全方位研究、质量检测和认证服务;培养更多专业的高素质紫砂从业人员,引导紫砂产业的走向正规化、高端化,促进宜兴紫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紫砂文化的发扬光大。主要是建立三个中心:

一是建立紫砂研发中心。研究黄龙山和周边矿区紫砂矿土的化学组成、矿物结构、工艺性能,从而对开采的所有原料通过分类使用的方式完全利用;研究周边紫砂泥适宜的科学调制方法,解决紫砂原料来源问题;研究紫砂泥料练制、烧成等关键工艺及其对紫砂产品微观结构的影响等理论问题,使紫砂产品符合吸水率、透气率、不渗漏的质量要求。

二是建立紫砂检测中心。对紫砂矿土原料进行抽测,分析其化学成分,判断其能否用于调制紫砂泥料。总结提供各矿区紫砂矿土性质报告,辅助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和丁蜀镇政府加强自身矿产开采管理;辅助市工商局加强自身泥料加工管理,对紫砂练泥企业出厂泥料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化学分析,重点检测重金属含量以及是否含有违规添加剂;检测紫砂产品铅、镉和其他重金属溶出量,鉴别其是否安全。同时检测产品吸水率和渗入性能,判断产品是否具有紫砂的独特功效,辨别真伪;检测中心在陶瓷城设立检测咨询窗口,提供咨询、检测服务和鉴定认证。

三是建立紫砂培训中心。辅助市质监局和企业推动紫砂陶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的修订工作,加快推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充分利用挂靠该公司的国家和省相关陶瓷专委会与公司学术(技术)委员会以及《江苏陶瓷》和《陶瓷文献通报》这两种主要媒介,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扩充紫砂版内容。向紫砂从业人员进行紫砂专业性知识,职业道德,工艺等方面的培训。(研文)

 

东方紫玉  魅力无限

——“首届广州紫砂陶艺文化节”侧记

七月的花城,热情高涨,绿树苍翠,繁卉锦绣,营造出独有的景致和风光。位于闹市区的流花路广州锦汉展览中心,一展节日的盛装。茶壶形态的六只大气球悬在天空,红色的充气拱门和展厅门前的大幅宣传栏上“热烈祝贺首届广州紫砂陶艺文化节圆满成功”的大字分外醒目。7月29日上午10时,“首届广州紫砂陶艺文化节”在那里隆重开幕,成为吸引广州市民的一个看点,也是新闻媒体聚焦的一个亮点。

宜兴市副市长洪雅、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中国陶都陶瓷城董事长、总经理石国松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邱玉林、季益顺等百余位紫砂技艺人员到场祝贺。广州市原市委副书记、原政协主席邬梦兆、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刘平以及广州市和荔湾区的有关部门领导、广大紫砂爱好者共300余人出席开幕式。他们都是为着“紫砂”而来,圆一个梦,去续写有关紫砂的美丽故事,或许是解读难以释怀的紫砂情缘。

由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和广州市南方茶叶商会主办的“文化节”,意义是非同寻常的。这是宜兴经历了一场“紫砂门”风波之后,在广州举办的“正名”大活动,得到了广州市各界的支持,尤其是广州市昊阳茶业有限公司、广州南方茶叶市场有限公司等宜兴紫砂壶经销商的鼎力推介和紫砂收藏家的热忱相助。4天的“文化节”活动使我们感慨良多,见到了广州人对紫砂的那种“痴狂”。

在二三千平方米的展示中心,217个参展商中,宜兴紫砂个体作坊参与的就有180多个,在那里展示自己的紫砂壶艺作品,品种数以千计。范家壶庄、季益顺工作室等辟有“特装展位”,高品位地让富有特色的紫砂壶呈现在广州“壶友”面前。

茶文化已经渗入广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紫砂壶的造型,内敛的雍容华贵,圆润的和谐温馨,传统的隽永秀丽……于优雅中释放非凡气度,融合了茶的清纯,切情切理,以娱茶人,成为舌尖上的禅意。

紫砂文化源远流长,沉淀了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文化底蕴,而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历来是宜兴紫砂陶交易场所和集散地,成交量最大,交易额最高。为了迎接“2010广州亚运会”,丰富岭南特色文化的内涵,全面展示紫砂陶艺的良好形象,为宜兴、广州两地搭建宣传、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和窗口。举办这次紫砂陶艺文化节,在广州掀起新一轮紫砂热潮,让当地的紫砂爱好者进一步认识、了解、喜爱宜兴紫砂。

为此,宜兴的紫砂壶收藏家李明、谈伟光带去了珍藏的20多把老壶和近代名壶,让广州的壶迷们观赏。其中,有清初陈荫干的“竹节壶”和无款“朱泥镂空方壶”。清中期邵景南的“玉扁壶”,申锡和子冶的“方础壶”,邵大赦的“福禄寿壶”,杨彭年的“秦权壶”,底款为“茶熟香溢”篆体方印。清末黄玉麟的“小汉君壶”和民国期间冯桂林的“传炉”,汪宝根的“佛手壶”,程寿珍的“掇球”,范大生的“蝙蝠寿桃壶”,胡耀庭制、任淦庭刻的“砖方壶”,邵光福的“大仿古壶”以及“七位老艺人”的作品等。望之顿生爱意,那珠玉般的质感,使人沉浸于不事张扬的高贵气质之中。壶因虚空而可以容纳,前事先圣将万般灵性和智慧寄于壶之虚实之中,于是,人生中的喧嚣氛围、烦躁心情可以在茶的滋润中归于平静。这是经得住岁月考验的永恒之美。

“文化节”的内容丰富多彩,重点围绕紫砂文化这个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广州的壶迷、藏家,亲身体验紫砂的无限魅力。当史俊棠会长和何道洪大师、蒋新安高级工艺师、紫砂藏家李明以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海一起为爱壶者鉴定紫砂壶的时候,来自广州及周边地区的紫砂壶爱好者排起了长队,等候专家为自己的藏品点评。鉴定时,何道洪大师等明白地告诉他们,这些紫砂壶都可以放心使用,对健康无害,至于有无收藏价值,则是艺术范畴的事情。

“文化节”对宜兴紫砂技艺人员来说,也是一次极好的商机,不仅使壶迷朋友见到真正意义上的紫砂,消除人们在“紫砂门”片面宣传下的心中余悸。近200个紫砂展位里,总是人头攒动,问壶者、赏壶者、购壶者络绎不绝。同时,范家茶庄、昊阳茶业为广州亚运会创制的一批“亚运纪念壶”,亮相之后,也十分抢手。目前只是订货,要到一个多月后能在“亚运特许商品专卖店”拿到心爱之壶。

“首届广州紫砂陶艺文化节”组委会和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紫砂杯”优秀作品评选,最终有40件紫砂作品获奖,其中金奖10件、银奖12件、铜奖18件。在颁奖仪式上,何道洪大师成为明星,大家纷纷与他合影留念,作紫砂艺术之途上的一次幸遇。

“文化节”虽然只有4天时间,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技艺底蕴,将陶瓷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我们有一大批中青年技艺人员默然无闻、不事张扬、专心做壶、不蹚浑水。他们的作品也会与高工、大师的精品一样,穿越年代,成为经典。(蒋尧基)

 

飞红滴翠  仪态万方

——陶瓷博览中心“齐鲁陶风”大师展观后

连日的酷暑使人亟待一处荫凉好沉淀被灼热的内心,听得有瓷上刺绣美誉的齐鲁刻瓷此时正在中国陶都陶瓷博览中心展览,顿觉那朗润的瓷面、亚光的图彩必将会是我在这热气混沌的炎热中寻觅已久的一道清泉,一份惬意。

博览中心三楼,幽韵雅致的白炽灯下,清清洌洌地端立着40多件山东大师的刻瓷佳作,那一件件瓷盘、瓷瓶、瓷板,经过大师们巧夺天工的刻瓷装饰,件件显得飞红滴翠,仪态万方,向人们叙说着今日山东刻瓷的辉煌。是什么赋予刻瓷如此神秘多彩的变化,又是什么让刻瓷薪火相传,至今熠熠生辉?走进刻瓷世界,寻找更多的答案。

山东刻瓷是我国陶瓷传统装饰方法之一。清代中期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发端于北京宫廷造办技艺,起初是为在瓷器上保存皇帝御迹,后渐流传于民间,成为文人墨客完善自娱的艺术佳品。山东淄博刻瓷艺术以其陶瓷材质新、种类多、品种全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刻瓷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文化的底蕴和创新的沃土。博览中心展出的作品,以花鸟刻瓷、白描刻瓷、肖像刻瓷、书法刻瓷为主,既有传统书画的笔墨神韵,又有金石趣味加以辅佐,相得益彰。

《色釉刻瓷瓶》,意境清新淡雅,空灵悠远。我第一眼就被这素洁光亚的优美所吸引,有宁静之中“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淡泊洒脱;亦有快哉于湖光山色的悠然自得,无不体现作者放达的山水情怀和对艺术生活的心灵感悟,使观者都为之陶醉,神往瓷中仙境。

五岳独尊泰山。挂盘《泰山》云山雾绕,秀色苍茫,是省工艺美术大师马志河制作的一件大气蓬勃的刻瓷挂盘,整幅画以土黄为基准色,水墨工笔勾勒出山崖的文脉、奇石的粗矿,确有五岳独尊的威严霸气,使我不觉联想起诗圣杜甫的名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虽未登泰山,却仿佛已经去登临览胜过了。 

瓷器上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而刻瓷艺术与普通瓷画艺术相比,从远处看几乎没有区别,同样以山水、虫鱼、人物取胜,但细看之下,却为这雕刻出来的画面所震撼。在高温烧制成瓷的瓷面上,用特制的天然钻刀,以刀代笔,创作挥毫,点、线、面的结合呼应,简易与繁复的交融,以及兼具艺术画所必须的明暗交错,层层分明,其花费的艺术精力更多,难度更大。人物素描用刻瓷艺术表现,就是体现了这样一种集绘画与雕刻的卓立之作。省大师丁邦海《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件作品,这类人物画同样也是山东刻瓷艺术中标志性的一种风格。但从画面来看,这并不是一件新颖的画面,也许很多人都看到过爱因斯坦双手交叉相握,目光迥异的远视,更有很多人都临摹过这幅画,但对于绘画艺术已经有一定难度的素描来说,把它刻在瓷盘上,用刀、敷色以及创作者自身意念的发挥都给这件作品增加了难度,而眼前的这件作品却如此完好,亚光的画面与周边光亮的瓷面相互映衬,形成强烈对比,犹似锦上添花。

驻足于每件作品前,内心都能掀起阵阵的波澜,感叹世间万物的造化神奇,更感叹艺术工匠的巧思妙想。18位山东刻瓷艺术家们将娴熟的刻瓷技艺与书法、篆刻和绘画艺术融为一炉,用刻瓷——这独特的艺术方式来凝固中华文化的古朴秀雅、简洁厚重。这其中有历史赋予的沉稳,也有时代给予的自信,相信大师与传人用他们的灵气和技艺一定能让刻瓷艺术走的更远。(王霖)

 

古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

白 水

在古彩陶装饰纹样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鱼纹,它从描绘有鳞片的鱼的写生开始,到变化为抽象的几何图案,这中间所运用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朴素而又自然,洋溢着真挚的情感。

早期的鱼纹,注重鱼的形体特征,多用简单的三角形组合成头部和躯体,用网格纹刻画鳞片;偶尔以平涂剪影式的侧面形象和身体的弯曲来表现鱼的游动。中晚期的鱼纹则由静而动,对口、眼、鳃、尾、鳍的精心描绘,曲尽其妙。

除了象生的写实鱼纹外,许多几何图案也分明由鱼纹变化而来,如菱形中对角斜十字方形图案,是鱼头的变化;黑白相间的菱形十字纹,对向的三角燕尾纹,是鱼身的变化。关于鱼纹题材的原始文化涵义,通常归之为渔猎生产的劳动对象,也有人归于“鱼——龙”图腾,其实它依然与远古的生殖崇拜仪式有关。在中国传统的语言情境中,“鱼”是用来代替“配偶”或情侣的一个隐语,这在闻一多《说鱼》中考之甚详。为什么古人要用鱼来象征配偶呢?这除了它的繁殖功能,似乎没有更好的解释。在这里将鱼与生殖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是极有见地的,但其依据仅仅是“鱼是繁殖力最强的一种生物”。另外,鱼与水不可分离,而在水中得以游泳自如,正是借助于体内调节浮沉的鱼鳔。鳔,鱼泡也。鱼鳔的形状又像葫芦,因此葫芦与鱼分明有着某种内在的同构互渗关系。女娲是葫芦,鱼也是葫芦,女、鱼一音之转,所以鱼也就成了生殖女神的一个象征之物。

关于人面鱼纹的涵义,是学术界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是鱼图腾的崇拜对象,也有人认为是渔猎巫术仪式中所用的面具,还有人认为是某种水虫形象的图案化,甚至有人认为是太阳神崇拜的偶像,不一而足。人面鱼纹的构成,大都为一圆形的人面,内有目、鼻、口,鱼纹或衔在口的左右,或珥在耳的两侧,或顶在头的上部,形似一顶高帽。它令人联想起大禹的父亲鲧的形象,鲧即鮌,玄即元,也就是头的意思。所以,鮌字正是人头与鱼的结合,当为鱼神的人格化或生殖女神的物化。这样,人面鱼纹作为生殖崇拜的一种观念图式,应该是没有疑义的。从构形上分析,它实际上是篆文“巳”,也即生殖女神女娲的又一种形象展示,尤其是头部的鱼尾,正是“尾交首上”的形象化。

在新石器时代墓葬中,较多用鱼随葬,或在死者胸部放置青鱼,或在死者口角衔着两条鱼,颇似人面鱼纹的形象。在周代墓葬中,更见用铜鱼随葬的习俗。这与汉族人以生殖崇拜的图式,“伏羲女娲交尾像”装点死人的墓室,体现了共通的,对于生死一体化认识,从而也就从反面论证了鱼纹、人面鱼纹在生殖崇拜中的功能地位。

 

 

惊闻陇南舟曲遭特大泥石流灾害

            邓君曙

水情跋扈肆松疆,酷暑似煎孟夏阳。

心恨老天春色断,陇南惊闻又遭殃!

                                                                                 2010-8-9

 

哀舟曲

    邓君曙

山河失色哭舟曲,生死人间两牵肠。

                              为悼亡灵坚意志,心心相系爱无疆。                                                                               2010-8-15


茗岭的野山茶

尧 文

古老的江南茶苑里野山茶以独有的品质受人珍视。它秉承唐代阳羡贡茶的千年茶缘和一脉醇香,琥珀色的茶汤给人以澄净、从容的感怀,以独具韵致的醇香,带给所有茶人一份温馨,一份欣喜。

宜兴产茶历史悠久,汉《桐君录》载:“西阳、武昌、庐江、晋陵皆出好茗”。晋陵是常州的别称,属县中只有宜兴产茶,实则指宜兴产“好茗”。清邵晋涵《尔雅·正义》言:“汉人有阳羡买茶之语,则西汉已尚茗饮矣”。此外,《宜兴县旧志》也载:“西汉时刘秀战败,一度流落宜兴山区,在茗岭‘课童艺茶’。”足以表明,宜兴种茶、制茶的历史应追溯至汉代。茗岭一直流传着“汉王艺茶”的故事。说的是西汉末年,汉王刘秀参加绿林军,战败逃命,流落至宜兴西南山区的茗岭。他在茗岭“课童艺茶”,从此宜兴才有了茗岭茶。有关志书记载:“茗岭山一曰闽岭,在县西南八十余里,山脊与长兴分界。旧多茶,较离墨优胜……”。此外,茗岭一带还祭祀“柳宿(与刘秀同音)”的茶神。茗岭产茶一直延续至今,包括“阳羡御茶”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野山茶。

茗岭因茶而得名,是史料中记载的宜兴最早的茶产地。茗岭有龙池山、核桃娄、野猫娄等山岭,总面积12.3平方公里,岕坞连绵,翠峰重叠,竹木繁茂,古树参天。晴日烟云缭绕,阴天雨雾朦胧,日光水气漫散聚融,山界地形雨量较多,形成了适宜茶树生长的特殊气候,有利于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积累,加上气温低,早晚温差大,又促使茶叶芳香物质的积累,故而叶芽特别鲜爽,制成的茶叶滋味尤为甘醇。宋代朱熹曾在《茗岭春芽》中赞美:“茗峰千仞产灵芽,滴露烹泉处士家。读罢楚骚喉吻渴,漫贪七碗操梅花。”

春茶采摘的一天,我与三二知好去了茗岭,不仅欣赏了龙池山的秀丽风光, 云彩缤纷,群山妩媚,还登上核桃娄,感受野山茶的自然生长态势。核桃娄海拔三四百米高,一株株野茶树在那里生长繁衍,枝条茂盛,叶片肥厚,色呈墨绿,其品质之高洁优异,无与伦比,是原生态的天然有机茶。采茶姑娘跋涉于漫漫山道,穿梭于林木茶丛,漫山遍野的寻觅野山茶的嫩叶。正如唐朝诗人张籍所言:“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这种丘野里的绿色生命,依赖于天地永恒能量的蕴育,在古木翠竹之旁,山岩石丛之间,方圆近百亩的山岭上野山茶生生不息。它们无须浇灌,也无须施肥、治虫,在日月星辰,好山好水的滋养下,成就了“阳羡御茶”的至醇至美。

这种上好的原生态野山茶,属红茶系列, “色、香、味、形”俱佳,“珍、鲜、馥、烈”包容。所谓“珍”,因为是山野生长、十分珍稀;“鲜”则茶芽鲜灵,生机盎然;“馥”者茶香浓郁,味满唇齿;“烈”是提神醒脑,意清气畅。鲜叶经过传统的制作工艺,条索紧秀,乌润匀齐,金毫满披。干茶的香气清幽,带有类似甜果的气息。用紫砂壶泡出的茶汤红艳明亮,色如琥珀,香气满轩,馥郁芬芳,还有很厚的金黄丝圈。入口滋味醇厚,甜香留甘,沁人心脾。在茶、陶文化的结合中,带给我的是一份梦寐以求的悠然自得和闲情逸趣。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中陶协[2010]第28号

关于举办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暨

“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

活动的通知

各有关省、市陶瓷协会、各有关院校、陶瓷研究院所:

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四年一届的“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活动,是中国陶瓷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评比活动。它对繁荣中国陶瓷艺术、推动产业发展、培养和造就陶瓷艺术与设计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研究,为进一步弘扬中国陶瓷文化,促进陶瓷艺术的交流,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决定于2010年12月16日至21日在广东省佛山市举办“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会主题:《陶瓷·生活更美好》。

二、大会的主要内容:

(一)、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

(二)、陶瓷艺术学术交流活动及论文评比;

(三)、生活与艺术陶瓷展销活动。

三、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范围:

(一)陶瓷产品设计类:

1、日用陶瓷产品、工艺陶瓷产品(批量生产的陈设艺术陶瓷)

2、环境及装饰陶瓷等;

3、瓷砖、马赛克、卫浴产品。

(二)艺术陶瓷类:

1、传统艺术陶瓷;

2、现代陶艺。

四、参评办法和报名时间:

(一)、请参加创新评比的人员填写附件1“参评报名表”(每件/套作品填写一份,每位作者的参评作品不得超过5件/套,在校学生每人限2件/套),于2010年11月15日前寄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并将报名表和照片电子版发至协会邮箱(照片尺寸:21.6X29.1cm以上、分辨率300dpi以上、兰色或者灰色底色)。

(二)、请参加首届陶瓷艺术大会学术交流活动的人员填写附件2“首届陶瓷艺术大会学术交流、论文评比报名表”,于2010年10月30日前连同论文寄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并将报名表及论文电子版发至协会邮箱。

(三)、请参加生活艺术陶瓷作品展销活动的人员填写附件3“首届陶瓷艺术大会生活艺术陶瓷展销会报名表”,于2010年10月30日前报到广东佛山市华夏陶瓷博览城有限公司。

(四)、各省市陶瓷行业协会、院校、研究院所等单位可统一组织报名。个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作者请直接向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处报名。

(五)、费用及汇款方式:

1、费用:

参评作品:每件(套)作品的参评报名费为200元(在校学生免交报名费)。

参评论文:每篇论文的参评费用为300元(在校学生免交报名费)。

陶瓷生活艺术作品展销摊位费用:2500元/9平米标准摊位。

2、汇款方式:

A、参评作品和论文汇款方式:

银行汇款:开户单位: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长安支行

帐    号:191201040000054

邮局汇款:收款单位: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东长安街6号130室,    邮编:100740

  (请注明“九届评比参评费”或“论文评审费”),请勿邮寄个人。

B、参加“生活与艺术陶瓷展销会”活动联系方式及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 广东省佛山市华夏陶瓷博览城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华夏陶瓷博览城佛山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邮编:528061

电话:0757-85313888、88336333       传真:0757-85316383

联系人:罗广安(13923159779)       周家鉴(13535654878)

汇款方式:开户名称:佛山市华夏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佛山工行华夏支行

账    号:2013092809000003690

五、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付维杰(13901019994)  010-65590183/11

张彩华(13720025918)  010-65590184/25

陈  莲(13701318113)  010-65590183/20

传真电话:010-65124672

Email:  2006pingbi@sina.com

六、各项评比活动安排详见《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活动指南》,该《指南》将在协会网站(http://www.ccianet.cn)和陶城报上发布,也可到协会领取。

二○一○年七月廿一日


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

关于举办2010江苏陶艺创新作品展评活动的通知

为全面提高江苏陶艺的发展水平、提升我省陶艺工作者的创新设计能力、弘扬我省的陶瓷事业,推进文化大省的建设作贡献;以及配合中国陶协的“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经研究,拟举办2010江苏陶艺设计创新作品展评活动。

时间: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0年11月15日前。

2、送评时间:2010年12月1日

3、评比时间:2010年12月3日

4、展出时间:2010年12月5日~12月11日

报名方法:

1、到陶协领取报名表(即中国陶协的“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参评表)填写后于2010年11月15日前交回。同时由宜兴市陶协统一向中国陶协申报参评第九届全国陶展。

2、参加对象:全省的所有陶艺工作者。

3、作品要求:立足创新,主题不限。

4、送评地点:宜兴陶瓷博物馆。

评比办法

1、奖项设计:分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

2、评审委员会:由资深陶艺专家组成。

3、评比原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表彰奖励

由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颁发获奖证书。

注:1.、根据中国陶协要求提供参评作品照片电子版,请报名者将参评作品于11月16日前自行送到“陶都照相馆”拍照,由陶协统一上报。

2、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届时将统一组织运送所有同时参加“2010江苏陶艺创新作品展”以及申报第九届全国陶展的作品前往广东佛山参展!

3、参加“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活动的每件(套)作品参评报名费为200元。

                                                                  二○一○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