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陶都通讯》2010第十一期


2010-12-02  

八位“新科”中国陶艺大师集体亮相

蒋洪亮勉励大师们不断创新,争做德艺双馨的

艺术家,把宜兴“陶的古都”打造成为“陶的名都”

11月19日下午,宜兴市陶协在“阳羡茗陶苑”举行市领导与八名“新科”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见面座谈会。无锡市委常委、宜兴市委书记蒋洪亮与李守才、邱玉林、徐安碧、曹婉芬、毛国强等新近荣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的陶艺家亲切座谈,勉励他们不断创新,争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并共同努力,把宜兴“陶的古都”打造成为“陶的名都”。市委常委、丁蜀镇党委书记梅中华参加座谈。本次大师评审评委、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主持座谈并简要通报了这次评审工作全过程情况。

11月5日至9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继2003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后,在湖南省醴陵市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在评审揭晓的全国93位大师名单中,宜兴陶瓷产区的李守才、邱玉林、徐安碧、曹婉芬、毛国强、季益顺、吴鸣、徐达明等均陶、彩陶、精陶、紫砂等不同陶艺门类的优秀传承人榜上有名,荣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在全国参评的陶瓷产区中,比例之多、门类之广,均位居前列。至此,我市中国陶艺大师增至九位。

蒋洪亮对八位“新科”中国陶艺大师表示祝贺。他说,作为一个县级市,此次能产生八个“国大师”,很不容易。这既是个人的荣誉,也是宜兴陶瓷界的光荣,更是全市的光荣。他指出,此次评审活动竞争激烈,八位大师能脱颖而出,是陶艺家们长期以来对艺术孜孜以求、不懈追求取得的回报,是出类拔萃的业界精英。同时,这也得益于我市近年来对陶瓷文化的弘扬,陶都宜兴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也体现了宜兴经济实力、文化魅力、城市形态的综合作用,对我市陶瓷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助推作用。实践证明,手工技艺要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组织化程度,以业界为主体,将艺人们组织起来,整体提升宜兴品牌影响力,整体提升宜兴城市美誉度。

蒋洪亮勉励八位中国陶艺大师要以此为新起点,不断创新,努力争做技艺精湛的人,名人要有新作,新人要有名作,推出里程碑品牌;要做推动形势、对提升我市陶瓷行业整体水平有贡献的人,要有以名人为支撑,锁定“中国最佳、世界一流”陶瓷产业区的目标,共同努力把宜兴“陶的古都”打造成“陶的名都”;要坚持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为政府排忧解难,并从自身做起,倡导社会良好风气,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陶艺生涯中再创佳绩,再作贡献。

八位陶艺大师在会上纷纷作了表态发言。本次大师评审评委、中国陶艺大师何道洪也参加了座谈。(崔听槐文/摄)

  

第二届广州紫砂陶瓷

艺术文化节明年8月举办

笔者从11月20日在中国陶都陶瓷城陶艺博览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二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节,定于2011年8月4日至7日,在广州市流花路广州锦汉展览中心举办。当天,宜兴市副市长洪雅、市政协协理员钮颂坚、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陶瓷城董事长总经理石国松、广州南方茶叶商会会长陈国昌,向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陶艺和紫砂界徐秀棠、汪寅仙大师以及日前荣获中国陶艺大师荣誉称号的李守才等8位大师、新闻媒体作了情况通报。

今年7月29日至8月1日,由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广州南方茶叶商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节,得到了宜兴市人民政府、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圆满成功。紫砂陶艺文化节举办是在今年5月发生“紫砂门”事件的大背景下举行的,备受业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展会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广州首个最具影响力、最高成交额的紫砂陶艺的专业展会,填补了广州地区同类展会的空白。

为弘扬紫砂陶艺文化,促进紫砂陶艺生产厂商与外界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搭建紫砂陶艺产品宣传、展示、交流、交易、合作的良好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国紫砂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市陶协与广州南方茶叶商会抓住契机,提前启动明年在广州继续举办第二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节的组织、准备工作,以期使会展办得更加精彩、成功,使会展经济与文化弘扬互动。期间将举办紫砂、陶瓷、艺术精品展览会;“第二届紫砂杯”紫砂陶艺作品评选活动;紫砂、陶瓷艺术专题作品推介活动;名紫砂、陶瓷现场制作表演;大师现场鉴赏点评活动;紫砂陶艺投资与收藏专题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在羊城牵起新一轮紫砂热潮,让广大紫砂消费者、爱好收藏者全面认识和感受紫砂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为紫砂陶艺厂商拓展更广阔的营销渠道。(崔听槐)

 

尘封九十六年的紫砂佳话——

吴云根赴晋传艺的史实记录

蒋尧基

宜兴紫砂界“七位老艺人”之一的吴云根,可谓一代巨匠。他与任淦庭、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一起于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他们为宜兴紫砂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呕心沥血,名垂青史。

吴云根老先生的子弟们为了缅怀先辈的艺风、艺德,以教育和启迪后人,编著出版了《吴云根紫砂艺术》一书,对吴云根的生平、思想和作品风格、艺术特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梳理、整合和挖掘,使我们感受到他的作品魅力和精神风骨。

这本书中有汪寅仙大师撰写的“吴云根老艺人的生平简历”一文,文章中提到吴云根23岁的时候(1914年)去山西平定县辅导陶瓷壶艺创作的一段史实,但是事情的来龙去脉不太明了。直至我见到了一份《平定吏治纪要》之后,才知道吴云根等紫砂技师对山西平定的陶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10月23日,山西阳泉市文物管理局局长郗满祥、山西平定古窑陶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海明一行6人,来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走访,钩沉起宜兴紫砂与平定陶业在技艺交往上的历史故事,并送给我们《平定吏治纪要》的复印件,上面记载着宜兴紫砂工师为平定陶瓷产业兴起而作出的贡献。

《平定吏治纪要》是平定县知事吉廷彦为发展陶业的真实记录。吉廷彦在“上省垣列宪书”中说:“平定各种砂壶虽亦形式改观,然颜色翦陋,终不脱瓦缶旧容,参列时品,总觉形秽。本年夏,在宜兴代聘工师来平试验,筹款建筑平民工厂,预备扩充……”山西平定原来就有陶瓷产业,但是陶壶在烧造过程中很不理想。在“上金巡按使书”中陈述:“所制各种陶质茶壶一经热水灌注,色变灰黑……始知此种矿苗含有杂品,天然质地殊妩柔松,虽具块磊之状,实多蜂房之眼,既经火炼,毛孔仍在,所以注水有渗漏之虞。受热变黑灰之态,致病之源,实由于此。”吉廷彦认为:“白壶原料实为南省诸地所罕见,得此质以制物品,三晋陶业可占优胜地位。”“将来销路一畅,于国计民生,当亦不无小补也。”

甲寅年春(1914年)平定派员赴浙江采购桑籽时,绕道宜兴延聘利用公司李宝贞(珍)(1888—1941年)、杨阿时、朱庆生和吴云根(1892—1969年)4人到山西平定,“尽心研究,得矿质多种,不数月而出品精巧,为北省所罕见。”试制成功之后,建起了平民工厂并在平定县和周边地区招收学徒。该县“平民工厂招徒广告”中说:“本工厂为振兴实业,教养平民起见,特开办陶业一科延聘江南著名工师,以本地产出泥矸,制造上等瓷壶花瓶暨日用一切必需物品,色艺精美,社会欢迎。现拟广招学徒,授以技艺,发达其业,与世竞争……”为此,朱子钦道尹为平民工厂题写楹联,以志功德:“天下无弃材,善用得人,则夏瓦周陶,均属利民之器;眼前多至宝,曲成有道,即丸泥抔土,亦为富国之资。”他还为工厂内的井泉撰写了井亭联句:“物因工巧成精器,地目入灵出醴泉。”赞美平定的陶器由于江南工师的工艺而成为精美之器皿。

吴云根等赴山西平定县帮助他们在陶瓷生产中“研究改良,另筑新炉,重用煤烧,其制成各物果皆一烧而就。不但无多损伤,且颜色鲜明,不亚于南制陶具。”凸现了宜兴紫砂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品质,将紫砂技艺如同甘露滋润他乡陶业。3年多时间的技术辅导,在平定带了一大批当地的徒弟,他们是到外地带徒传艺的先驱者。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一些徒弟还专门到蜀山寻找师父,作进一步的讨教和拜访。

这是96年前的一段紫砂佳话,必将永载宜兴陶瓷的史册。

 

近百件历代名家

紫砂壶深圳展出

明万历大彬六方壶、清光绪芷亭款釉把圆瓜壶、清乾隆王伦款彩绘山水纹壶……11月12日,《茶道文心——紫砂茗壶汇赏》展览在深圳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近百件历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壶精品。

此次展览由深圳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主办,参展作品包括历代名家制作壶、明代窑址出土残器以及传统制壶工具等近百件珍贵文物。主办方表示,本次展览旨在向公众展示以宜兴茗壶为核心的明清茶文化,还原当时人文语境下的精致生活场景。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历史上制壶名家时大彬、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黄玉麟、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等的传世作品,还可以看到宜兴蜀山窑窑址近年出土的一批残器标本,进一步了解紫砂茗壶的起源。

本次展览以南京博物院院藏紫砂精品为主,还包括了四川省三台县博物馆、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馆藏出土珍贵紫砂精品,范围基本涵盖了紫砂茗壶艺术500年的发展历程。

本次展览将持续半年,到2011年5月5日结束。紫砂爱好者可免费参观。 (圳闻)

 

 

 

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

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微孔陶瓷、结构陶瓷为核心,陶瓷与机械结合的产品作为企业特色优势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今年来,公司继续通过与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了高端市场需求产品的开发速度,大大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积极与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活动,使科技创新项目取得成功的动力之源。该公司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的蜂窝陶瓷,已成为国内蜂窝陶瓷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今年已成功研发符合欧四标准的蜂窝陶瓷,并实现量产。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合作开发的陶瓷过滤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入江苏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与北京交通大学、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合作的柴油机用壁流式陶瓷过滤体,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已实现了产业化。前不久,与北京清华大学、海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合作开发的国家863课题项目“大尺寸陶瓷膜高温过滤管”研制成功,并成功应用国内化工行业知名企业“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壳牌煤气化生产装置上,其过滤精度及过滤气体流量等各项技术性能均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不仅可推进壳牌煤气化生产装置的国产化进程,而且对促进我国过滤材料行业的技术升级换代,大幅度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过滤材料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科技创新,拓展市场,是该公司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正与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合作开发高温高压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及装置,列入省科技支撑计划。又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烟气脱硝用催化剂载体。正在研究开发和攻关的技术课题有低成本无机陶瓷膜的生存、陶瓷膜的清洗和再生方法,大型sic结构件,大功率非金属材料磁力驱动泵的设计和研制技术等。科技创新结出了丰硕之果,多年来,先后承担10多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制定国家标准1只、行业标准4只,拥有专利46只,其中发明专利12只,今年又申请专利15只。(本报记者)

 

《宜兴青瓷》出版发行

宜兴陶瓷行业中首部有关青瓷艺术的专著《宜兴青瓷》,由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已于11月中旬与读者见面。

宜兴青瓷作为宜兴瓷业的先祖,在三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的成长脉络,自己的生存条件、自己的烧造技术和独特成就。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认识和解读,宜兴青瓷有着明显地域特征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

《宜兴青瓷》用七个章节15万字的篇幅,讲述了宜兴原始陶瓷、古代宜兴青瓷、现代宜兴青瓷以及宜兴青瓷的工艺、装备、艺术成就和有关宜兴青瓷的论文。比较系统地反映宜兴青瓷的历史地位、历史特色、历史成就和历史教训。通过《宜兴青瓷》,能让国内外相关人士和青瓷爱好者对于宜兴青瓷发展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晰和全面的了解与认知。

《宜兴青瓷》内搜集了80多张古今宜兴青瓷器皿的图片。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宜兴青瓷“梅开二度”的深远影响。该书为大家开启了一扇窗口,欣赏到宜兴青瓷这朵陶艺“金花”的靓丽姿色。        

(陶协)


元帆文化遗址

元帆遗址,位于宜兴周墅元帆村北,分洪河南岸,凤凰河与南深河的交汇处,距丁蜀镇二公里。遗址范围较大,长达40余米,这是一处内容比较丰实的文化遗址。根据出土遗物分析,可能有早、中、晚期的区别,如陶器中的腰檐釜、鸡冠形把、牛鼻式耳罐,应是“马家浜类型”文化的特征;镂空白衣黑陶豆和花瓣形圈足灰陶钵等,应是“崧泽类型”文化的特征;鱼鳍形鼎足、丁字形鼎足和三角形石刀等,则是“良渚类型”文化的特征。

元帆遗址晚期出土的陶片,经理化测定,原料中氧化铝(Al2O3)的含量较高,约18~20%,氧化铁(Fe2O3)含量有高有低,约在2.5~5%之间,坯胎吸水率约为16~27%,气孔率约29~55%,胎质较疏松,机械强度不高,其烧成温度仅为摄氏千度左右。

从宜兴地区原始社会陶器的诞生和发展,也可以看出,陶器的出现和原始农业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反映了当时人类生产、生活的一般规律。当人类处于采集和狩猎生活的时期,他们的活动总离不开山林和湖泊。当人类从采集、狩猎向以定居和从事农业生产过渡的时候,他们便可以远离山林,到近水的、土质松软而肥沃的台地上来了。农业上收获的谷物逐渐成了他们可靠的也是主要的食物。为了煮食和贮存谷物、汲水、盛水等都需要陶器,因而陶器在他们的生活当中的地位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所以,陶器的烧制也就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制陶手工业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成了专门的手工业了。从元帆遗址晚期的各种陶器来看,应该说它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并有专门制陶的窑场烧制的。同时说明,远在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晚期阶段,宜兴地区已能烧制出精美的陶器。这些遗存,使得宜兴原始陶瓷文化,异彩纷呈,并兼具多种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太湖西部典型的文化类型,为太湖流域文明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墨润紫砂沁人心

——记黄卫民书法陶刻作品展

静观数十把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紫砂茶壶,壶身上的字画陶刻最是沁人心。一把金钟壶,绘有一幅垂钓晚归图,月明星稀的夜空之下,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行走,弯腰弓背,扛长长的鱼竿,上面系有的三两条鱼大概是他一整天的"战利品",而壶体背面,隶书刻就的四句16字诗句,切壶、切意,气韵贯通;一把四方壶,只见远山近水,似有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寒江之上,一叶孤舟渔翁俯身垂钓,上下空旷,涵咏深长,翻转壶体,"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的行草笔走龙蛇、跌宕多姿,与棱角分明的壶型相映成趣……无论字画,虽寥寥数笔,却舒展流畅,为壶添上文人特有的书卷气息。

   11月7日在上海中国画院开幕的黄卫民书法陶刻作品展上,50件书法作品让人见识了艺术家深厚的书法功力,而68件陶刻作品更是让人领悟到陶刻艺术的精妙。那是金石与字画的绝好搭配,集文工于一体。不仅茶壶,小到印泥盒、笔筒、茶叶罐,大到画缸、钵盂、挂盘,皆可成为陶刻的载体。

    黄卫民起步于书法,数十年畅游墨海,坚持临池,从字形笔划的起承转收,下笔的轻重徐疾,兼及章法布局,黑白虚实,都细心揣摩。作为陶都宜兴的书法家,面对家乡紫砂陶的世界,黄卫民继而又走进陶刻艺术,尽平生所学,还纸晕墨味于壶上,及器烧成,壶、画、刻三者浑然一体,闯出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

    动笔操刀之前,黄卫民习惯于长时间观察思考,对器皿透彻了解。在方圆各异的壶型上以书画作为装饰,不比在纸上挥毫泼墨,需要依壶之形态、砂之粗细、色调之素妍,或巧妙布局设计,或刻大字警句于其上;或铭小字诗篇通壶体;或秋水长天,轻刀慢走淡写春秋;或兰幽梅香,阔刀冲切浓绘冬夏。至于刀法,黄卫民一面借鉴双刀正入、单刀侧入、轻刀舒展等各种刀法,一面揣摩冲刀切削玉、切刀断凿金、乱刀起波澜的陶刻之道,逐渐形成清新俊逸、细腻多姿的风格。

    有人说,黄卫民的陶刻作品隽秀背后是真力弥漫。据说这与其幼年习拳练武的经历不无关联。武术与书法有着诸多相通之处,都讲究气贯丹田,然后将力运于肩、肘、腕、掌,不用拙力,从心所欲。就在黄卫民方寸之间笔力刀法的变化中,平面书画呈现出多种角度的视觉感观,似一滴水折射大千万象。(原载11月7日《文汇报》记者:范昕)

 

镜中壶

王丽娜

可能许多人和我一样,紫砂壶犹如镜中之物,只能隔着玻璃,探求着深藏于其中的价值,而现在,我们有更加重要的任务,即将其更加深入推向市场,将这把镜中壶更为真实的融入普通大众的生活。

由于饮茶方式的革新而引起茶具的变革,使紫砂壶一跃成为“茶事”中的主角,可以说紫砂工艺就是为“茶而生的工艺”。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实用性、审美性两者完美统一的紫砂工艺。而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紫砂将以怎样的姿态存在于社会,这一话题无疑是紫砂壶现在最为急待解决的。

当今宜兴陶瓷,不仅面向全国,还追求最大化的国外出口,不仅专注于传统的茶具制造,还涉及砖瓦,花盆,甚至是高档酒瓶的制造,这种多向发展模式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是十分有必要的。就目前来看宜兴紫砂陶发展的现状,虽然已经在国际陶艺界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发展依然比较缓慢。因而在实用性与艺术性上都需要加强。而我认为当前发展的重心是国内市场,稳定国人对紫砂制品的信心,加强对紫砂市场的管理,指导其良性发展,尤其是对家庭式个体户经营或小规模的合作市场进行规范与管理,不要让劣质的紫砂制品在市场上泛滥,以免其进一步降低紫砂在国人心中的信誉与知名度。

在保证商品一定质量的同时,加强对紫砂的宣传力度,与此同时也要纠正国人对紫砂的一些误解,引领大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此我觉得一位紫砂人说的很有道理,“选壶若以名为贵或以稀为贵,那是古董收藏家的事。市民一般选壶,不必过分讲究”。 “购置新壶,壶的造型与外观要美,只要自己舒服满意”。

我们作为经济上一般的消费者必须认清一点,高档纯正的紫砂制品是有着较高的价格标准的,大多数的人是消费不了这么高的价格的,因而不能因为自己享受不起就出现抵制甚至诋毁情绪,大众必须要提高社会的责任感,不可因为想要解一时之气而阻碍市场的发展。

在重拾大众对紫砂制品信心方面,重新对紫砂进行一番宣传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现在大多数人对紫砂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紫砂壶很有名”,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因而对其重新进行宣传也是有必要的。市陶协已经出版了一些书籍从各个方面来介绍宜兴紫砂,但是这些还不够,此时媒体就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加强对大师作品的宣传,规范厂商的管理,从各个方面来吸引媒体的注意,增加对紫砂产业的正面报道。当然宣传历史与传说也可产生社会效应。疯和尚的传说,供春创立紫砂壶的说法,苏东坡与紫砂的结缘,这些都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若只着眼于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而忽略了它的宣传,再好的艺术也只会消逝在历史的潮流中,最终被世人遗忘,而在宣传上,没有比它深远的历史更吸引人的目光了。当今的市场,人气就是知名度,就是品牌。当然我们不支持不切实际的瞎编历史,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可取的,然而宜兴这片土地早已与紫砂结下缘份,那么就应充分挖掘这段历史,进一步发展宜兴与紫砂陶瓷。

紫砂是以古朴淡雅的理念与内涵著称于世的,我们现在虽主张实现它的最高商品价值,但是首先还是要尊重其内在的文化,有效地将市场价值与内在的文化价值有机结合于一壶,让它散发出来的淡淡的茶香带给更多的人们一份生活的平淡。(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09(2)班学生)

 

烟雨神农溪

尧文

烟雨朦胧的秋日,“扬子江乐园”游轮停靠在巴东码头。我们转承环保型游览船去三峡游中的特色景区——神农溪,饱览那里的旖旎风光。

这雨啊,下得酣畅而又缠绵。雨幕下的神农溪极富诗情画意。远山近水全被薄薄的雨雾笼罩,挥之不去,去之又来。就在这轻纱披挂的情趣里,感受碧水空灵的神农溪,以及晓风飞雨中的两岸青山。

神农溪集雄、奇、险、秀于一体。这次主要游经龙昌峡、鹦鹉峡和绵竹峡。“峡雨蒙蒙竟日闲,扁舟真落画图间”,泛舟其间,仿佛徜徉在百里山水画廊。“岸崖双壁立,峡道九肠回……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游船在碧波中曲折前行。一湾幽谷,一片水泽,全是绿色的世界,水是浓绿的,山是翠绿的。眺望这迷离的空山黛影和伸手不可及的绿野长卷,显得梦幻,带着温情,浸淫着我的心扉。

我不顾雨点的纷纷散落,任它淋湿衣衫,飘拂脸庞,还是站在船顶的观景平台上,欣赏烟雨神农溪的美景。舟行山移,秀水相伴,那涟涟的清波,峻丽的山色,勾画了“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山水造化。山因水而俊,水因山而媚,山和水的完美结合营造了神农溪的万般风情。

60公里长的神农溪是位于巴东的长江支流,发源于神农架南坡。漫长的岁月里,在千重大山雄踞的万道深渊之间,悄悄地拥入浩瀚的长江怀抱。至绵竹峡,我们下船乘坐了当地土家族称之为“豌豆角”的小舟,游玩神农溪的最后一段景致。这种木舟之所以叫“豌豆角”是其外形像豌豆夹,两头尖,中间宽。可坐10多个人,由6位船夫划桨。“石出疑无路,云开别有天。两岸如剑立,百丈入云牵。”我们坐在船上还打着雨伞,穿着雨披,寻觅最奇妙的溪中神韵。

“伙计,加油!”这是导游姑娘教我们为船夫鼓劲的土家人用语,此起彼伏,空谷传声。三峡大坝的建成,神农溪的水位上升了好几十米。原来“豌豆角”在溪水中行走要拉纤。急流、险滩、乱石、纤夫是往昔的独特景观。于是,就有了“世界纤夫在哪里?长江三峡神农溪”的美丽传唱。现在这些全没了,包括山野里的土屋和农家乐饭店。如今,溪水如柔顺的青罗带萦绕在小舟前后,是一种温文尔雅、悠然自得的闲静,和着秋雨的欢畅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匆匆过客。

一湾溪水清亮亮的流,一叶小舟飘荡荡地走。石壁、老树、古藤,记录着久远的故事,沉醉了八方的游人。船夫还冒雨走在陡峻的山路上,拉着竹丝编成的纤绳,表现了一段拉纤的动作,弥补一下远去了的神农溪“纤夫的爱”。

“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神农溪水美。”我喜欢雨中的神农溪,也许她最动人的瞬间就是那虚无缥缈的烟雨画境。

 

三峡零爪

佳木

天青气朗的深秋。那天,随着汽笛一声长啸,总统六号“扬子江乐园“游船,拖着庞大的身躯,从重庆朝天门码头启航,沿江东下,涉水穿峡过重山,让游人饱览长江三峡雄奇美景,体验大江截流后水位将升至175米高的别样风光,领略巴蜀文化的丰厚底蕴,震撼三峡大坝的巍巍雄姿。……

瞿塘峡摩崖石刻

长江三峡自西向东全长119公里。瞿塘峡是雄踞三峡西段的第一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仅8公里,在长江三峡中它虽是最短的一个峡,却以其雄伟险峻而著称。

三峡西口便是瞿塘峡的夔门,又名瞿塘关,西岸峭壁对峙,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南山名“白盐山”,北山曰“赤甲山”,奔腾咆哮的长江水在经过四川盆地之后,从这里进入三峡的大门。瞿塘峡内的水宽只有一、二百米,最窄处不过几十米,两岸主要山峰高耸连天,把滔滔大江紧束在沟壑之中。伫立船头甲板,真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尽管江水升高,代表三峡历史文化的摩崖石刻,在三峡工程蓄水前,经文物部门切割移位后得到了复原保护。短短的8公里游程,依旧可赏析历代文人、近代高官们游瞿塘后留下的名诗佳句。南岸白盐山的陡岩上,被称为“粉壁墙”,因石壁略显斑白色和宋代摩崖时刷过灰粉而得名,粉壁墙题刻满壁,自宋代起便有记载。我们房间正巧在游船右舱,静坐船舷,便可尽情浏览南岸峭壁上石刻文字带给我的惊喜和赞叹。最早题刻的有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刘禹锡的《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清代至民国石刻更多,如诗人张问陶作《瞿塘峡》诗云“峡雨蒙蒙竟日闲,扁舟真落画图间。纵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郭沫若过此也题写了“滟滪已无堆,瞿塘仍可危。岸崖双璧立,峡道九肠回。云彩留军帽,江声隐雾帷。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冯玉祥将军有题刻“踏出夔巫打走倭寇”,目前有处粉壁墙上留有两处较大的石刻,是李瑞浩题刻的魏体“巍哉夔巫”,抗日名将孙元良(1904~2007)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每个魏碑字体足有3公尺见方,用红漆勾填,十分醒目。据资料记载,1944年孙将军任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二十九军军长,率部将日军赶出距重庆一百余公里的贵州独山,收复南丹等地,使日军退出贵州,解陪都之危,获青天白日勋章。石刻题句流露他戎马生涯、抗日报国驰骋三峡水域时的豪情壮志。其子孙仲祥是台湾电影明星,艺名秦汉,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其它题刻还有清代刘心源的“夔门”、张伯雨的“瞿塘”和不署名的“天梯津立隶 ”、“开关奇功”等,题刻书法兼有篆隶楷行四种,刻艺甚精。

粉壁墙上的题刻,是瞿塘峡中最重要的历史和人文景观。让人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底蕴和历史的凝重。

坛子岭揽胜

坛子岭,海拔262.48米,三峡工程坝区的制高点。它位于西陵峡段内,而西陵峡东西段则分属于葛洲坝水利枢纽和三峡工程的平湖库区。

伫立于坛子岭顶,极目远眺,巍巍大坝横亘大江;凭栏俯瞰,永久船闸尽收眼底。资料介绍:栏河大坝全长2309.47米,由位居中央的溢流坝段组成,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从左岸山体中开挖而成的双线五级船闸是三峡水利枢纽的主要通航建筑物,最大开挖深度170米,上下游水位最大落差113米,可通过万吨级船队。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地滞蓄长江上游洪峰,三峡电厂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26台水轮发电机组,182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847亿千瓦小时的年发电能力,堪称世界之最。

以人和水为主题的大型浮雕环绕观景台,描画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治理江河、兴利除弊的伟大壮举。浮雕对面的混凝土四面体,用夸张的手法,意寓着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之难、之险。景区右侧的大坝基石,取自大坝扎根的河床,展示了三峡大坝优越的地质条件。展览室前方草坪中摆放的江底奇石,发现于1997年大江截流之后的长江江底,是三峡地区地貌变迁的见证。

长江三峡,大自然造化的雄伟奇观!


话说宫廷紫砂

“宫廷紫砂”这个名词,最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者提出,特指皇帝御用的高档而又精美的宫廷藏紫砂器。其来源有两种渠道,一是由宫廷造办处出样在宜兴定制,二是由宜兴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清康熙紫砂胎珐琅彩茶具上已使用“康熙御制”官窑印,说明当时的宜兴紫砂窑已晋升为“官窑”之列。清雍正、乾隆两朝《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屡次提高宜兴紫砂窑制品。如“雍正四年十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宜兴壶大小六把。奉旨,此壶款式甚好,照此款打造银壶几把,珐琅壶几把。其柿形壶的把子做圆些,嘴子放长。钦此。”

故宫博物院有清宫旧藏的紫砂器400余件藏品,2007年4月27日,从中精选出110多件(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主办了“紫泥清韵—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展”。让尘封百年以上的皇帝御用高档紫砂器与观赏者见面,这是空前绝后的善举,让我们大开眼界。清宫旧藏的紫砂器中有壶、盆、文具等,其中以壶为主体。这些“宫廷紫砂”, 让我们触摸到跨越时空的紫砂文化脉搏,把帝王贵胄的遗珍一览,无异于延伸了生命的历程,拓展了人生的阅历。是缘,也是福。

一件件颇具宫廷韵味的御用紫砂器。最为显眼的是明代时大彬款的紫砂雕漆四方壶,观赏者无不赞叹。这分明是土与火的结晶,神与韵的凝聚,是民间工艺向宫廷艺术跃升的见证。此壶依紫砂为胎,后来经过宫廷名匠的工艺技术加工,通体髹十几层红漆,四面开光,雕刻不同的锦地花纹,正面饰松荫品茶图,背面是高士对谈图,嘴与把均装饰有飞鹤流云纹样。工艺之精湛,气质之脱俗,无人能及,显然是高出社会一般文人的名贵用器。据故宫博物院古陶研究中心王健华研究员介绍,它是全世界仅存的传世珍宝。

明代进入宫廷的宜兴紫砂都是紫砂内胎的雕漆或挂釉制品,至清康熙年间,内廷造办处开始尝试在紫砂壶上画珐琅彩。展品中就有康熙珐琅彩花卉壶,可惜的是没有了嘴和把的残器。壶体上以红、黄、绿、蓝等色珐琅彩描绘了山石花鸟,壶底以遒劲规整的楷书馆阁体书有:“乙酉桂月臣僧实诚进,邵邦祐制”13个字。这也是故宫博物院旧藏的紫砂孤品之一。

雍正年间,一批色泽古朴、韵致宜人的紫砂茗壶深得皇上喜欢。比如,雍正帝赞赏的“柿蒂纹扁圆壶”,所饰浮雕蒂纹周边向外翻卷,曲线优雅自如,为典型的晚明风格。浅赭色调砂泥,布满白砂点,虽然砂泥颗粒较粗,但是精而不涩,光洁素雅的壶体增添了圆雕的神韵,弥足珍贵。

精通茗饮品泉之道的乾隆皇帝,对紫砂器的热爱几近痴迷。乾隆帝曾六次南巡,不论走到哪里,都要随身携带宜兴紫砂茶器饮茶。为此,宫廷造办处特为乾隆外出设计了数套考究实用的茶籯装茶具,直接向宜兴定制有乾隆御题诗和烹茶图的茶壶和茶罐,代表着当时紫砂器制作的最高境界。不少制作精良,描金彩绘的紫砂器,如“紫砂绿地描金瓜棱壶”、“黑漆描金菊花壶”、“彩绘山水人物纹大笔筒”、“紫砂八棱澄泥砚”、“凸雕双桃式水丞”等,与市井中常见的大众用品有着天壤之别。如:“乾隆描金御题诗烹茶图壶”,呈圆筒形,口出唇边,短颈,长柄,曲流,圆足。通体黄粉色砂胎,施朱红色陶衣。一面为印板画“烹茶图”,一面镌刻隶体乾隆御题《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七言诗:“溪烟山雨相空濛,生衣独做杨柳风。竹炉茗碗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峡何需辨。清秀仙露心诗脾,座间不觉芳堤转。”句末铃圆形篆文“乾”字,方形篆文“隆”字印章款。清嘉庆以后,社会上紫砂大家名声鹊起,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的紫砂茗壶,被称为“当世杰作”。“宫廷紫砂”中也典藏着彭年款飞鸿延年壶、逸闲(曼生)款诗句扁圆壶等,使我们领略到了“曼生壶”的风采和艺术成就。此外,清宫旧藏中还有项圣思、惠孟臣、陈鸣远、陈觐侯、陈殷尚、王南林、邵友兰、黄玉麟、程寿珍等人的紫砂壶艺作品。

观赏这些“宫廷紫砂”,真有“阅尽陶艺春色”的感概,彰显的是历史上宜兴紫砂对宫廷艺术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蒋尧基 文/摄)

 

追忆马金旺先生

陈士权

十一月九日上午,我正在整理一些有关首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花盆艺术节活动的资料,宝山工艺陶瓷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汝平给我打来了电话“马金旺先生今天凌晨去世了”。震惊之余,手中的资料撒了一地,映入眼中的却是一张BCI国际盆裁赏石协会一百多位外国朋友参观宝山工艺厂时,马金旺先生作紫砂盆全手工现场演示的照片,马金旺先生正一边忙着拍身筒,一边向来宾讲述着什么,外国来宾正在聚精会神、惊奇地看着……时隔一月许,这太突然了吧。

马金旺先生,你就这样匆忙地走了吗?

马金旺先生,又名马锦旺,1927年生于丁山陶瓷世家,1939年在年仅12岁时就随兄马金林学艺制陶,直到去世,在陶瓷行业奋斗了七十二个春秋。设计创作了大量经典的传世作品,他的紫砂盆系列被世人尊称为“金旺佰式”,他于1951年至1989年在原宜兴建筑陶瓷厂工作期间,曾经为中国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以及古城西安等地一些古典建筑设计陶瓷产品,1990年获国家轻工部颁发“杰出工艺美术工作者”称号。他的作品和论文多次荣登《中国花卉》、《亚洲艺术》、《盆景赏石》、《笔墨纸砚》等国内外颇具影响的刊物上,多次赴日本、新加坡、台港澳等国家地区展出、讲学,传播紫砂盆艺文化。他的紫砂盆艺造诣在世界上享有一定的盛誉,他一生所创作的紫砂盆、紫砂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许多国际盆栽爱好者也多次来宜兴同他进行交流。2008年4月,日本盆栽协会会长岩崎大藏一行十多人慕名来宜兴。马金旺先生不顾八十二岁高龄,欣然为到访的日本友人现场演示紫砂盆全手工制作技法。也就是在他去世前的一个月,首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花盆艺术节举行期间,他还同弟子们一起为中外来宾作现场演示,赢得阵阵喝彩。

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一个毕生为陶瓷艺术的老人,你就这样走了吗?

2008年的春天,我着手准备“利华杯”全国陶瓷花盆创新评比,同市陶协史俊棠会长磋商后,决定邀请资深盆艺家马金旺先生担当评委之一。原定早上八点的评比时间,马老七点就到了,在为参评作品评比中,他一件一件认真仔细地观看,有的作品器形较大,他总是围着作品转上几圈;有时也弯下腰查看作品的线条和装饰,然后再认真地打分。他说“评一件好的作品,是对作者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他的一丝不苟的精神让所有参与评比活动的人都很感动。几年来,他相继为“利华杯”、“金旺佰式杯”、“昆吾·石月杯”三届全国陶瓷花盆创新评比做评委,积极地参与各项陶艺、盆艺活动。有一次我因为他姓马,就称他是“老马伏枥”,他笑着说“老马伏枥我不敢当,但发挥点余热还是可以的”。

一个视陶瓷为生命的老人,一个严谨执着的老人,你就这样走了吗?

当世界各地你的朋友、你的盆迷,闻你仙去,满含悲痛,络绎不绝地赶到宜兴为你送行,悲泣的泪声中满含痛惜,我们知道,你走得太匆忙了。当我在追悼会上宣读着一封又一封来自世界各地、省内外陶艺界、盆艺界发来的唁电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马金旺先生,你安心的走了。你的一生诠释着宜兴紫砂文化的内涵,积累和创新的紫砂盆艺文化,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

马金旺先生,一路走好!

(作者系宜兴市陶协花盆分会执行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