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陶都通讯》2011第四期


2011-04-28  

宜兴市青年陶艺家作品在陶博馆展出

首届“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受表彰

4月22日,由宜兴团市委、市青联、市陶协共同主办的市青年陶艺家作品展开幕式暨首届“陶都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颁奖仪式,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举行。宜兴市领导董平、许伟英、路晓报、洪雅、芮俊燕,无锡团市委书记蒋蕴洁,本次活动专业组和综合组评委、参加评选的近百名青年陶艺家以及基层共青团干部及青年代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丁蜀职高工美专业学生共300余人出席了这一活动。

团市委书记刘英主持开幕和颁奖仪式。市陶协会长史俊棠简要介绍了这次作品和十佳陶艺家评选的情况,并宣读了表彰决定。史小明等十佳青年陶艺家、丁俊宏等30名优秀青年陶艺家获此殊荣(名单见4版),由到会领导向他们颁奖。荣获“十佳青年陶艺家”称号、宜兴市人大代表、市青联委员、高级工艺师顾美群代表被表彰的青年陶艺家作了发言。

这次青年陶艺家作品展汇集了92位年龄45周岁以下、工艺师以上职称陶艺工作者的183件(套)精品力作。作品题材广泛、造型多样、装饰新颖、工艺精湛,具有很强的原创风格和艺术感染力,一些作品还是全国及省市陶瓷艺术创新设计评比中的获奖佳作。展示了我市新生代青年陶艺家的独特风采。

宜兴市委副书记董平指出,紫砂是宜兴最响亮的“名片”,弘扬紫砂文化是全市上下的共同责任。衷心希望广大青年陶艺工作者秉承优良传统,勇于开拓创新,潜心钻研突破,不断探寻传统工艺和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点,致力将陶都名片擦得更亮,打得更响,传得更远。希望各级共青团组织继续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青年陶艺家的健康成长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交流和发展平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凝心聚力、再立新功。(崔听槐)

 

紫砂缔结的中韩“砂壶情缘”

一年轮换一次的中韩陶瓷文化交流活动,2011“中国宜兴优秀青年陶艺家韩国展”已于3月31日在韩国首尔闭幕。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中国陶艺大师邱玉林等陶艺家应邀出席。此次活动让更多的韩国民众了解和喜爱宜兴紫砂。

韩国拥有众多紫砂壶爱好者。他们对紫砂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年都有大批陶艺家和壶迷朋友到宜兴,与紫砂技艺人员切磋技艺、交流作品。韩国地乳茶会还在丁蜀镇西望村的韩国工业园内建立了“地乳陶艺”中韩文化创意中心,制作具有韩国风格的紫砂茶具销往韩国,满足爱壶者的需求。

3月25日,韩国驻华大使柳佑益先生一行6人专程来宜兴,先后走访了鲍志强紫砂艺术馆和地乳陶艺,观赏了紫砂艺术品的风采。丁蜀镇镇委书记马钟、市陶协会长史俊棠陪同柳佑益参观考察。

柳佑益说,很高兴来到秀美的宜兴,观赏到魅力无穷的紫砂艺术品。去年,在北京举办的中韩陶瓷艺术“交流&陶艺共感”展,加深了对宜兴紫砂的认识,同时也结识了鲍志强大师等宜兴紫砂艺术家,并建立了友谊。宜兴紫砂神奇的材质,独特的技艺,让他久久难忘。他表示,愿意为中韩陶艺文化的交流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并将宜兴紫砂推介到韩国及世界各地而努力。同时,也希望中韩艺术家在陶瓷文化领域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柳佑益大使接受了鲍志强赠送的书法作品“陶缘”和紫砂壶。(蒋尧基)


五月“陶都风” 鹏城展风采

——宜兴陶艺精品在深圳展出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深圳展”,于5月10日至22日(文博会期间)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行。向深圳及珠三角各界展示宜兴陶瓷艺术的文化魅力,迎接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

宜兴是中国最古老的陶瓷产区之一,已有7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享有“陶都”的美誉。宜兴陶瓷作为传统的特色的文化的产业,承载着远古的文明和现代的荣耀。宜兴陶瓷产品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善、陶艺特色彰显、文化底蕴丰厚。在艺术陶瓷领域,典雅端庄的紫砂,如冰似玉的青瓷,古朴凝重的均陶,坚致美观的精陶和姿色绚丽的美彩陶,被世人誉为陶都的“五朵金花”。尤其是宜兴紫砂,它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鼎盛于当代,在数百年的薪火相传中,紫砂壶艺“冠绝一世,独步千秋”,成为无与伦比的陶中瑰宝。许多精品为国内外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竞相珍藏。宜兴紫砂制作技艺在传承和发展中续写了它的辉煌,2006年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宜兴青瓷、宜兴均陶,分别起源于西周和宋代,已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于越窑派系的宜兴青瓷如出水芙蓉,清新可掬,被誉为“东方蓝宝石,精美的碧玉器”,将带给你别样的风采。以明代“欧窑”和清代“葛窑”而饮誉中外的宜兴均陶,因它的两大“绝活”:堆花和均釉,被赞叹:“名陶名器,天下无类。”宜兴精陶和美彩陶继承了“宜兴窑”的传统技艺优势和陶釉装饰,它们的艺术效果,同样引人入胜。

“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深圳展”是一次宜兴陶瓷最高艺术档次、最高文化品位的展示活动。250多件(套)紫砂、均陶、青瓷、精陶和美彩陶,以其独特而又完美的艺术形态,凸现宜兴陶瓷的厚重文脉和技艺水平。为了确保展品的典型性、权威性和代表性,规定展品制作者必须是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包括18位国家级大师、6位省级大师、27位省工艺美术名人以及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设计评比等级奖作品作者。而且,市有关领导和陶艺大师组成评审小组,对所有参展作品进行严格的遴选,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力求每一件展品都是“名人新作”或“新人力作”。

紫砂是这次展览的主角,展品占总量的80%以上。展品中有6件清代紫砂壶作品,分别是清乾隆年制款的“泥绘乳鼎壶”,无款的“玲珑八竹壶”、“丰收壶”,绿曾款的“描金六角莲子壶”、清德堂款的“点彩宫灯壶”和清嘉庆阿曼陀室款的“合欢壶”。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仿古壶如意壶”和蒋蓉的“百果壶”。同时,徐汉棠、徐秀棠、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李昌鸿、鲍志强、周桂珍、顾绍培、何道洪、李守才、徐安碧、邱玉林、曹婉芬、毛国强、徐达明、吴鸣、季益顺18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艺大师每人2件扛鼎之作也一起亮相,这是前所未有的展示盛况,成为吸引观众目光的精彩亮点。在展厅不仅可以欣赏到高水准的传统紫砂壶艺造型,还能领略到蕴含西方文化元素的现代陶艺紫砂壶,体现中青年陶艺家在作品的设计创作中的时代精神和创作理念,以一种全新的紫砂文化语言,与观赏者作情感交流。

展览期间,多位国家级大师也到深圳,与紫砂壶爱好者近距离的交流和访谈,并进行有关紫砂原料、制壶工艺、玩壶藏壶的研究和探讨。展厅里还现场演示紫砂壶制作和茶道表演。播放有关陶瓷艺术的电视专题片和科教片,全方位地介绍陶都宜兴的秀山丽水及其灿烂的陶瓷文化。

“陶都风——中国宜兴陶艺术深圳展”通过一流的策划、一流的组织、一流的展品,可以见证陶都宜兴传承陶瓷技艺、弘扬陶瓷文化、发展陶瓷经济的勃勃生机。同时,陶瓷作为宜兴城市的“名片”,将带着五色土的芬芳饮誉全国、走向世界。(蒋尧基)

 

五月的深圳吹拂“陶都风”

4月16日,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洪雅在深圳发布新闻:5月10日将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深圳展”。来自陶都宜兴的250多件(套)紫砂、均陶、青瓷、彩陶和精陶艺术品为深圳市民献上一场“紫玉金砂”为代表的陶瓷文化盛宴。五月的鹏城将吹拂温馨的“陶都风”。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而且各种文化元素交融。为了继续打响“陶都风”展览品牌,面向珠三角,辐射港澳台,这是宜兴市人民政府举办“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深圳展”的主旨。这次展览对送展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作了严格的规定,展品制作者必须是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包括18位国家级大师、6位省级大师、27位省工艺美术名人以及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设计评比等级奖作品作者,而且必须是“名人新作”或“新人力作”。届时,有多位国家级大师赴深圳,对宜兴陶瓷(紫砂)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收藏知识进行讲座。展厅内还安排陶艺家进行紫砂壶制作和均陶堆花等现场操作表现。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有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中国网、人民网、新浪网、国际在线、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羊城晚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澳门日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台湾中国时报、美国国际日报等3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洪雅副市长、市陶协史俊棠会长分别解答了记者提出的有关宜兴经济社会和旅游文化资源、宜兴紫砂及“深圳展”的特色亮点等方面的问题。(尧基)


传承的力量  创新的喜悦

——评选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作品展有感

在这充满花香和鸟语的时节,宜兴团市委、市青联、市陶协于“五四”青年节前在全市范围内评选立志传承、勇于创新的“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92位年龄45周岁以下、工艺师以上职称的陶艺工艺者的180余件(套)精品力作集中展示于宜兴陶瓷博物馆。使我们又一次领略到年轻一代陶瓷工作者的理念升华和创新成果。

宜兴陶瓷艺术在传承和发展中走到今天,倾注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勤劳、心血和甘为人梯的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技艺人员,使他们在继承传统中开创未来,绘就了宜兴陶苑的烂漫春色。

这一件件精美或质朴的展品反映了当代青年陶艺家的设计理念、艺术构思、表现形式和工艺水平。他们的技艺已经成熟,他们的作品各臻奇妙,可圈可点,传达的是千年陶艺的骄傲,吟唱的是陶都文化的厚重。所以有不少展品是在全国及省市的陶瓷艺术创新设计评比中的获奖佳作,可以说代表着当代青年陶艺家的最高水平和丰沛学养。

宜兴陶瓷艺术的“五朵金花”次第绽放,令人耳目一新。紫砂壶依旧是展览的主角,千姿百态,洋洋大观。在古朴中体现新潮,在传统中蕴含时尚,具有生命的张力和时代的脉动。比如,史小明的“大皮包壶”、范泽锋的“荆溪十景系列”、赵曦鹏的“霓裳天姿五件组壶”、徐曲的“天蓬壶”、胡朝君的“圆圆满满茶具”、顾美群的“皮囊壶”、潘岷的“灵动如意”、顾婷的“金瓶婷风壶”、姚志源的“一壶乾坤茶具”、范伟群的“祥云追月”、陆君的“牡丹与樱花对话”等等,其造型的象征意味、工艺的传承手法、装饰的奇趣变化和历史的故事积淀,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审美空间。紫砂壶的创作设计,关键在于“理”与“趣”,那就是作品的理念和情趣,从中可以折射出作者的生活思考和艺术风格,也沉淀了艺人的情感与智慧,从而达到作品的材质美、形态美和创意美。

谈珂的青瓷窑变“包容”、杨俊的均陶堆花“螭虎如意瓶”、刘俊的均陶堆花“麒麟献瑞钵”、葛昊翔的彩陶“紫烟生翠”等作品也很出彩,无一不是透过作品的形制符号来表露寓意、寄托和情感。而他们的装饰技艺则是传统造物审美观念在器皿上的必然体现,既根植于传统,又不断地纳新,有着鲜明的文化脉络和美学追求。

紫砂壶雕塑也是一大亮点和特色,。其中佛像雕塑如“莲花观音”(史小明)、“莲界化佛”(王潇笠)、“树桩钟馗”(许良平)等,让我在佛的永恒微笑和淡定从容中,感受佛的刻苦修行与豁达虔诚,用紫砂艺术承载佛的文化元素,也是一种参悟与净化。

此外,陶艺“与时俱进”(黄旭峰)、“渴望”(张剑)、“决胜”(曹竞方)等作品,开发和拓展了紫砂艺术语言的表现潜能,成为一种紫砂艺术新门类而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紫砂雕塑“龙生九子”(勇跃军)凸现了对龙的赞美、对龙的祈盼。9件雕塑分别勾画了“龙生九子不是龙”的传统形象,将一些怪异兽像归纳于龙子的造型中,并糅合进某些龙的特征,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观赏青年陶艺家的作品,既感悟到他们的收获,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青年陶艺家是宜兴陶瓷艺术的未来和希望。“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这是大家的共识。古人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明求贤若渴的心声,而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经对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说过:“如果你们抱着个人功利的思想稿艺术,我劝你们放弃。你们如果真的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那你们对艺术的兴趣、执着必须向野兽那样,用开水浇都浇不死。”

我们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了陶瓷艺术的盛世辉煌。作为青年陶艺家要带着这份责任、带着这份愿望,将前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珍稀资源,保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我们只有依靠勤奋与好学,才能走向陶瓷艺术的深处,开创出独属于陶都宜兴的时代风流。(尧基)

 

首届江苏省陶艺大师、陶艺名人评审启动 

日前,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发出通知,“首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陶瓷艺术名人评审”开始启动,为我市陶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申报时间定于5月1日至31日(通知详见3版)。

江苏是全国的陶瓷重点产区,陶瓷门类齐全,陶艺品种繁多。随着陶瓷艺术作为人文经济的定位和发展,陶艺名人的引领作用日益显现。这次评审工作是根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文件的精神展开,坚持上级领导部门指导和监督,行业协会为主体,组织行业内一流专家评审,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的原则。

对申报省陶瓷艺术大师、省陶瓷艺术名人都设定了“门槛”,如申报省陶瓷艺术大师必须具备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职称,从事陶艺创作连续25年,申报专业门类15年以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及高深的艺术造诣和修养,荣获全国陶瓷行业评比三等奖以上奖项或省级评比二等奖2次以上,有专著出版或省级专业刊物发表过专业论文2篇以上等条件。(陶讯)

 

关于开展首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陶瓷艺术名人评审工作通知

省各陶瓷企业、有关单位、陶艺工作者:

江苏是个陶瓷重点产区,陶瓷门类齐全,陶艺品种繁多,随着陶瓷艺术作为人文经济的定位和发展,陶艺名人的引领作用日益显现。近年来,我省陶瓷行业中要求评审省陶瓷艺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名人的呼声强烈,根据中陶协(2009)28号关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评选工作的复函,江苏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省陶瓷艺术大师、省陶瓷艺术名人评选工作有关情况的函,以及2009年12月30日及2010年12月7日召开的省陶协会长、秘书长会议的有关精神,决定启动首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省陶瓷艺术名人的评审工作,同时成立首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省陶瓷艺术名人的评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为江苏省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负责评审日常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省陶瓷艺术名人按照已出台的评审办法所设定的条件自愿申报。

二、申报时间为2011年5月1日至5月31日。

三、申报人需详细、认真、如实填写申报表,按要求准备相关资料。

四、评审办公室负责审查资料,并确定符合条件的参评人员,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

五、参评人员需提交3件作品参加最终评选(评选结束后如数退还本人),作品送交时间、地点由评审办公室另行通知。

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程辉:0510—87188238

    13003399880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2011年4月28日


首届紫砂盆钵专场拍卖在沪落槌

132件历代花盆名品成交价逾千万元

由上海中福拍卖有限公司承办的“紫玉金砂·首届紫砂盆钵专场拍卖会”,于4月23日下午在上海中福大酒店会议中心举行。经海内外各路买家角逐竞拍,132件名家花盆拍品被30多位竞拍者拍得,成交价达1134万元。

宜兴紫砂花盆从明代开始就与紫砂壶同样深受海内外市场青睐,历经数百年发展传承,积淀了深蕴的文化内涵,涌现了一批批既做壶又制盆的名师大家。清代中期后,远销日本的紫砂花盆被盆栽、盆艺界称为“古渡盆”,至今仍被藏界所乐道。这次拍品中,有被誉为“陈鸣远第二”的裴石民作品5件,被拍出15万元;徐汉棠大师在“文革”期间的“微型掌中盆”26件,全部拍出,成交额114万元,其中一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刻款“云脚长方束口盆”拍出28万元的高价。蒋蓉、徐秀棠、李昌鸿、何道洪、施小马、马金旺等人的多件作品也颇受青睐,无一流拍。这次参拍的6件“古渡紫泥盆”,因历史悠久、品相完好,极受竞拍者追棒,竞价一路飙升,成交价高达450万元。如“古渡紫砂外缘下带切足长方”、“古渡乌泥反缘三重下纽切足长方”、双双创造了105万元的单件最高价。成为拍卖会一大看点。(崔听槐)

  

中轻公司、锡阳公司经营管理权交接

4月12日,江苏锡阳研磨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举行了经营管理权交接仪式。市政协副主席赵菊明、丁蜀镇委副书记周泉荣出席并作热情洋溢的讲话。

江苏锡阳研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陶瓷微珠被国家科委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销往英国、美国、德国、瑞典、挪威、芬兰及意大利等国家。作为陶瓷新材料,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强劲优势。这次将经营管理权移交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是一次民营企业在产权制度上的探索和改革。央企与民企的嫁接,优势互补,必将促进产品的发展壮大。新任总经理王俊甫向公司董事长李锡春承诺,要做大做强非金属矿陶瓷研磨介质行业,每年以10%至20%的增幅,提高销售和利润水平,在尽早的时间内将锡阳公司的销售突破一亿元,并积极运筹,争取早日上市,让“锡阳微珠”的品牌更加鲜活光亮。(本报记者)

 

邱永斌获聘省首批产业教授

近日,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邱永斌在江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联合公布的江苏省首批教授中榜上有名,受聘为苏州科技学院产业教授。

邱永斌从事陶瓷科研创新工作三十载,先后承担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发泡陶瓷装饰砖的研究”“放射性硅酸钴放射机理及改性研究”等多项成果获省部科技进步奖,申报和授权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多项科研成果在生产中获得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陶瓷工艺研究领域造诣颇深,是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选聘产业教授,推行人才培养“双导师制”,是我省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企业家受聘为高校产业教授,实践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密切校企联系,更好地推进产学研合作。我省产业教授将实行按需设岗、公开选聘、择优聘位、合同管理,聘期为3年。(苏陶研)

 

李守才:德艺双馨的践行者

陶都艺苑中“五朵金花”之一的均陶,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创新,越发闪耀着亮丽的风姿和迷人的魅力。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李守才,耕躬于均陶园地已近40个春秋,他用大拇指描绘艺术篇章;又以朴实的情怀,践行着德艺双馨的人生追求。

今年春节后,李守才满怀深情,亲手将5万元捐款交到丁蜀镇慈善分会,又将3万元交到丁山实验小学,以表对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多年来,他已累计捐款2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堆花艺人肩负的社会责任。

在前辈老艺人的指导和培养下,李守才执着追求,刻苦钻研,特别是经过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深造后,对陶艺理论和技艺实践有了新的拓展和提高。他在传统“平贴法”的基础上,首创了“立体高浮雕堆贴法”和“累雕堆贴法”,增强了均陶堆花艺术作品灵动俊美的艺术效果。由于这一突破,使均陶堆花冲出了原先仅仅作为陶器作品上点缀装饰的范畴。作品坯体的形态变成了从属于艺术主体的载体,而堆花则成为主体艺术的首要表现形式,提升了均陶堆花这一品种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20多年来,先后有20余件作品在全国、部、省、市以及国际陶艺评比中获奖,较为重要的有金奖5个、银奖4个、铜奖5个。一些堆花代表作如1987年的“蟠龙陶台”、2007年的“翔坛”、“龙腾瓶”等被中南海紫光阁永久陈设收藏;2007年的“凤戏牡丹缸”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陈设收藏。近年来,他个人设计创新作品美轮美奂,无论是作品构思立意,还是泥色运用到堆贴技法,已步入了一个至善至美的境界。2010年9月,他应中国陶协、河南省玻陶协会、汝州市政府的邀请,随带坯件、色泥和工具,出席了首届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同时参加了“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这次大赛汇聚了景德镇、淄博、德化、石湾、汝州、禹州、龙泉、宜兴等八大名窑40多位顶尖艺人参赛,一争高下。当天,他现场堆贴的“群欢瓶”以大理菊和彩蝶为题材,施展大拇指绝技,引得众人争睹堆花绝活和记者的采访。结果,他选送的“双狮争球钵”与现场表演完成的“群欢瓶”,获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并双双荣获由中国陶协颁发的“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金奖和特等奖。12月,在佛山举办的第九届全国陶艺设计创新评比会上,他与刘俊合作堆贴的新品“鱼欢瓶”又荣获了金奖。

李守才技艺高超,而在艺德上更是有口皆碑。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从艺者往往急功近利,仿冒名人名作的现象屡有出现,可他恪守做人准则,凡是李守才的作品,都由他亲自制作完成,从不叫他人代工,让购买他作品的人买得放心。为杜绝本人作品被他人仿冒,他于1999年以个人姓名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报姓名商标注册获批准,有效地保护个人知识产权不受侵犯,首开宜兴陶艺界以个人作品署名权受国家保护的先例。

均陶是宜兴传统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尤以均釉与堆花形成的地域特色,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传承轨迹。李守才作为无锡市和宜兴市的政协委员,在2007年初宜兴召开“两会”期间,提出了扶持民间传统工艺,加快均陶“申遗”的建议而得到市里重视,由均陶工艺有限公司向上申报材料和影像资料,使“宜兴陶堆花技艺”先后被列入无锡市级和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确定李守才为宜兴陶堆花传承人。最近,包括堆花、均釉的“均陶技艺”已启动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工艺传承中,他从1982年至今,先后带徒授艺37名弟子,为培养新一代堆花传人呕心沥血,言传身教,多名弟子被选送院校深造,其中有工艺师职称的2人,助工3人。他还被聘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艺系兼职教授,从陶艺理论和制作技艺上先后为400多名学生和从艺者授课,为弘扬均陶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李守才是均陶园地中的耕耘者,又是德艺双馨的践行者。从1995年成为全国劳模之后,又先后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轻工总会授予“全国优秀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无锡市政府授予“无锡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宜兴市政府授予“宜兴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殊荣。2005年,无锡电视台专门为其拍摄了20分钟的电视艺术片《大自然的吟唱——李守才堆花艺术》,2009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为其策划出版了《五彩霓裳——李守才均陶堆花艺术》一书,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他的艺术风采和心路历程。(崔听槐 文/摄)

 

“巨壶堂”里赏巨壶

“巨壶堂”是由丁蜀镇紫砂巨壶大师刘根林于1993年所创建。多年来,已有8把形制硕大、气势磅礴的巨壶如寿桃、松鼠、东坡提梁以及高风亮节紫砂壶落户国内外园林景点。图为现陈列于巨壶堂展厅的“天下第一壶——东坡提梁”,该壶高3.5米、宽1.8米,三叉提梁,通体呈褐紫色,壶身刻有“紫玉金砂,誉满乾坤”行草书,令人叹为观止,现落户于国家旅游景点溧阳天目湖景区,并荣获基尼斯世界纪录。(崔听槐摄)

 

2011年陶瓷行业发展遇考验五大问题待解决

关税壁垒问题。中国连续16年遭遇反倾销,是WTO成员中遭遇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光2010年就有29期,其中瓷砖两期。预计后面针对瓷砖的反倾销还会发生,比如巴西、印度等生产瓷砖的国家。同时,国家为减少贸易摩擦,将加大知识产权力度,严厉打击伪造、买卖单据等行为。

技术壁垒问题。目前技术壁垒越来越多。技术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加隐蔽,因为它表面上针对所有国家和地区。而且,一旦某个认证失效,进口国会马上推出新的认证。比如碳标签认证,未来会越来越重要。OSH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也将是企业必备的认证。OSHMS18000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从长远来看还可以减少企业在事故处理上的预期投入。

管理问题。卫浴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如何管理内部和渠道合作者,这是2010年行业凸显的新问题。高速扩张必然会导致企业管理资源分散。企业增加产能、渠道下沉,网点越铺越大,员工队伍、经销商队伍也跟着迅速扩大,而如何在发展中教育、培养好新的团队,这是个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ENS的规则问题。自2011年1月1日起,欧盟将执行ENS,即对前往或途经欧盟港口的所有货运强制执行“舱单提前申报”的规则,该规则适用于全部27个欧盟成员国。几个非欧盟国家,如挪威、瑞士、土耳其等也将执行类似欧盟ENS的规则。

人民币升值问题。人民币适度升值或中长期处于升值趋势的大方向已经确定。预计2011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将超过今年,2011年一季度开局或成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推进的关键时期。有大胆的预测甚至是:未来八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换算将达到4:1。此外用人民币结算的前景也普遍看好。最新的消息是,中俄贸易已经开始采用卢布结算。

 

入世十周年 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持续增多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在4月1日的首场纪念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发表主旨演讲时称,2010年中国海外投资已将近600亿美元,但10年来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亦快速升温,中国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国。

这场以“坚持扩大开放,构建世界经贸新秩序”为主题的纪念会议,吸引了中外工商界人士近300人与会。华建敏在会上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强化,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日益加深,在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上升。

但他指出,过去10年中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呈现快速增长之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各国经济复苏进程进一步分化,一些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自顾倾向强化,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中国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国。

华建敏称,2009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的9.6%,但遭受的反倾销案占到全球的40%,反补贴案占全球的75%,遭遇的贸易调查数占同期全球案件总数的43%。

华建敏表示,尽管面临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动摇,对外开放仍将是中国今后长期的主题,而且将更加鲜明。

他指出,中国将高度重视世贸组织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经济恢复增长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重塑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中,多哈回合规则谈判的结果将对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国际贸易起到更有力的规范作用。中国作为多哈回合谈判的促进者,将与各国共同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成功。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面临知识产权保护严峻挑战愿加强国际合作

2011年4月19日,第109届广交会一期闭幕。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日前在向本届广交会上举行的中日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的书面致辞中表示,广交会见证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进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他同时坦承,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知识产权保护挑战,互联网假冒和盗版日益严重。他说,中国愿意同时也在不断致力于与各国加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

中日展会知识产权研讨会是中国商务部和日本经济产业省共同举办的高峰论坛。崇泉在致论坛的书面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广交会逐步从侧重商标的保护管理,发展为对专利、商标和版权的全面保护,并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投诉机构,已经依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崇泉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2010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二,商标注册量世界第一,中国已经知识产权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有着坚实的基础。

但崇泉同时坦承,中国面临严峻的知识产权保护挑战。一方面,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转移,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更加突出。但侵权产品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既有生产、出口,也有进口、销售和消费,这个产业链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国际性问题。

                                      (信息来源:新华网)


剪纸“京剧脸谱”的收藏乐趣

剪纸作为中国的民间工艺,有着广泛的地域特征。我们常见的一般是单色构图。陕西、河北等地剪纸风格是豪放粗矿,浑朴纯真,江苏、福建等地的艺术特色是秀丽纤细,精巧明快。我收藏的一册剪纸“京剧脸谱”典藏品,是河北蔚县剪纸中的一朵浪漫山花,具有清新愉悦、益智的收藏乐趣。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曾赞美:“春来坝上迟多日,户牖花鲜不晚生。片纸瞬息千万朵,一刀一剪总关情。”

我得感谢北京的一位壶友,送给我这精美的礼品。剪纸“京剧脸谱”一套12张,装帧十分的考究。每一张剪纸都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而独具风采。据说蔚县剪纸始于清道光年间,近200年的历史。以宣纸为原料,用雕刀刻制,并运用全国唯一的“五彩点染”工艺,创作题材多取戏曲人物,也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等吉祥图案。“古朴中藏着灵秀,稚拙中蕴含聪颖。”一把刻刀,一张宣纸,一双巧手,并运用点染、涂染、晕染、渲染等技法,营造出精彩的剪纸艺术世界。

京剧作为中华国粹之一,而京剧脸谱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化妆谱式,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历来是紫砂、石刻、木雕、蜡染、皮影、剪纸、年画等民间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剪纸“京剧脸谱”将人物形象和个性特征刻划得淋漓尽致,生动传神。

秦始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剪纸作品中的秦始皇呈黄色三块瓦脸,表示帝王身份。勾尖眼窝、立眉、黑鼻窝、阔嘴岔、挂短髦,显示其凶暴和残酷的个性。脑门上的大红球,寓意为“日”,这是秦国以火为德,而日为火之母的传统理念反映。

包公因不畏权势,公正廉明,刚直不阿,在京剧中多有赞颂。剪纸脸谱为黑色整脸,白眉直翘衬托月额光,好似高山衔月,形容他执法如山、能断阴阳。头戴相貂,帽口有花饰,冠顶缠绣球,表明他得到加封,位高权重。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重点角色,脸谱为红色的心形猴子脸,边缘衬蓝底色,饰毛纹,突出两只猴耳。头戴插翎挂尾,极具装饰美感,说明被唐僧上了紧箍咒,符合小说中的特定人物形象。

牛皋这位《说岳全传》里的人物,性格豪爽,足智多谋。在剪纸艺术品中其脸为灰色,乌眼窝,细眉子,表示机智。宽鼻窝则寓意雄健威猛。头戴中盔,黑髯、黑耳毛,身穿硬靠,盔耳下飘着红穗,强化了造型的生动性。

剪纸“京剧脸谱”的每一位人物形象都记录着各自的历史记忆,可以钩沉在年轮辗转中渐渐褪色的故事。通过剪纸渗透了作者的审美评价,在色彩和纹榉的结合中释放夸张性和装饰性,让人物性格鲜明起来。从中我见到了剪纸艺人的不凡之处,他们用剪纸展露一种风度,一种境界,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

(蒋尧基  文/摄)


进香大觉寺

尧文

今年的清明节,我去了大觉寺,这是“中国陶都新十景”之一的绝妙去处。既让我感知初春,又使我领略佛地,可谓是靠佛游春。

前年,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市陶协和《宜兴日报》社联合倡议评选“中国陶都新十景”的时候,我才对“云湖佛光”有新的认知,但是没有去过。今年初春的时节,到那里去是别有情致的,尤其是浓得化不开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春天,是一首歌,为桃红柳绿吟唱。春天,是一幅画,饱蘸迎春花的金黄,绘尽山色烂漫的喜悦。春天,是一杯茶,在醇厚中沉醉,在悠闲中品味人生。

宜兴人都知道横山水库,现在称之为“云湖”,坐落在西渚镇,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景区风景秀美入画,山水迷人,竹木参天,湖水清澈,碧波荡漾。辽阔的水、悠远的山、出岫的云,就在眼际,仿佛“目极湖水千里外,人在水天一色中”。

大觉寺就在云湖之畔的秀山幽谷之中。青山将它环绕,翠竹将它包裹,好一座佛光祖庭。大觉寺是禅宗临济宗道场,南宋咸淳(1265—1274)年间,由志宁禅师创建,至今有700多年历史了。清乾隆年间,以超、仁界禅师重新整修寺院,更名为“集贤山大觉院”。清道光年间,广法法师担任主持和尚时,将寺名改为“白塔山大觉禅院”。随后,太平天国之乱战火四起,大觉禅院严重毁损。临济宗第四十八代弟子星云大师跨海赴台创立了佛光山,后重返宜兴,复兴祖庭,重修大觉寺,现在已经成为台海及国际佛教交流及文化旅游的胜地。

大觉寺占地千亩,现有建筑为观音殿、美术馆、滴水坊、大觉池,大雄宝殿正在建造之中,气势非常宏伟。观音殿里供奉的是千手观世音菩萨,为石刻全身像,有不少香客虔诚地进香膜拜,一炷清香,在烟雾升腾中寄托着信念与理想,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人们心目中救苦救难的楷模。《法华经》说,观世音菩萨能现出33种身影,她法力无边,而且都是女性化身,满足了广大妇女信仰的需要,也是佛教世俗化的表现。“大慈大悲”、“普度众生”融合了凡人的情感和意愿。正如星云大师所言:“信徒、朋友给我帮忙,我觉得到我待人真心,我以真心待人,人也会以真心待我。这个世界上人与物之间,菩萨精神、彼此迎送都需要。彼此慈悲、逢人帮忙,自己劳动服务跟菩萨一样。”他还说要用智慧、慈悲、佛法去点亮心灵的明灯。

寺庙里有美术馆很是少见。大觉寺美术馆里陈列了许多有关星云大师建立佛光山的图片,着重解读星云大师与宜兴大觉寺的因缘。美术馆里还有不少木刻达摩像、观音像和飞天女神像等。特别是荷花簇拥下的紫砂雕塑“星云大师”立像,生动传神,惟妙惟肖。“星云灿烂,照耀净土人间;云水渡过,洗清尘埃世界。”这就是人们对星云大师的敬颂与赞美。

  

乌饭新炊芼臛香

佳木

清明前几日,已是柳媚花妍,莺啼燕语的好时光。应友人相邀,赴省庄作踏青游。午间,10余人聚会饭庄,觥筹交错,肴馔甚丰。席间,店家特意上了一道乌饭,大家蘸上白糖,食之软甜可口,齿颊留香。我想,提早一个多月就品尝乌饭,喻意春之脚步深深。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宜兴民间家家户户都要吃乌饭,已成为历久不变的习俗。今人已难以考证吃乌饭从何时始,但从唐宋时已见诸于文字记载。擅长写景咏物的唐代诗人陆龟蒙《道室书事》诗,就有“乌饭新炊芼臛香,道家斋日以为常”之句。陆是苏州人,曾任湖苏二州从事,对江南的习俗了然于胸。宋代杂剧有“目连救母”,称目连戏。宜兴蜀山旧时有目连戏场,所演故事源出佛经《佛说盂兰盆经》,写目连母三圣母青提夫人不敬神明,被玉皇大帝关进地狱,备受折磨,目连备饭游遍地狱寻母,每次送饭在地狱途中被狱鬼抢食,后在山上采摘到一种灌木树叶,捣汁和糯米同煮,用乌黑的米饭骗过狱鬼,其孝心感动天帝,最终与母同升仙界。虽是神话,但目连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传颂,那种“神农尝百草”的精神,惠及后世。可以说,吃乌饭的习俗,最少也有千余年。

童年的记忆挥之不去。那是在1949年宜兴刚解放没几天,国民党军溃败经宁杭公路大撤退刚过,这天是四月初八,一家人早餐就是乌饭。约8时许,从门外进来一个穿褪色黄军装的年轻汉子,面带萎色,手捧残旧草绿色军用饭盆,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北方话,一看就知是国民党大撤退时的逃兵,饥馑相毕露。母亲就到锅里盛一碗乌饭倒进他盆中,不料他用手连连指向碗中,叽里呱啦一通,意思说这是什么饭?能吃吗?后来闻香才蹒跚离去。这与神话中地狱小鬼不识乌饭又如此相似。

做乌饭的草头学名南烛,也称南天烛、青精树,属杜鹃花科、常绿灌木,秋季开花结果,浆果球形,味甜可食。宜兴属丘陵山区,此木夹杂山坡上到处都有,采摘方便,过去如果想吃乌饭,隔天只需上山捋其枝茎上部呈红色或碧绿的嫩叶,入石臼中捣成碎状,置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加些许明矾,用糯米连簸箕浸锅中,视水漫过米就好,加热微温再冷却,浸一夜就可,淘洗干净,此时米粒已呈蓝褐色,烧出的乌饭呈现色香味俱佳的妙境。据说,乌饭有明目、健脾等功效。除了作早饭外,剩饭还可放入油中煎食,或甜或咸,悉听个人口味。也有把乌饭晒干,保存备日后享用。现在,饭店在应令时节,还用乌饭烧制成甜饭,成为一道独特而带地域风味的甜点。最近二三十年间,宜兴一些山民逢时将糯米加工成生乌饭,带到城里来卖,赚些辛苦钱,又方便了市民。

 

一位紫砂文化遗产保护的践行者

——读评徐秀棠新著《宜兴紫砂传统工艺》

邓君曙

辛卯新春,徐秀棠大师的《宜兴紫砂传统工艺》新著出版,这本著作对紫砂魂之所系传统工艺作了微观上的论述。

这本新作从第一章“紫砂陶(壶)产业形成的两大要素”开篇,从亲历、亲见、亲闻的视角写了“紫砂泥原料”、“传统全手工制坯”、“陶刻”、“紫砂龙窑生产过程及缸窑、小窑”,最后配以人物素描追忆了他所见到的65位紫砂艺人。其重点章节,笔者以为是第三、四、五章,尤以对1957年之前紫砂全手工制壶的工具、过程、技巧、烧成等作了祥述,并配以手绘图展示了原汁原味的紫砂传统生产工艺的全过程,作者认为1957年应为分界线,他甚至可上溯至明清时紫砂生产的原生态状况。如:早期紫砂泥矿开采照明是豆油灯,并非煤油灯;泥矿加工是使用的石磨;而非造缸之泥料加工中使用的牛拉滚埸硌砣、泥粉过筛的竹篾筛子、用脚踩泥的埸景;紫砂龙窑的形制,装窑的窑具及秘技;烧窑的茅柴及工具;作者学徒时学习陶刻的传统进程……这些埸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有些早己退出历史舞台,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有些己为新的科技手段而取代。但他却是紫砂衍变的正宗、正统源头。对研究传统紫砂史是不能被湮灭、遗忘的珍贵史料。简洁明了、手绘图解、还原历史真实面貌是本书的最大写作特色。自2006年宜兴紫砂陶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7年宜兴紫砂被批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来,紫砂热再一次升温,可渭“陶都风”吹遍大江南北,再震海外,紫砂工艺国际化交流频繁,紫砂市埸空前繁荣。但随之而来的商业化炒作也愈演愈烈,吹嘘、欺诈、伪冒、造假等鱼龙混杂现象比比皆是,虽非主流却极大地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败坏了紫砂传统工艺的声誉。尤其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紫砂传统工艺被曲解,甚至以讹传讹,如果行外人说行外话还情由可谅,那么紫砂业内的某些人士不尊重历史,混淆是非就太不应该了。如:有人认为制壶手工和模型无区别;不用模型即为全手工;认为徒手制壶就是传统全手工,完全贬损了传统工艺的概念,误导了消费者,也亵渎了传统工艺美术的特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积淀出来的实践知识、智慧技巧,其中包括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富有特色和人文个性的紫砂壶既是匠心和技术的融合,也是巧手与有关工具的融合,徐大师以自己在2002年赴罗马尼亚参加国际陶艺创作中的体会谈到了制作工具的重要性,他带上的制壶工具搭子、矩车就令外国陶艺家惊叹不已。他在接受《中国陶瓷画刊》的访谈中曾谈到紫砂工艺的基本工具就有100多种,而且每个工艺师又是根据自己的要求亲自制作……在这本新著中,徐大师又进一步将历史上传统全手工成型(做壶)的工具细化为“必备工具”、“专用工具”和“特殊工具”,并认为这些工具本身就具有造型艺术价值,特别是“专用工具”更是紫砂传统技艺里最具传承价值的三大传统技艺之一。其他二种绝技是“打身筒”和“复滋泥”,作者认为这三种工艺是其他陶瓷器制作所未采用过的,是紫砂传统制作中独特的精华所在,而“复滋泥”这道工序,在众多的现代紫砂工艺书籍中往往被忽略,少有突出的记述。

在紫砂壶形制的分类上,作者对传统的以光货、花货、方货、筋囊货的归类提出了质疑,认为从传承角度来研究记述,还是应该从造壶的结构上来分类较为合理。如方壶上加花枝或筋囊壶上加花枝,到底算什么?筋囊货、方货其实也是光货。这是作者的独特见解,是对实践的一种反思,颇具新意,值得进一步探讨。

读罢徐大师的这本新著,深感徐大师的这种良苦用心。紫砂文化从来不是靠打造出来的,对紫砂传统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精心呵护,需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去提升文化的自觉性和历史责任感,要靠在不断的承传和创新的实践中去形成理论体系。多年来徐大师不断探索、反复思考,可谓是研究这一课题的开先河者。让我们看到了他不仅是紫砂传统工艺的守望者,更是一位紫砂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践行者。

 

陶都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名单 

十佳青年陶艺家10名

史小明    陆  君    杨  俊(女,均陶) 周忠军    赵曦鹏      

范伟群    姚志源     顾  婷(女)     顾美群(女)潘  岷 

 

优秀青年陶艺家30名

丁俊宏      方幼琴(女)   王潇笠(女)   刘  俊(均陶)  朱  丹(女)

朱峰海(均陶) 何  健      何  叶(女)   吴燕群(女)    张哲伟

汪国勤(女)  苏  敏      周俊智         周品鑫       范建荣

范泽锋      范荣仙(女)   勇跃军         胡朝君       徐  曲(女)

秦永强      谈 珂(青瓷)  高  俊(小)    喻小芳(女)   葛  烜       

葛昊翔(彩陶) 谢菊萍(女)   鲍雯君(女)     潘  俊      潘小忠  

                                  

宜兴游感

范钦扬

 

 宜陶技艺耀华光,

 兴盛竹海甲四方。

 阳春茶香飘万家,

 羡煞世人美名扬。

(作者:上海海关缉私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