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陶都通讯》2013第五期


2013-05-22  

中国陶都  陶醉中国

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隆重举行

5月的陶都,繁花似锦,如诗如画。在这春意盎然的美好季节,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于5月5日至8日在中国陶都陶瓷城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当天的开幕式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卫国、副省长曹卫星以及宜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中苏共同为陶文化节开幕式启动水晶球。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会长王忠奇,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全国政协常委、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秦锡麟,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何天雄,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中,无锡市政协副主席张丽霞,宜兴市领导张立军、邵亚群等以及来自美、法、英、意、韩、澳等国家的陶艺工作者,宜兴地区及全国各陶瓷产区领导和工艺、陶艺大师,全国旅游界、文化界、经贸客商等代表共同出席开幕仪式。

开幕式上,黄莉新对陶文化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既是全面展示紫砂陶艺的一次盛会,也是促进宜兴陶瓷艺术繁荣发展的一次契机。希望通过本次陶文化节,让更多的海内外朋友认识宜兴、结缘陶艺、加强合作,进一步掀起宜兴陶艺发展的各项建设的热潮,把“中国陶都”叫得更响,把“紫砂名片”擦得更亮,为加快打造“四个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曹卫星在致辞中指出,宜兴是全国陶瓷主要产区之一,也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三级Ⅰ类新兴中心城市和苏南经济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宜兴以此次陶文化节为契机,进一步密切与海内外朋友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陶瓷文化,努力推动陶瓷产业繁荣创新和更好更快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产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王中苏代表宜兴市委、市政府和百万陶都人民,对莅临陶文化节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陶瓷文化、支持宜兴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宜兴独特的陶瓷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必将使宜兴的陶瓷艺术更添活力、更具魅力,也必将进一步促进宜兴的对外合作和文化交流,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注入新的动力。陶瓷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兴旺发达。当前,宜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前茅,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正处在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勇当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的关键阶段。宜兴将始终突出开放合作主题,深化经济文化互动,推动陶瓷文化创新发展、历久弥新,继续与海内外朋友分享这一文化瑰宝。

宜兴市委常委周斌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宜兴“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何天雄与宜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立军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揭牌;中国轻工业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与宜兴市合作共建“中国宜兴陶瓷出口共建基地”,王忠奇与宜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中平共同为基地揭牌;王中苏为迈克·摩尔、焦胥·格林、芭芭拉等6位国际陶艺界友人颁发“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交流大师”荣誉证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公布了“十大经典紫砂壶器型”;中国陶协副理事长、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揭晓了“第二届陶都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最终入选名单。

开幕式当天,以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彩陶为代表的“五朵金花”陶瓷艺术展精彩纷呈,共精选了大师、高工的精品佳作近500件(套),以亮丽的风姿,向中外嘉宾亮相,彰显历史传承与当代宜兴陶艺创新的最新水平,展示了宜兴陶瓷、陶艺、陶文化交相辉映的“视觉盛宴”。优秀青年陶艺家的近70件作品、曼生杯陶刻大赛获奖的104件作品也同时展出。

为配合陶文化节陶艺作品展示,宜兴市副市长尹志华当天参加了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的“林丰杯·第三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花盆艺术节暨第七届全国陶瓷花盆创新评比”的开幕式。共有214件盆艺新品及明清以来古盆近200件向嘉宾展示,另有80多件盆栽盆景亮相。同时90件创新作品获得各类奖项。(本报记者)

 

中陶协陈设艺术陶瓷专委会

工作会议在宜召开

5月4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陈设陶瓷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宜兴陶协会场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陶协名誉理事长秦锡麟,中陶协理事长何天雄、副理事长傅维杰,来自全国各陶瓷产区以及清华大学、中国女陶艺家协会的26位陶瓷协会会长、专家和教授出席了会议。会上研讨了专委会换届等事宜。

这次工作会议上,对拟订的中国陶瓷艺术专委会工条例、中国陶瓷艺术设计中心工作方案、中国陶瓷大师联盟工作条例、中国陶瓷鉴赏委员会工作方案、中国女陶艺家协会筹备计划形成的讨论稿以及5个组织机构的设立及人员安排,作了详细的研究讨论。其中,中国陶瓷艺术设计中心旨在提高全国的陶瓷设计艺术水平,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陶瓷工业园区。中国陶大师联盟则将集结全国优秀的大师,举办学术研讨会,依托已有大师队伍培养新一批中国陶瓷大师,创建实验创作基地,建立全国性的作品展示中心,与国外艺术行业进行互动交流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陶艺从业人员整体创作水准。(陶讯)

 

第二届陶都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

名  单

由共青团宜兴市委、市青年联合会、市陶瓷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陶都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评选活动于2013年1月底启动,至3月20日截止共有63人报名参评,送评作品188件,经专业评审组4月4日初评,综合评审组4月5日复评,经市公安局、计生委等部门核实,确定十佳青年陶艺家为10人,优秀青年陶艺家为24人, 名单如下(以下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十佳青年陶艺家(10人)

王潇笠(女)    刘  俊     何忍群     范泽锋     范建荣     

周俊智        胡朝君     徐  曲(女) 葛昊翔     潘小忠

优秀青年陶艺家(24人)

方薛斐      毛子健     邓亚亚(女)   邓举青(女)    厉上清

叶水英(女)  卢伟强     史云棠       史爱明         刘建芳(女)  

许学芳(女)  华雪琴(女 ) 何  震(女)  范月琴(女)    

杨逸文(女)  周菊英(女)  周军明      高  峰       袁国强       

秦利君(女)  徐  飞      徐  跃     贾益芳(女)    曹奇敏

 

“林丰杯”花盆新品竞艳陶博馆

5月5日,“林丰杯”第三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花盆艺术节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开幕,214件花盆新品和百余件古盆,80多盆盆栽佳作一起亮相。副市长尹志华以及众多陶艺界、盆艺界知名人士出席活动。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主持了开幕仪式。

据了解,本次花盆艺术节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花盆作品,主要包括创作新品花盆、古盆收藏作品等。经过专家评定,共有约90件作品获得不同奖项,在所有获奖作品中,“神力制陶”选送的3.8米“特大长方盆”被评为金奖,并成为中国最长花盆。另外,本次花盆艺术节期间还将举办国际盆栽艺术论坛,参展作品拍卖、现场操作表现和第七届中国宜兴紫砂花盆全国厂商联谊会等多项活动,整个花盆艺术节持续至5月8日。(报讯)

 

《国陶荟萃》出版发行

5月5日下午,石国松先生主编的大型陶瓷艺术画册《国陶荟萃》,在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首发仪式。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秦锡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宜兴市副市长何晓进以及来自江西、山东、湖南、江苏、广东、河北、浙江、广西等各大产区的陶瓷艺术大师百余人出席了首发仪式。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主持了首发仪式。经过5年多的努力,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目前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民营陶瓷艺术馆,收藏了大师、教授等名家之作上千件,成为全面展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窗口。《国陶荟萃》分上下两卷,共收录博览中心大师馆中400多名国大师、省大师的近500件作品,宛如一幅汇集全国特色陶瓷艺术的画卷,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中华陶艺世界。(尧文)

 

问道紫砂——点评“十大紫砂名壶”

5月5日下午,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专家论坛《问道紫砂》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举行,清华大学美院教授王建中、杭州华夏紫砂博物馆馆长李长平、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周小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等陶艺界专家学者,一起“品读”了传统老壶的经典之道。

第七届“陶文化节”开幕式上汪寅仙大师宣读的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这是从宜兴市广播电视台、宜兴市陶协共同主办的《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评选活动中遴选出来的。自去年12月5日至今历时5个多月,经过多轮评选,群众和专家投票,最后在5万余张有效选票中产生了10把经典名壶,它们是石瓢、仿鼓、供春、掇球、提璧、鱼化龙、龙头八卦一捆竹、井栏、报春、风卷葵10个经典款型。论坛上,专家们分别从器型的历史、外观造型、文化、工艺等角度,对各种经典器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点评。(陶宣)

 

电影《紫泥之恋》在宜开机

5月5日,中国新文人电影《紫砂之恋》启动仪式在位于丁蜀镇汤蜀路的“紫泥公社”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宜兴市副市长何晓进、市文广新局局长许夕华、副局长魏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蒋永芳、市陶协会长史俊棠、国大师汪寅仙、毛国强、邱玉林,省大师张振中、史小明等紫砂技艺人员和此部电影的编导、制片人、作曲等相关人士出席,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丫主持了开机仪式。

世间独有的宜兴兴紫砂,是陶都宜兴的城市名片。随着紫砂美誉度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近年来,众多影视剧作品也将紫砂文化元素融入艺术创作,开创了紫砂文化对外宣传的新途径。据了解,此次开机的《紫泥之恋》由宜兴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陶协拍摄,北京荆溪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淄博天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摄制,两宜轩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出资。这是一部以紫砂为材,用影片形式展现紫砂艺术独特魅力,具有鲜明陶都特色的电影。电影以宜兴紫砂人的真实经历为题材,讲述了主人公和紫砂“情人”曲折艰辛的艺术恋歌,着重刻画一代紫砂人对紫砂文化的痴迷热爱,致力于让世界了解紫砂、了解宜兴,圆一个宜兴的紫砂梦,以此推动中国紫砂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尧基)

 

宜兴陶瓷艺术展精彩纷呈

近500件(套)作品华丽亮相

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于5月5日在陶都陶瓷城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以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彩陶为代表的“五朵金花”陶瓷艺术展,以亮丽的风姿,向中外嘉宾亮相,展示宜兴陶瓷、陶艺、陶文化的“视觉盛宴”。

这次在博览中心600多平方的展厅中,共精选了大师、高工的精品佳作近500件(套),门类之广泛、品种之多样、内涵之丰富,为近年来鲜见。

宜兴紫砂历经千年传承,它集造型、诗词、书法、装饰诸艺于一体而赏用皆优。2006年紫砂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遗”名录。这次亮相的“五朵金花”当中,紫砂壶、瓶及陶刻类等共有270余件(套),其中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的“秋有佳色”、“大灵豹壶”、吕尧臣的“海之恋”6件套壶、李昌鸿的“三星提梁”、“一衡”、鲍志强的“竹简画筒”、“怀古”、顾绍培的“四方君玉壶”、“古玉今砂套壶”、曹亚麟的“溪趣”7头套壶,在构思和创意和文化内涵上,尽显国大师的艺术修养和技法的精妙。中国陶艺大师何道洪的“凝力”、曹婉芬的“竹海提梁”、“寒茶”、毛国强的“高逸九兰”、“秦古瓶”、吴鸣的“举案齐眉”系列、“砂山四贤”系列、徐达明的“汉韵红木提梁”、“四足鼎”、季益顺的“秋趣”、“知足常乐”等,具有浓郁的江南地域风情和独特的紫砂语言。一批中青年紫砂精英、省大师和高工的作品,创意别开生面,从传统到现代、传承与创新上发挥想象力,作品可圈可点,带来别样的审美情趣和技艺解读。顾婷的“智源壶”、汤杰的“明清家具——案几壶”、葛军的“竹林七贤”、吴小楣的“唐马球系列”、吴亚克的“鱼龙情”、顾治培的“金玉满堂”、朱丹的“祥云”、史国富的“峡江千里云千里”、史小明的“大延续壶”、范伟群的“六方竹鼎壶”、吕俊杰的“生生不息”等等。

宜兴均陶始于宋而盛于明,素以形制端重,浑朴妍整、釉色绚丽、画面舒放而有层次著称于世。新世纪以来,均陶取得长足发展。其中宜兴陶堆花技艺已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次陶艺展上,宜兴均陶有52件作品参展,如中国陶艺大师李守才有“凤戏牡丹”、“五龙嬉水”、“松鹤朝阳”等10件作品亮相,江苏省工艺、陶艺大师、均陶研究所所长方卫明有“读书乐”、“书香门第”等6种堆花,施以铜均釉的作品一展风采。

宜兴青瓷除继承古青瓷厚釉失透、青白结合等特色,在传承与创新中,已形成釉色的青中泛蓝,像出水芙蓉、清新可掬;如冰似玉,明丽高雅。在装饰上创造性地形成了窑变、飞红、重饰纹片等数十种工艺艺术,这次展示的57件青瓷艺术品,有“碧玉”青瓷公司提供的瓶、碗、钵、罐、盘等品种以及造型与雕塑结合等作品50件。另有“碧云”青瓷公司参展的11件作品,充分显示了“东方蓝宝石、精美碧玉器”的迷人风采。

宜兴精陶既有瓷的莹润细洁,又具陶的坚韧耐用,被誉为“陶中精品”,参展的10件精陶陈设品,均为中国陶艺大师徐安碧的倾力之作,作品融书画陶刻、“化妆土”釉下装饰于一体,给人以清新悦目、寓意深刻之感。如“大口书画通景瓶”、“和谐瓶”、“18英寸小河清幽图”、“14英寸泥绘猫头鹰”、“黑陶双耳瓶”等,意境悠远,气势博大。

宜兴美彩陶是美术陶和彩釉陶的的统称,继承了几千年宜兴釉陶生产的传统,经过不断创新发展,使这朵陶艺之花更加绚丽多彩。其艺术魅力在于彩釉装饰和作品造型。不同色泽的釉料在烧制过程中流窜、聚散、交融、把器皿装饰得色彩斑斓,如日出前的晨曦,似节日中争艳的花雨,像夜幕里闪烁的繁星,变幻莫测,使各种人物、动物雕塑,或各式瓶、盘、罐、盆、鼎等陶艺作品,在写实夸张中充盈着艺术感染力。

这次陶艺展上,宜兴彩陶艺术研究所共选送了各类不同造型与装饰的作品30多件,如中国陶艺大师、研究所所长邱玉林的“紫玉瓶”、“寒香系列”、“仿古系列”、“百乐瓶”、“吉祥鸟”等,以造型与装饰,诠释彩陶语言,将彩陶艺术融入当今时代精神,让人们领略现代艺术彩陶别样的风韵。宜兴美术陶瓷参展作品超过100件,基本上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作品,为宜兴薛兴荣收藏。属于当时国内著名艺术院校的专家、教授如周国桢、王则坚、韩美林、周轻鼎、张德蒂、郑可以及宜兴工艺美术陶瓷厂的一些设计人员的作品,品种以人物、动物、瓶、灯座、牛、羊头尊,花插、壁挂为主,展示了设计人员的美学理念和宜兴美术陶瓷的辉煌一页。(崔听槐)

 

“爱在陶都”青年陶艺家作品义捐拍卖

共青团宜兴市委、市青年联合会、市陶瓷行业协会于2012年、2013年共同举办了两届“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评选活动。第二届评选已于4月5日揭晓,他们的作品在第七届中国宜兴陶瓷文化艺术节上亮相。为了体现当代青年陶艺家的慈心善举,于5月5日,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之后,在陶都陶瓷城国际陶艺博览中心三楼举办“爱在陶都”宜兴优秀青年陶艺家作品的义拍活动。宜兴市副市长吴青峰、共青团无锡市委副书记马剑等出席。

这次拍卖活动由上海春秋堂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开槌。两届“十佳”青年陶艺家共20人的20件作品义拍。这拍品中有范伟群的“秋思壶”、顾美群的“墨林壶”、赵曦鹏的“一叶青莲壶”、姚志源的“合欢壶”范泽锋的“智语壶”、史小明的“新皮包壶”、王潇笠的紫砂陶塑“菩萨达摩”、葛昊翔的“紫烟生翠”(彩陶)、刘俊的“和美”对瓶(均陶)等,共拍得款额136.3万元。这些优秀陶瓷艺术品的义拍,体现了我市广大青年陶艺家的爱心善意和回报社会的拳拳之心。这将成为此次“陶文化节”的一抹亮色。(陶讯)

 

“陶文化节”楹联

赤橙黄绿,彩旗又迓八方客;

南北东西,世界同尊一把壶。

        (蒋祖芳)

陶都风,长空溢彩;

艺术节,大地流金。

        (邓君曙)

紫玉金砂招远客;

高山流水谢知音。

        (赵琴芬)

出新紫玉紫壶珍品;

唱响陶都陶艺劲歌 。

       (宋杏芬)  

七杯香茗喜迎三界客,

五朵金花同贺四时春。

       (欧美琴)

一壶乳水容天地;

七碗香茶味古今。

       (毕士雄)

天赐朱泥,陶都福地神如话;

君怀绝技,壶韵珠光品似仙。

       (邵湘君)

指有机缘易得;

心无异趣难成。

       (毛邓平)

火龙窑成就陶都梦;

金砂土催生紫玉魂。

       (褚晓年)

大开大合大文化;

定经定纬定航程。

       (杭国民)

横卧千年,仰首依然豪气在;

焰吞十丈,出膛尤使笑声多。

        (蒋祖芳)

一千年水火奇思,多少青蓝争出彩;

三万种方圆雅聚,满膛紫玉竞风流。

        (吴开荣)


“曼生杯”陶刻大赛观感

五月好时光,春花正绽放。在“陶文化节”诸多陶艺文化活动中,首届“曼生杯”陶刻大赛的获奖作品展示,也是一大亮点。这既是陶瓷文化的一个特色,又是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弘扬。

水墨丹青融入紫砂技艺,是宜兴紫砂艺术中引以为豪的文化现象。书画在钢刀的镌刻下,以别样风采熠熠生辉,我以为这是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在宜兴紫砂历史上“曼生壶”的出现,开创了文人直接参与紫砂壶设计制作和装饰的先河。陈曼生(1768-1822年),名鸿寿,号曼生,曼公、阿曼陀室主人等。浙江钱塘人,善书画,精雕刻,西泠八家之一。清嘉庆十六年(1811)任溧阳县令。任内,他对紫砂壶情有独钟,设计了众多的茗壶造型,每个式样都自撰壶铭,或幕友参与,或亲自执刀,或请人镌刻,壶坯均由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制作,世称“曼生壶”。“曼生壶”的特点是融造型、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体,形成了鲜明的文人风格,极富文化内涵。

这次由市陶瓷行业协会、市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的陶刻大赛是进一步继承与弘扬书画陶刻的文化艺术精髓,以紫砂器为载体,将紫砂技艺与丹青翰墨交融,契入时代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曼生遗韵,润泽今朝”。

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宜兴紫砂就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吸引了广大文人墨客、八方贤才,参与紫砂艺术的创新设计和造型装饰之中。历史上是这样,今天也依旧如此。115位参赛者,除了本地的从业人员之外,还有来自安徽、四川、湖南、河北等省的毕业于美术院校的年轻人。他们将智慧、技艺和特长,融入紫砂,加盟到陶刻装饰的创作队伍,无疑是对行业发展的助推,同时,也说明了宜兴紫砂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我们为后继有人,前程锦绣而高兴。

这次参赛的作品有170件(套),以紫砂陶为主,器形包含了壶、瓶、钵、缸、笔筒、笔洗等。为了体现评比的公开、公平、公正,毛国强、徐安碧、曹亚麟、吴鸣、范建军五位陶刻高手担当这次评委,重点突出传统陶刻装饰的工艺技巧、书画的把握到位,体现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些琳琅满目、书画传神的陶刻艺术品,让人们陶醉在陶瓷构成的长长画卷之中,感受作者的匠心与创意,素养与功力。王智明的“澄怀若镜”盘、王超鹏的“鱼形书法对瓶”等11件一等奖作品和吴文娟的“美女瓶”、陆轶舟的“灵根出谷”签筒等19个二等奖;花伟斌的“福地多禅云”瓶、胡春福的“罗汉六方对瓶”等30个三等奖艺术品,有的是工笔花鸟,有的是人物素描,有的如国画写意,有的似木刻板画……精彩纷呈,各臻其妙。

陶刻大赛是一次技艺的检阅,从中可以见证到当今中青年陶刻艺人的梦想和追求。正如评委所说,不少作品的书画功底较好,受过正规的教育,讲究章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寓意深远,但是用刀的功力,处理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我祈盼今后的陶刻装饰能够添加更多的美学元素。陶刻爱好者能够熟练地掌握陶刻技艺,把十分广泛的创新思路和艺术诉求,从文化的角度,去演绎和解读,在陶刻中实现自己的畅想和愿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陶刻作品,去丰富独具特色的宜兴紫砂文化。(蒋尧基)

 

首届“曼生杯”宜兴陶刻大赛获奖名单

 

联合国报告称2013年亚太经济增长乏力

2013年4月18日,联合国发布报告指出,同全球金融危机前相比,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体2013年经济增长乏力,部分原因是发达经济体经济持续疲弱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同时还由于本地区许多经济体自身结构存在问题。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当天发布《2013年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概览:前瞻性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持续”的全球经济衰退将“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也日渐枯竭。因此,“先增长、再分配、后治理”的模式将再也无法令人接受,报告呼吁制定政策时应把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方面。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全球经济监测中心负责人洪平凡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报告发布仪式上指出,2013年初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一些改善 迹象,但在实体经济中并未出现强劲复苏。洪平凡说,“一些欧洲国家仍处于衰退之中,在2013年预计不会出现实际增长。日本采取一些大胆的政策性行动,试 图使经济摆脱持续的通缩,但这些政策的结果如何还不确定。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美国的增长前景也处于阴云笼罩之下。与此同时,2012年增长放缓的几个 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未完全摆脱减速趋势。报告强调,主要发达国家所实施的大规模非常规货币宽松政策已使一些人担心可能会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和宏观经济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报告指出,自从全球金融危机开始以来,欧元区、美国经济及其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令亚太地区经济体付出沉重代价,造成亚太区域内生产总值损失3%,相当于8700亿美元。报告建议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利用反周期和积极的财政及支持性金融政策来抵御发达经济体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在制定这些政策时应确保能同时解决诸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现代能源、提高劳动者技能等长期问题。

报告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2013年将略有上升,从去年的7.8%上升到8%;而印度则将从去年的5%上升到2013年的6.4%;南亚和西南亚,阿富 汗、孟加拉国、不丹和斯里兰卡等经济体预计在2013年将增长6%或以上。印度尼西亚将获得6.6%的增长;菲律宾和泰国的增长率将分别达到6.2%和 5.3%,越南的经济增长预计将在2013年下半年回升到5.5%。

(来源:新华08网)

 

欧盟拟自5月起对华陶瓷餐具征收反倾销税

根据路透社从欧盟高层获得的消息,欧盟成员国周四(4月4日)已同意向中国进口陶瓷餐具征收反倾销税。相关措施将于5月13日起生效执行。欧盟委员会指责多家中国企业向欧盟国家以低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陶瓷餐具,并于2012年11月起,向这些中国产品征收17.6%~58.8%的临时性关税。

当时,大部分欧盟成员国反对这样的措施,但本周四,欧盟委员会将课税水平下调至13.1%~36.1%,这项反倾销措施获得通过。相关关税措施通常有效5年。

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2011年,欧盟进口中国产陶瓷餐具7.28亿欧元。

(信息来源:法广中文网)

 

中国2012年在欧洲并购交易额增长21%

日前,亚欧联合资本集团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在欧洲的并购交易额增长21%,至126亿美元。调查显示,欧洲连续第2年成为中国开展并购活动最多的地区。中国2012年全年在全球范围内的并购额约为378亿美元,欧洲地区占到33%。

                                (来源:华尔街中文网)

 

陶醉陶都

“相约美丽陶都,共享迷人风采。”春花烂漫的五月,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喜迎中外宾客。秀美的宜兴在陶文化的滋润下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人文魅力。“以陶为媒、交流合作、共享发展”已经成为佳节的主题,唱响陶都大地。

“中国陶都,陶醉中国。”每一位来到宜兴的朋友都感同身受。在“陶文化节”中赏陶、品陶、论陶,无疑是人生乐事,并为此而陶醉。我们辑录一组相关“陶文化节”的图片以飨读者。

①精彩开幕式

②鼓舞迎嘉宾

③现场受采访

④国陶入画册

⑤电影融紫砂

⑥老外获殊荣

⑦聚焦林丰杯

⑧金花炫佳节

⑨做壶亦风流

⑩陶刻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