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工极而韵 紫玉蕴光


2007-03-13  

工极而韵   紫玉蕴光

    周桂珍,这位在紫砂园地辛勤耕耘近50年的女艺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不凡的艺术成就,书写着人生的辉煌:1993年,她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3年,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今年1月11日,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一国家最高的荣誉称号。

    1958年,年仅16岁的周桂珍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王寅春学艺,并得到顾景舟悉心指导。在顾景舟手把手的传授中,先后仿制了“掇球壶”、“曼生提梁壶”、“大彬如意壶”、“僧帽壶”等历代名家经典之作,从貌似中求神似,并融入个人新的创意,仿古造型形成自身的面貌,深获导师好评。

    周桂珍的丈夫高海庚(已故陶艺名人,曾任紫砂工艺厂厂长)为顾景舟高足,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两人走到一起后,共同求索,耕躬陶艺沃野,这对周桂珍今天的艺术成就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俩将现代创意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借鉴青铜器、玉器艺术精华融于紫砂造型、装饰之中,合作了“集玉壶”、“扁竹提梁壶”、“鼎纹立足壶”、“四季如意壶”、“追月壶”等,其中“集玉壶”被国家选作邓小平访日礼品。如“大之泉壶”原是高海庚的设计,但一直未投入创作,在丈夫去世十多年后,周桂珍完成了这把壶的制作,它既是与丈夫合作的结晶,又在艺术上具有大胆创新的特殊纪念意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多,周桂珍与设计艺术家、书画家联袂合作,如张守智、韩美林、刘海粟、朱屺瞻、程十发、黄胄、冯其庸等,有的是造型设计上的合作,有些是在壶上书画刻铭的相融,这在艺术境界的拓展上或是文化内涵的积淀上,给了她很多全新的认知和感受。冯其庸先生在评价周桂珍时说过:紫砂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在神韵,她的艺术最突出处就在“工极而韵,紫玉蕴光”,百看不厌,有无尽的内涵。

    她的“曼生提梁壶”被中南海紫光阁、南京博物院收藏,“玉带提梁壶”获亚太地区陶艺展一等奖。1995年应邀赴台湾开展艺术交流活动,台湾著名收藏家王度先生赠“艺海生辉”奖牌,又获台南市鲁班艺术中心“巧夺天工”荣誉奖牌。2004年,《周桂珍紫砂精品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叙说了她从艺以来的心路历程。